阿曼古力·依沙木東
摘要:互聯網信息技術下,農民群眾的整體素質不得不進行提高以適應社會的需求。而且當前倡導的新農村建設也的確需要那些掌握先進技術、具備高文化水平的新型農民參與到其中。作為農村圖書館,因其直接存在于農民的生活環境中,所以其對于新型農民的培養作用重大。當前應當探究農村圖書館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的解決這些問題,以更好的培養新型農民。
關鍵詞:農村圖書館;新型農民;問題;措施;新農村
一、農村圖書館對于提升農民素質水平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農村圖書館作為農村的精神文明宣傳的窗口和渠道,可以借助諸多新媒體及傳統媒體渠道對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方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容、科學知識以及思想等進行宣傳,同時提升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技術的水平。農村圖書館及時的收集匯總并且提供給農民書刊,這些書刊具有積極向上、介紹知識和引導思想發展的特點。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二)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水平。農村想要實現小康水平,提升經濟水平,是必須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水平。所以作為農村圖書館,能夠通過定期舉辦各種文化及科普類的講座等方式,幫助農民了解更多的知識,提升他們的文化水平,并且通過贈送或者上門借閱書籍資料的方式提升他們的文化素質。
(三)農村圖書館是農民的主要信息渠道。在農村中很可能會存在信息交流閉塞的情況,沒有信息的交流勢必會導致當地的經濟及文化發展都受到嚴重阻礙。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農村圖書館可以憑借其館藏的文獻資料為農民群眾及時且大量的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對此,農村圖書館可以每天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整理其中農民感興趣的和對提高其經濟水平有幫助的信息,提供給農民,幫助其彌補接觸信息較少的情況。此外,還需要讓農民群眾學會自主的獲得和使用信息,提高收益和文化素質水平。
二、農村圖書館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圖書館發展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諸如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很多農村圖書館的發展較發達地區還較為落后。而且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對于農民幾乎沒有促進和引導作用。我國在整體角度能夠對農村圖書館的發展進行指導,但是從微觀角度,卻無法對每一個地區的農村圖書館進行管理。目前處于信息化時代,知識的誕生和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的農村圖書館無論是規模、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例如部分落后地區的農村圖書館僅僅是依托文化站而存在,簡單的放幾張桌椅,掛個牌子,放一些舊書,就稱之為農村圖書館,但實際上其完全起不到為農民提供信息和知識以及技術的作用。
(二)農村圖書館的資料種類太少。落后地區本應需要館藏更加豐富的農村圖書館,以更好的為農民提供各種信息和知識,為農民提供一個學習技術的好場所,但是實際情況是,這些地區的農村圖書館整體不夠規范,而且館藏的書籍也基本都是大家不要了捐贈過來的,成為了舊書的垃圾堆,無論是藏書的質量還是數量都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即便是發達地區的部分農村圖書館其館藏量較大,但是其中大部分比例也都是傳統使用農業技術,而非農技術、精品刊物等所占比例則較小。
(三)不注重滿足農民的精神層面的需求。經濟的發展的確提高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也使得農民的空閑時間變得更多,所以農民群眾也開始追求自己的精神層面的生活。傳統的打麻將、聊天和看電視等活動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尤其是農村的一些青年群體,他們相對于傳統的農民而言,無論是文化水平還是眼界都更高,所以對于他們而言,單純的農業類技術書籍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除此之外,文學、藝術、時尚以及政治等書籍也都是其感興趣的部分。但是對于普通的農村圖書館而言,農民的這些精神層面的需求都很難予以滿足。
(四)單一的服務形式導致農民群眾對農村圖書館的興趣越來越低。相對于普通的圖書館而言,農村圖書館館藏圖書數量及種類都較少,而且所能提供的服務種類也較少,目前有很多農民表示他們無法看懂圖書館的大部分書籍,主要是因為圖書中側重理論性,沒有注重實用技巧及經驗的傳授,而且諸如微信、網絡等新媒體渠道及平臺在農村的受歡迎度越來越高,但是農村圖書館卻還沒有開始著手應用這些新媒體技術,導致其知識與信息的傳播較為落后和遲鈍。這也是越來越多的農民逐漸失去了對農村圖書館的興趣的主要原因。
三、農村圖書館處理問題的措施
(一)農村圖書館建設方式逐漸多樣化。為了響應新農村建設的號召,農村圖書館勢必會成為未來必須普及的部分。建設農村圖書館,政府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政府還需要主動進行引導,在此基礎上,可以完善相關的政策,提倡捐贈和贊助,拓寬建設資金渠道。例如引導社會各界、個人以及鄉鎮企業主動進行捐贈和贊助。除政府舉辦之外,還可以與其他的企事業單位合作舉辦,通過各種合法取得獲得建設資金,從而使得圖書館的圖書置換和購置的能力顯著地提升,并且擴大館藏量,滿足農民在農業技術以及精神文化等多個層面的需求。
(二)通過在基層舉辦各種活動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水平。農村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就是農民,所以其需要借助自身的館藏為農民提供服務。具體可以將各有用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歸納,通過深入各戶的方式為農民提供信息,為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指導幫助。組織農民在閑暇時間參加各種科技小發明等比賽,提高農民學習技術的積極性,組織農民互相交流種植心得,并且安排專業人員就農民在種植及生活上遇到的問題進行權威的解答,提升農民的農業種植的水平。
(三)針對農民需求構建專屬數據庫,通過各新舊媒體渠道引導農民進行學習。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得到了徹底的改變。對于農村而言也不例外,當前很多農民都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直接瀏覽或者借助微信、微博等渠道進行各種信息的瀏覽,但是其對于信息的瀏覽偏重于自己的喜好,所以絕大部分信息對于其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掌握效果甚微。所以作為農村圖書館可以嘗試根據農民的需求構建專屬的數據庫,然后借助新舊媒體渠道對其中的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和推送,讓農民能夠在不出門的情況下就了解各種重要信息,在提高農民經濟效益和技術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文化素質水平,促進其向著新型農民的方向發展。
四、總結
圖書館是人類獲取知識和技術的寶庫,農村圖書館則是提升農民各項水平、培養其向著新型農民的方向發展的必備條件。所以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并且在未來讓其更好的發揮自身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體楊.農村圖書館的內源發展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