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要:小學班主任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即“以德育生”“以愛暖生”。小學班主任工作要講究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從抓班風入手,“學會彈鋼琴”,協調“教、管、育”三方面形成合力作用的方法是切實可行富有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魅力修養 工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218-01
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責任重、任務多、影響大的崗位,既要承擔著組織班級日常事務、管理班級學生、策劃班級活動、聯系溝通學生家長等常規性工作,一般還要擔當一門主要功課的教學授課。這個多面手工作情況的好與壞,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教學質量、學校對外聲譽等重大性問題。更關系到國家教育方針政策以及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因此,研究探討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
一、加強自身魅力修養,樹立在學生中的威信
魅力修養中所包含的元素很多。在此僅強調“德”與“才”這兩個方面。就是俗話所說的要達到“德才兼備”的實際高度。
強調“德”的影響,就是要構建健康的人格,達到“以德服人”的修為。以德教化會使人真心誠服。所以,班主任老師就應當時刻謹記“為人師表”的標準。把要求學生要做到的在自己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以使我們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在老師身上具體起來并變成自覺行動。讓學生通過老師的身體力行和倡導。獲取可靠的教育保障。從而形成教育的真正影響力。
強調“才”的作用。就是形成豐潤的內涵,追求“以才服人”的效果。為此,班主任老師就需要在知識的“博”與“新”上下工夫,即達到“博古通今”的高人、“多才多藝”的能人、“勇立潮頭”的超人,以此獲取學生對老師真心實意的敬佩。
真正地做成這樣的班主任老師才是魅力型老師。也就會成為學生心中的“神”。也就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樹立起堅不可摧的威信。
二、秉承“仁愛”之情,做溫馨學生心靈的貼心人
秉承“仁愛”之心,就是要對班級的學生形成“博愛”的胸襟、呵護的行為。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對待班級每一位學生的態度必須是健康正確、積極向上的,每一名學生在我們的眼中、在我們的心里,絕對不可以有“親疏遠近”之異,絕對不可以有“高低不等”之分,絕對不可以有“好壞不齊”之別。只要我們班主任不主觀認為,不片面強化。不讓學生通過我們的明顯表現來感覺到他(她)們在老師的心目中尚有“三六九”之不同待遇,那么,學生就不會對我們班主任老師產生“隔心隔肺”的想法,就不會懷揣“我在老師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地位”的疑惑。從而,老師和每一名學生之間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就不會成為難事,班主任老師就必然會成為每一名學生真心愛戴的貼心人。
三、從強化班風建設人手來引導教育學生
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當下。教育工作者們必須樹立從小抓起的決心。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人要有責無旁貸的意識,班主任更需要肩負起這個神圣的使命。為此,在強調對每一名學生開展“對癥下藥”的教育方式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制定整體的培育方案,這就需要在符合總體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班級的“班風”,以形成“風清氣正”的教育小環境建設。對此,就需要堅持這樣的原則:確定班風、明確目標;形成制度、強化落實;精心經營、強化培養;給予機會、加強鍛煉;獎罰分明、鼓勵為主。以達到“用班風感化學生”“讓班風教育學生”“叫班風激勵學生”的良好氛圍,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在“班風”的沐浴下,形成“知禮且束我”“勵志而行動”的效果。從而。能夠把老師所強化的“讓怎樣做”便成為學生“我要積極做”的主觀意愿。如此這樣,學生思想建設的基礎也就形成了,“敦品勵學”“重知篤行”也就會變成學生自覺與不自覺間的主題行動。
四、以“學會彈鋼琴”的效應打理班級事務
班主任老師的工作都是復雜而忙碌的。要做到忙而不亂并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每一名班主任學會統籌兼顧工作法,像彈鋼琴一樣做到章法得當,形成優美的旋律。一方面是應當做好必要性的、提前性的工作規劃,用規劃來確保雜亂艱巨的工作變得有章有法:另一方面是形成“組合拳效應”,也就是要注意不應當形成每項工作單打一的工作局面,而應當在開展之前,盡一切努力來分析各項工作之間的內在關系。以此為做好工作與工作之間的有機結合形成有力的基礎:最后是要從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人手。為工作的全面鋪開創造條件。這方面所要強調的就是追求活動的多樣性,用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校內生活,用活動來強化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關系。用活動來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用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能力,用活動來滋養學生的思想與智慧。
五、協調“教、管、育”三方面形成合力作用
在工作實踐中,班主任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強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協調工作。第一,應當建立便捷高效的溝通平臺。主要是要借助新媒體所帶來的便捷條件,形成與家長交流的園地;第二,應當確保溝通的有效性、及時性、普遍性和常態化。目的就是要提高溝通協調的效率。使學生家長感受到這種交流形式的必要性,從而愿意把教師當作知心朋友;第三,要確保溝通協調在健康狀態中正常開展,就是要克服功利之心。杜絕不良因素的影響。努力凈化和維護與家長溝通交流的人文環境建設。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