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港
摘 要:食品工業已經逐漸地發展成為十分重要的一項產業。從全球范圍來看,日本已經慢慢地擁有了十分先進的現代化的農產品低溫式保鮮流通體系,有一半以上數量的糙米都是在低溫的環境下進行貯藏,而糧食與果蔬在進行儲存之后的損失都不會超過1%與5%。我國當前對農產品新產品的開發投入成本也迅速增高,農產品加工作為重要組成的食品加工業也已經逐漸地發展成為各個種類的制造業里面發展最為迅速規模最為廣闊的行業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加工技術現狀的過程,重點分析了世界上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里面最為尋常使用的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針對新時代世界農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趨勢做出了一個基本的描述和展望。
關鍵詞:農產品;加工技術;發展趨勢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1-006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5 文獻標志碼:A
1 我國農產品加工現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主要農作物每年的產量也在世界各國之中遙遙領先。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業生產仍然還是大部分依賴于原料生產,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內,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已經提高了數倍,不過我國農產品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水平相對來說較低,大部分都是僅進行了低級加工或者是經過了初級水平的加工。幾種主要農產品,例如谷物、蔬菜、水果和一些油料等種類的農產品的加工數值的增加所占據的比例比較低,這樣就很容易使得農產品原料非常大程度的浪費。據資料顯示,當前我國糧食儲藏及果蔬在進行生產之后損耗率高達9%與25%;初級產品所占據的比例更多,進行深加工的產品所占據的比例比較少;產品進行粗加工所占據的比例更多,進行精加工的產品所占據的比例卻很少;中低檔產品所占據的比例比較多,高檔產品所占據的比例比較少。
2 幾種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
2.1 圖像傳感器技術
圖像傳感器技術又稱為計算機視覺技術,它是指利用圖象傳感器來代替人眼功能進而獲得物體的相關圖像,然后把獲得的圖像再通過轉化處理成相應數據,接下來再使用一臺計算機對這些圖像進行分析處理,最后完成一個和視覺存在密切關系的任務。
2.2 超高壓殺菌技術
超高壓殺菌這一技術主要是指壓力超過300MPa,最高時能夠到達700MPa的一種用來殺菌的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把源于陶瓷加工業的超高壓加工技術使用在食品殺菌過程之中,目前已經為多種類型的農產品做出了一系列實驗和研究。因為采用超高壓殺菌這種方法能夠十分有效地減少了加熱殺菌處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能夠更好地保護食品本身所具有的風味、色澤以及新鮮度,這樣一來也能夠非常有效地保障成品的質量,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處理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開始廣泛地應用到農產品的加工與處理過程之中,這種處理技術已經開始使用在對水果、肉、海鮮的低溫消毒過程之中。
2.3 微波技術
微波技術主要指的是一種頻率保持在300MHz以上300000MHz以下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的穿透性非常高,而且能夠輕而易舉地讓物料內部和外部外同時刻受熱,這種方式可讓物料內外部溫度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提高。利用微波技術對農產品做出加熱處理或加工,已經在很多國家都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2.4 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就是指利用一層半透膜把氣相或液相中各不同成分進行分離的加工技術。農產品很難能夠承受住比較高的溫度,這一技術對農產品的營養成分的破壞相對來說比較少,基本上能保障農產品原來所具有的色、香、味,尤其是適合使用在對農產品的加工過程和食品的加工過程之中。
2.5 高壓均質技術
高壓均質技術就是指利用高壓使液體快速流過狹窄縫隙進而使得農產品受到強大的剪切力、以及空穴爆炸力等綜合力的作用,把原先比較粗大的顆粒加工成非常細微的顆粒,使得原來農產品所呈現的乳濁液或懸浮液變成更加穩定。高壓均質機可以處理流動液態物料,已應用于奶、稀奶油、酸奶、冰激凌、果汁、豆漿等食品的加工,應用范圍廣。
3 世紀農產品加工技術發展趨勢
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設備將會進一步滲透高新技術,例如現代計算機、傳感器、微電子等。農產品加工設備將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例如,隨著光學傳感器、圖像識別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水果、蔬菜、谷物、油料的挑選、分級,將依靠計算機來實現完全自動化。檢測、控制和傳感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進一步降低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呂飛杰,文學.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方向[J].農業工程學報,2015,15(1):9~15.
[2]馬曉河.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供求前景與政策選擇[J].管理世界,2013,(2):157~161.
[3]文學.我國農產品加工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J].農業工程學報,2015,14(4):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