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是學前教育專業最基本的技能課之一,也是實踐性和綜合型較強的一門課程。聲部層次感作為對音樂的良好音響感覺,能幫助學生在演奏方面得到提高。文章闡述了培養聲部層次感對鋼琴教學意義,并提出了相關的提高方法,希望對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學前教育; 鋼琴演奏;聲部層次感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鋼琴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鋼琴演奏技巧,培養彈唱幼兒歌曲以及為幼兒歌曲編配簡單伴奏的能力。而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聲部層次感對鋼琴演奏的準確性、彈唱的音準、伴奏織體的編配的合理性有著很大的幫助。
鋼琴學習中良好的聲部層次感包括聽覺上的層次感和想象中的層次感。聽覺上的層次感是指學生在欣賞多聲部音樂時,能準確感知各聲部的旋律走向;在演奏音樂時能同時兼顧各個聲部的音樂,指揮雙手協調彈奏,對彈奏出的音的正確與否做出準確及時的反饋。“對音樂音響的辨別力,是指對音樂的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能力。”[1]這是聲部層次感的基礎。想象中的層次感是指在彈奏鋼琴之前,就能在腦海中構建出樂曲各聲部的層次效果,
一、培養聲部層次感的意義
(一)提高鋼琴演奏的準確度和雙手配合能力
目前學前教育的學生大多屬于普通高中招生,在入學前基本上沒有接觸過鋼琴演奏,經過短時間的學習就要掌握這種雙手配合程度很高的樂器,是很不容易的。學生演奏出的來鋼琴曲往往連貫性很差、聲部層次不分明或者錯音很多。這與學生的聲部層次感有很大的關系。擁有良好的聲部層次感,有利于構建立體的音樂框架,這個框架中不僅有縱向的左右手對位的關系,還有橫向的旋律的流動性。這樣學生就會在練習中為下一個要彈的音做好準備,按照節拍銜接起來,出現彈錯的音也能及時發現并糾正。同時能分辨各聲部的主次,強調旋律聲部。
(二)提高自彈自唱的協調力
學前教育專業學習鋼琴的最終目的是要將鋼琴彈奏運用在今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去,那么自彈自唱就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自彈自唱是鋼琴演奏與歌唱的結合,要求學生既要有一定的演奏技能還要有很好的歌唱音準。把這兩點很好地結合起來就需要有良好的聲部層次感。它能使彈唱者在思維和聽覺上將歌唱聲部和彈奏聲部即相對獨立又統一結合,這樣在歌唱的同時能準確彈奏伴奏音樂又能把握較好的音準歌唱表現力。
(三)提高即興伴奏編配的合理性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如果學生聲部層次感較好的話,在為幼兒歌曲選擇和弦和伴奏音型的時候,能做出合理的判斷。例如在一個小節,有兩個和弦可以選擇的時候,這些學生就會根據樂句的發展和歌曲的情緒選擇更加適合的一個和弦,在需要增加和聲對比的時候,能選擇合適的色彩性和弦。
另外,在為歌曲編配完伴奏,進行試奏的環節。同樣的和弦,如果采用不同的高音位置和不同的伴奏織體,那演奏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如果具有良好的聲部層次感,就能對這些伴奏織體以及和弦轉位做出準確的判斷,為歌曲選擇最恰當的伴奏形式。
二、培養聲部層次感的途徑
(一)加強理論基礎的學習
要培養良好的聲部層次感,首先要對聲部結構有很好的了解,這就需要堅實的理論基礎來支撐。因為聲部層次不僅是橫向的旋律的進行,還有縱向的和聲對位的理論。學前教育專業一般只開設音樂基礎理論,沒有設置和聲、配器、復調等相對較難的課程。那么音樂理論基礎課程中,不僅要加強節奏、音程、和弦、調式的學習,教師還要適當地引入一些和聲相關的知識。
(二)加強視唱練耳的練習
視唱練耳是音樂課程中的基礎課,它對聲樂、器樂課程都有很好的幫助,一方面要求學生在識譜、唱譜時有良好的音準和節奏,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對音高、音色等要素有良好的聽辨能力。正如馬克思所說:“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2]
在視唱教學中可以采取分組視唱不同聲部或者老師彈奏一個聲部學生演唱一個聲部來練習,讓學生在唱自己聲部的同時學會聽辨另外一個聲部的旋律進行,逐漸過渡到學生自己彈一個聲部,唱另一個聲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鋼琴課程中強化視唱練習,學生可以把要彈奏的鋼琴曲目或者兒歌看作是一首多聲部的視唱曲目。在單手熟練彈奏各聲部后,可以彈一個聲部、唱另外一個部聲,還可以彈左手伴奏唱歌曲的歌詞。這樣不僅可以培養良好的聲部層次感,作為雙手配合之前的一個過渡練習,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聽音記譜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多彈奏一些兒歌的前奏或者旋律片段來進行練習,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聽音記譜能力,又可以積累幼兒歌曲的旋律,為后期的伴奏編配打下基礎。
(三)發揮數碼鋼琴教學的優勢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程大多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我們可以發揮集體教學的優勢,來培養學生的音樂層次感。學生如果在初學階段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手的協調能力,我們可以把一首樂曲分配給兩個學生來彈奏,一人彈奏一個聲部。這樣學生不會因為雙手配合不好而產生緊張情緒,同時在彈奏自己聲部的同時慢慢學會聆聽另外一個聲部的旋律,感受兩聲部結合之后的音響效果。
可以利用數碼鋼琴的錄音功能,讓學生先在錄音狀態下單手彈奏一個聲部,在播放錄音的同時彈奏另外一個聲部。相當于跟著伴奏音樂在練琴,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覺層次感,還可以鍛煉學生對節奏的把握能力。
總之,鋼琴演奏是集手、眼、腦、耳等于一體的表現形式,作為學前教育的學生,還要結合演唱。通過對聲部層次感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將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結合起來,對雙手的協調性、音準的把握、伴奏的編配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以便于日后在教學中能夠很好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張前.音樂欣賞、表演與創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劉慶剛.楊峻鋼琴教學藝術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趙靜(1985—),天水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