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登謹
摘要: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呈現著日新月異的狀態,知識也呈現出來爆炸式的飛躍。時代的進步需要創新型的人才,互聯網是發展趨勢,那么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成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學生是未來的希望,信息化是未來的趨勢,學生學好信息技術很重要,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學會創新更加重要。那么我們的信息技術老師應該在課堂上怎么做才能正確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本論文根據教學中的一些實際情況做一些探討,提供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各位老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展開,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也成為了各科老師要研究的課題,也成為教育教學的關鍵。尤其是作為與未來接軌的信息技術課程,要培養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加重要。所以,老師們該如何進行教學才能更有效呢?
一、教師要轉變之前的教學觀念
隨著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出現,教師也應該改變之前原有的教學觀念。老師是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上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要充分去營造創新的環境,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軟硬件結合,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二、將學生的興趣引到信息技術上
信息技術的時代已經到來,電腦在當代學生的心中已經沒有了之前那樣神秘的面紗,學生打開電腦可以在windows上任意遨游,做一些自己會的事情,但是信息的高速公路發展是驚人的,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名詞、新的特點被開發出來,所以,老師要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信息技術上來,而不是讓學生局限在自己已經會了的層面上停滯不前。例如:現在的初中生打開電腦大部分都是打游戲,聊QQ,搜索一些課件講解,對于其他的功能基本上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老師可以以“你們知道EXCEL、WORD、PPT怎么用嗎”來勾起學生探索的興趣,然后再引導學生自己去創建去探索這些功能,也許在課堂上會有意外的收獲。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老師要講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愿意去學習,樂于去探索,才能發展思維和創新的能力。
三、充分挖掘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性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填鴨式教學,老師把自己要講解的知識告訴學生然后再讓學生死記硬背去記住,學生能否真正地理解有待商榷,這種教學模式一直以來廣受詬病,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之后,要求各位老師要充分去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創新是學生主體性的最高體現,老師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參與去摸索,這樣,學生才有機會去創新,去開發自身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述申請電子郵箱的教學內容時,現在互聯網已經遍布千家萬戶,但是初中生用電子郵箱卻少之又少,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嘗試去申請電子郵箱,而不是告訴學生什么是電子郵箱,電子郵箱要怎么申請,在哪里申請,郵件要怎么發,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申請,然后遇到問題了再咨詢老師,更重要的是,讓學會學嘗試著發出自己的第一篇郵件,這樣的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而不是教師去告訴你要學習的教學方法效果要好得多,也廣受各位老師和學生的好評。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愛創新,對知識有一定的探索欲的年紀,所以老師要大膽地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探索。
四、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做法很重要,怎么才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呢,首先,老師要給學生自己動手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對于學生的反饋要及時作出回應。比如在教授EXCEL表格的時候,篩選,求和等等這些功能,老師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老師要這樣去教學,現在給大家一個表格,上面有不同的人的名字,其中有很多重復的,那么誰能給我把“XXX”的名字篩選出來看看究竟有多少呢,而不是我來告訴你們怎么篩選,怎么把“XXX”的名字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老師填鴨式告訴學生具體的位置只能讓學生記住這個位置在哪兒,在大腦里有那么一個淺顯的印象,過后可能就忘記了,沒有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記憶深刻。例如:老師在講word的時候,有一項是自動分頁、頁眉頁腳,初學者可能對什么是頁眉頁腳都不太懂,老師可以把概念去告訴學生,什么是頁眉什么是頁腳,然后打開word讓學生自己去找到頁眉頁腳在哪里添加,該如何進行編輯,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牢固,也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開擴了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什么是發散思維呢,就是根據已經擁有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來思考問題,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維方式,就像“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成功的途徑不止一種,老師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去發揮學生的這種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實現舉一反三、一題多解。例如:老師在講解PPT的時候,可以教會學生我這個PPT怎么插入文本,那么文本插入了,老師就會說,一個PPT怎么也要有一些圖片的,那么怎么來插入圖片呢,舉一反三,不能說一下子全部灌輸給學生,要講究遞進的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思維的發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總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信息技術的教學也越來越重要,作為老師,要深刻理解新課標中的教學理論,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開放學生的思維,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造一個創新的空間,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這樣下來,我們的教學才能算是成功的、有效的。那么老師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最好地做到這一點呢,這就需要老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慢慢去實踐去研究了。
參考文獻:
[1]姜亦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點滴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
[2]楊紅英.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軟件:教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