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昊偉
摘 要:糧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保護至關重要。想要使糧食綜合生產力得到提升需要做好耕地保護措施,這也是解決當前人口和糧食矛盾的重要途徑。糧食安全必須要保護好耕地,這就需要建立新的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機制,對耕地的使用行為進行規范,確立相關的保護制度,使農業發展得到進一步夯實。
關鍵詞: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新機制;構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0.259
耕地保護的內容比較多樣化,主要是保護耕地的質量以及數量,綜合采用各種法律、行政和經濟等手段來開展保護措施。保護措施不僅會和農民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而且和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相互關聯。當前在我國耕地開發利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保護耕地意識薄弱,大肆開發非農農地,甚至還有圈占土地行為[1]。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我國已有的土地管理相關政策,而且也對我國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構建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新機制勢在必行。
1 我國耕地保護土地管理制度中所存問題
(1)耕地面積總體較少。城市化的發展是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為了滿足城市不斷擴展的需求就必須要從農村土地當中適當的占用一些。另外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不少農村人群大量涌入城市謀求新的發展機會,導致農村土地出現大量的撂荒現象,無人管理。耕地大量荒廢,使土地資源面臨著嚴重的浪費。為了提高土地生產率,不少農民大肆使用化肥,導致土壤的肥力降低。這些人為或者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土地都會使土地的生產力和利用率不斷降低。
(2)農民合法權益欠缺保障。耕種是農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他們更多的依賴土地來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如果農民的土地不到好的回報或者被別人所占用。他們必然會尋求新的出路,切實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是國家占用土地,會給予農民一定的補償,比如安置費、青苗補償費和土地補償費等不少的經濟補償。但是這些只能夠暫時的幫助農民解決問題,并沒有建立起長期有效的保障機制,所以無法從根本上保障農民自身的合法權益[2]。
(3)缺乏完善的土地利用規劃。我國大部分耕地的使用都沒有形成完善的土地利用規劃和相關的耕地具體的保護措施。比如在征用土地的過程中隨意性過大,不能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分析,對于城市規劃范圍的設定也明顯比較隨意。與此同時在農業結構調整時對耕地的位置進行調整,在用地和批地等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
(4)土地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由于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會導致土地具體管理過程中存在更多問題,比如審核變成了一種形式,也得不到真正的落實,相關部門對于土地的使用和管理監管不到位。征地在很多地方的土地管理和使用過程中是共性問題。比如我國土地受嘗的主體是集體經濟組織,但是卻存在一些農民失去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后生產生活的保障也隨之丟失。國家雖然對土地征用制訂了明確的指導保障,也規定了具體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由于監督不到位,導致出現土地的占用、買賣和越權審批等現象,或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導致農村土地大量流失。另外,農村占地的補償體系不夠完善,不具有針對性和特殊性,存在不少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問題。
2 我國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新機制具體構建路徑
(1)各項用地全面科學規劃。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全面調整和完善,可以建立金字塔式的分級規劃管理。首先應當根據政府部門設置的耕地使用計劃、目標等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地勢地理條件,土質土況等進行掌握和了解,然后再結合各市縣鄉分配耕地保護任務。其次,建立專門的耕地數據庫,通過航測或者衛星建立相應的底圖資料,然后結合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規劃等相關信息,對土地管理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提供更加準確的管理信息。最后可以規劃永久基本農田,將各個層級政府部門制定的集約和節約用地政策進行嚴格落實。
(2)耕地使用流程應當進一步規范。耕地使用流程必須要更加正規合理,通過一系列完善的考核、審批和評估、建設等監督流程來進行耕地用途的轉變,避免由于使個人利益受損,從而使耕地的保護和管理失效[3]。應當做好耕地年度變更調查以及地理國情普查的數據工作。組建專門的土地出讓評估機構,對土地進行評估然后再以抽簽等相對公平的方式來確定開展土地評估工作的機構,在評估的過程中應當派遣專門的工作人員和評估機構一起來進行現場勘查。測繪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測繪成果的保密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對測繪質量進行監管和檢查,做好相關的維護工作。另外,應當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來合理配置更低資源。
(3)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為了使耕地保護目標切實得到落實,需要根據耕地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確定考核監督的目標和機制,開展優秀評比工作。大力推廣規模預核、指標預算等制度機制,和衛片執法、供地率等直接掛鉤。不僅需要確保數量而且還應當保證質量。政府可以建立起專門的耕地保有量考核制度,對單位GDP建設使用的土地用量進行排名。如果發現有閑置用地應當盡快處理,減少批而未供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耕地保護制度應當做到長效性和責任性,出臺專門的領導干部耕地保護責任制度。對于重點區域以及重點的路段應當堅決解決臟亂差的問題,本著方便、協調和節儉等原則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實際的耕地保護制度制定。
3 總結
耕地是我國糧食安全的根基,也是人民生活的基礎。當前我國耕地保護過程中人肉干存在諸多問題,必須要積極構建起新型的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機制,規范和約束當前的耕地使用和保護行為,構建起耕地保護的長效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坤.建立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新機制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7
(37):136-137.
[2]李艷馳.論建立耕地保護的土地管理新機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7):219.
[3]何李萍.建立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新機制的探討[J/OL].現代農業科技,2015(18):350+3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