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嫻+張加林

摘要:為了尋找客觀、公正、科學的技能成績評價體系,我們利用分析系數法理論,建立了;,的技能成績換算模型。此模型可定量的反映操作技能的水平,并能發(fā)現操作誤差的來源,是一個較為應用方便,分數評判合理的數據模型。
關鍵詞:技能;成績;分析系數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以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學生技能考試可以督促學生主動學習以及評價教學效果,是高等職業(y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客觀、公正的評定學生成績,我們利用分析系數建立對學生技能成績與其實際操作能力之間的數據模型。從而判定學生操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為學生尋找自己操作誤差的原因和公正、合理的定量評定學生成績提供科學的依據。
1 方法
1.1采集評判標準的確定所需數據
1.1.1由兩位教師各平行測定30個數據,共60個數據。用Kolmogorov-Smirnov檢驗對數據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可以檢查其集中趨勢、離散趨勢指標,并且可以進行測量過程的質量控制,即繪制質控圖,排除測定過程中由于誤差所得到的極端值。
1.1.2用教師數據計算X (均值)、SD(標準差)CV、CB等指標值。
CB在用于實驗方法的準確度測定時,CB=100%-R%
R=[(加入標準后的測定值-加入標準前的測定值)/加入標準量]×100%
我們作為考核學生技能成績時,以下式計算:
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一般超出3倍SD則為失控,所以此數據作為準確度及格的基本標準。同時考慮精密度,根據勾股定理則:,R教做為技能考核及格能夠允許的最大變異,如果R學≤R教則成績及格,如果R學>R教則成績不及格。R教就是一個60分的標準。
1.2 建立R換算成百分制成績的數據模型
1.2.1學生在與教師完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平行測定5~6個結果,將所有學生結果數據計算X學、SD學、CV學、R等統(tǒng)計學指標,計算方法與教師的計算方法一樣。反映學生操作的準確度的CB的計算是計算學生均值用教師均值的相對誤差,公式:
1.2.2成績的換算
因為60分為及格,換算成百分制公式如下:
當R學≤R教時:
當R學>R教時:
1.3 將公式輸入Excel電子表格,計算學生成績。
2 舉例
2.1 用兔血清作為標本,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試劑盒測定血糖,教師測定數據計算的X教=5.49,SD教=0.2148,CV%教=3.913%,CB%教=11.7,R教=12.3。學生在和教師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平行測定5管。
3 討論
由表1可看出:CV和CB值均較小,說明操作準確度和精密度均良好,百分制得分93分,較高分數,例如:1號同學。
CV值大、CB值小,說明不精確度主要有偶然誤差引起,同學可朝偶然誤差方向查找原因,例如2號、5號、6同學。
CB值大,CV值小,說明測得值的準確度差,存在系統(tǒng)誤差,說明不精確度主要有系統(tǒng)誤差引起,同學可朝系統(tǒng)誤差方向查找原因,例如3號同學。
CB、CV值均大,說明操作不良,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都存在,例如4號、7號同學。
CV、CB的值越大說明誤差越大,得分越低。
實驗結果的精密度、準確度是實驗過程正確與否的最終體現。本研究依據分析系數法統(tǒng)計學原理,建立了一個學生技能成績與其實際操作能力之間的數據模型,使學生技能成績得到精密、合理、定量的評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