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敏+紀瓊特
摘要:現階段粘膠長絲市場競爭激烈,粘膠長絲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價格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那么如何正確評價粘膠長絲的質量,研究其影響因素,完善生產過程,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來不斷擴展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將成為粘膠長絲企業共同努力的目標。本文以積累的生產經驗并結合生產實際針對影響粘膠長絲加工成量質量的原因,從生產工藝條件對成筒質量的影響、絲筒外觀質量的影響因素、絲筒內在質量的影響因素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及建議。希望能為提升粘膠長絲成筒的質量帶來幫助。
關鍵詞:粘膠長絲;成筒過程;影響因素;絲筒質量
所謂品質優良的粘膠長絲筒,從用戶使用角度來講廣泛認可的標準主要是指:成品毛絲率低、污染瑕疵少、接頭少、成型好、色澤均勻,且無斷絲、并絲、絲扣、絲環等問題。利用科學的辦法,解決傳統長絲生產中的弊端是提高產量、質量,創造更大效益的需要。因此下文將并針對毛絲、染色和并絲三個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應的改善措施;從絡筒溫濕度、絲餅調濕時間、絲條張力、分級操作照明條件四個方面對成筒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并分別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
一、從生產工藝條件對成筒質量的影響及改善措施
(一)絡筒溫濕度
如果粘膠長絲在成筒過程中濕度較小,加工時因靜電得不到傳導而引起加工困難,使絲筒絲層脫落,同時纖維發脆,斷頭增多;濕度較大,加工時絲筒表面會出現凹凸不平的松緊圈,纖維的摩擦系數增加,易產生毛絲和斷頭。同時溫度過高手較易出汗,會造成污染和斷頭;溫度過低,不利于絲餅中多余水分的揮發。
改善措施:絡筒濕度要求達到76%到73%的相對濕度較合適;考慮到能源消耗,一般冬季絡筒溫度控制在23℃到27℃,夏季溫度控制在26℃到30℃為宜。而且溫濕度的波動越小越好。
(二)絲餅調濕時間
粘膠長絲的吸濕效果是可逆的,但吸濕和放濕并不等速,吸濕平衡需16h左右,放濕平衡則需20h以上。一般將絲餅干燥后,含水率在5%到6%時再進行 吸濕,從而節省調濕時間,調濕時間不易過度延長,否則會使絲餅含水率過高,含水率過高的絲餅極易造成成筒時絲條斷頭和單絲斷裂。
改善措施:一般絲餅工藝控制調濕時間為24h。而對絲條纖度差別大的絲餅和大絲餅或壓洗、淋洗絲餅并存,絲餅調濕時間控制為>30h,但時間不應太長。
(三)絲條張力
對絲筒成型而言絲條張力值要求偏高控制較好,而對于毛絲而言要求偏低控制較好。粗、細旦絲對張力值要求是不同的,粗旦絲成筒后絲條的密度小,絲條易脫落或造成軟筒;細旦絲成筒后絲條的密度大,絲條之間纏繞緊密,且絲條強力略低,這兩者對張力值的要求各不相同。
改善措施:經多年的生產經驗積累,確定既能保證絲筒成型較好,又能減少毛絲產生的絲條張力值為10到23cN。針對粗旦絲張力值要偏高控制,以15到23cN較好;針對細旦絲張力值要偏低控制,以10到16cN適宜。對于一些特殊細旦絲,其張力值可取2到4cN。
(四)分級操作照明條件
分級時的照明條件直接影響絲筒分級質量。光源、燈罩、分級照度太高或太低均影響查看絲筒疵點。
改善措施:燈光應用乳白日光燈兩支平行照明,周圍無散射光,燈罩內為白搪瓷或刷以無光白漆。分級照度為400到500Lx最適宜。
二、絲筒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措施
(一)毛絲
成品絲的外觀應該是一根光滑均勻的絲條,其上不應出現毛頭。絲條出現毛絲,特別是量多時,在織造過程中會使絲條發生斷頭,容易造成停機而影響產量 和增加織物病疵。造成絲筒毛絲疵點的原因一方面是,絲餅本身絲條成形不良存在缺陷,成筒過程中的摩擦使單絲斷裂而形成毛絲。另一方面是,絲餅成形后直至成筒完畢過程中所經工序操作不良或工藝條件不適所造成,如操作者手不光滑、 絲餅拿放不小合碰傷、絲條所經設備部位有毛刺、濕絲餅、油劑成分不合格或上油率低的絲餅均可造成毛絲。
改善措施:在粘膠中添加表面活性劑,以提高粘膠的過濾性能;要防止堿纖 維素的干化,切忌將已干化的堿纖維素混于正常的堿纖維素中;浸漬溫度低,堿化反應均勻,壓榨倍數低,堿維素纖中的半纖維素少,黃化反應均勻;在保證絲 條強度和伸度的條件下,盡量降低粘膠的粘度,有助于脫泡的進行;在凝固浴中添加表面活性劑,減少噴絲頭堵孔。將成形不良的絲餅挑選出并集中成筒,減少降等;強化操作管理,及時更換不合格機配件,及時調整不合格工藝。
(二)染色
染色均勻性是粘膠絲質量好壞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考核指標,也是一個比較難于解決的問題,因為它的影響因素要涉及到工藝、設備、操作、原材料質量和生產過程控制等諸多方面。成筒色澤不勻,主要是因黃斑、花斑、水污絲餅或淋洗、壓洗絲餅色差較大造成的。浸漬堿液中的半纖維素含量高,影響了漿粕中半纖維素的溶出,影響了黃化反應的均勻性,從而影響了染色的均勻性。同時烘干條件對絲條的染色均勻性有很大的影響,在干燥過程中,絲餅的內外層所處的狀態是不同的,其收縮狀況也不同,外層絲屬于緊張狀態干燥而不能自由收縮,內層絲可以自由收縮,中層處于濕熱狀態且持續時間長,這就導致絲餅內、中、外層的染色率是不均勻的。
改善措施:提高漿粕白度,減少鐵質,消除黑黃斑點,能提高染色性能;浸漬堿液中半纖維素的含量不能超過10g/L;嚴格控制老成的溫度和時間,以使老成均勻,有利染色的均勻性;烘干過程應烘干應在比較和緩的條件下進行,盡可能采用低溫、高濕、長時間的工藝條件,以減少絲餅內外層絲條的差異。應將黃、硬、花斑等疵點絲餅調出單獨成筒,將淋洗、壓洗絲餅分開成筒。
(三)并絲
當絲條的受力平衡狀況遭受到了破壞,就會出現絲距不穩,誘發并絲。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時因紡絲間溫度太低,出現彈性絲餅,這時都會伴隨著去酸輥上絲條呈現松馳、絲距不穩、頻頻出現并絲及斷頭。發生并絲的外部原因是去酸 輥表面不夠光潔、平整。在紡絲過程中,由于絲條帶有的硫化物及去酸水中的少量Ca、Mg、鹽離子粘附在去酸輥表面上,久之,形成一層毛糙不平的水垢,垢面上眾多細小的“峰”、“谷”,不僅拉掛單絲,還干擾了絲條繞輥著點的準確性,使絲距不穩,誘發并絲。
改善措施:改變目前刮水器的傳統使用方法。將刮水器改置下去酸輥的上半部,避免刮水器與絲條之間的磨擦,使硫化物失去粘附點,直接被去酸水洗掉;對新輥或經打輥器打磨過的輥表面,在干燥狀態下薰蠟,使蠟的油氣凝結在輥面上,填平眾多細小的劃痕溝槽,形成一個疏水的平整的輥面,也可在輥面上噴涂疏水性的瀝青漆或聚四氟工業噴涂層。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粘膠長絲市場競爭激烈,粘膠長絲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價格和企業的經濟效益。上文對影響粘膠長絲成筒品質在絡筒溫濕度、絲餅調濕時間、絲條張力、分級操作照明條件這四個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毛絲、染色和并絲三個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應的改善措施。總之,利用科學的辦法,解決傳統長絲生產中的弊端是提高產量、質量,創造更大效益的需要。我們只要不斷消除這些因素對粘膠長絲品質的影響,一定會提高粘膠長絲成筒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建軍,李志杰,展天義.粘膠長絲質量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J].人造纖維,2004,3403:36-38.
[2]李星華.粘膠長絲成筒過程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探討[J].人造纖維,2008,3803:12-13+32.
[3]許鳳文.粘膠長絲“乳白絲”的成因及解決措施[J].人造纖維,2010,4002:10-11+9.
[4]呂建華.淺析長絲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及解決辦法[J].內江科技,2010,3111:1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