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凌云
摘要:環境理論是每一項理論存在與研究的基礎,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會計理論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與沖擊,不但和之前的理論基礎相比有改變,而且在新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發展的過程中,財務會計的管理也愈發朝著整體性與系統性的方向發展。所以,在新經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影響下,探尋新會計環境的改革,探究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性探究,具有現實性意義。
關鍵詞:會計環境;財務會計;理論創新
一、引言
在國內市場經濟制度與多種經濟制度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得以確立,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基本形成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完成和解除內外雙重所屬責任、提升經濟效益的會計,在思想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必然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在運行過程中也必然會出現新的矛盾與問題,因此,會計理論探索創新的開展成為必然趨勢。
二、會計環境的變革
新經濟時代,會計環境的變革促進財務會計理論與發展方向的創新,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接受著一整套連續性的變革。
(一)政治環境的變革
政府在不同的政治背景及客觀環境下,對經濟資源的配置要求提出不同的管理側重點。也就是說,隨著政治體制的改變、改革,會計模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雖然不同的政治體制下的會計模式各不相同,彼此之間的差異性較為明顯,但是我國十幾年的市場變化,經濟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為了能夠更好的和現下國際化的發展環境相適應,要求我國的經濟建設重點與政府工作發展任務都要和國際化發展目標保持一致,這就是說我國的經濟建設重點任務以及政府的工作重點都要發生相應的變化。
(二)人力資源的變革
知識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技術經濟發揮的作用正逐漸體現,在這之中生產要素的作用發揮離不開人力作用的貢獻。一方面,人既是培養者也是生產者,另一方面,人是財富的創造者,各種寶貴的財富都離不開人力作用的幫助,在這之中人力資本需要開展相應的投資學習活動,以獲得足夠多的知識以加速企業的運行發展,所以說知識的創新和學習離不開知識的不斷供給,任何一家企業開展人力資本的投入都能夠獲得回報的。
(三)信息技術的變革
信息技術的發展受到時代發展牽引,在這之中可以斷定的是,信息技術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單位部門學習和利用,以實現經濟不斷加速發展以及推動時代進步的要求。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提升的過程中,社會經濟結構與其內在組成結構形態也必然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會計環境也會吸收到越來越多的信息組成要素,為會計的發展注入全新動力,爭取實現人與社會一同發展的目的。
三、我國會計環境的變革過程中的創新方式
(一)會計報告的創新
會計報告使用實時報告代替事后報告的方式,這種信息可以快速的在網絡環境中被彰顯,各個企業單位之間能夠參照自身工作要求合理的進行信息的篩選,不需要限制在定期財務報告執行之后,再對信息做捕捉,因此價格信息的傳送程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另外在這個過程中,現在使用的各種會計報告,都是以設備、存貨等實物當成是資產基礎。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其作用的限制性在財務報告上得到了展現,知識的累積在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動力。但是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實物資產在企業之中并未占據到核心地位,人才組成與知識結構組成是價值創造的基礎。因此會計需要在理論方面一邊關注報表信息,一邊把企業的非貨幣性資本信息加入重點關注范圍,讓企業決策人員的各種信息要求得到滿足。
(二)會計目標的創新
傳統型會計的表現方式是工業經濟產物,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二者在對比情況下,能夠看出彼此間的眾多差異,這屬于傳統型會計在建設過程中被要求執行的具體建設目標,而這種管理方式對活動管理也有一定支持效果,其工作的實際特點在于交易過程中把出現的原始成本當成參照標準,并且計算出資產的總價值,使用營業收入的分配指標與生產要素之間的關系成本比值獲得具體的會計收益。我國經濟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管理在經濟目標的確定上已經獲得人們的高度重視,并且在社會目標上也被當成會計正確決策信息而被關注。這樣能夠實現會計行業暢通化發展的目標,最大程度的彰顯會計的發展方向。將一些有用的決策信息知識傳遞給使用人員,同時兼顧一些受委托的責任信息,這些都是未來會計創新的發展目標。
(三)收益觀念的創新
計算與確定收益,會計專家將其分成了資產負債觀與收入費用觀兩種,這兩種之間的差別在于資本增值有無實現。我國從開始實施會計準則到現在,收益的考量主要還是參照收入費用觀,具體的收益反映和收入計量真實度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因此無法將資產的真實價值做準確反映。準則的實施便是對執行計劃的調整,使用相對公正的價值計量守則,把收入費用觀念轉變成資產負債觀,切實的達到了經營收益觀念轉變為綜合收益觀念的作用。
(四)會計假設的創新
會計假設屬于會計實務與會計理論建設的基礎性內容,而其作為跨級核算方面的基礎性條件,受到客觀環境變化的影響,也要在會計假設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因此在會計改革的過程中,要求把變更期當成是實期或者隨期,以動態性的方式對會計信息進行反映,全面的掌握會計資料,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輔佐經濟決策。就假設持續經營而言,因為企業間的競爭力度較大,企業之間發生兼并組合、破產清算的情況十分普遍。貨幣計量假設的過程中,單一貨幣計量方面的內容,是無法完全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另外還需要為其提供較多的非貨幣和有用信息。也就是說,貨幣的計量對于判定績效的評估標準還是存在不足的,仍舊需要利用非貨幣計量方式確定。
四、結語
財務會計理論創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研究人員與學者需要全面、深入地展開研究與分析,洞悉傳統的財務會計理論標準,并且依照現下的經濟發展形勢找尋一條適合財務會計理論的發展模式,按照會計環境的改變而做出相應的反饋。總而言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打破傳統財務會計理論建設過程中的落后觀念,探尋新的財務會計理念,必然會成為未來會計發展的重要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