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彥
摘 要: 滲漏水是鐵路隧道的主要質量通病之一。據鐵路公務部門統計,滲漏水隧道鋼軌的使用壽命約為正常狀態下的一半。隧道滲漏水,增加隧道內空氣濕 度,造成鋼軌、通訊、照明等設施損壞,道床及路面 積水,尤其是隧底翻漿冒泥,直接危及隧道的使用功能,造成不應有的交通事故。隧道滲漏水加快襯砌混凝土碳化速度,特別是有腐蝕 性的地下水,破壞混凝土結構,減少隧道的使用壽命。隧道滲漏水降低地下水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本文對鐵路隧道隧道工程滲漏水問題進行了解。根據從我國鐵路隧道滲漏水的基本情況、主要危害和表現形式上,從防排水系統設計、施工質量、采用防水材料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滲漏水的形成原因,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以便在今后的設計、施工中能有效地防止隧道滲漏水,確保隧道的結構安全和設備的正常使用。
關鍵詞: 鐵路隧道;滲漏水;治理
一、隧道漏水成因分析
根據漏水處的水量和水壓的大小,隧道漏水表現方式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
1)滲潤:襯棚表面呈濕潤狀態,并象冒汗一樣出現水珠。
2)滴水:拱部漏水成為水滴,不斷下滴。
3)流水:漏水呈明顯水流從裂隙中流出或拱部滴水成線。
4)噴(涌)水:水從襯砌裂隙中噴出。
洞悉隧道滲漏水成因,以利于有針對性對其進行預防和治理。隧道滲漏水成因是多方面的,最為重要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二、隧道開挖對地下滲流場的影響
賦存于地層中的地下水由高壓力區向低壓力區滲透、補充、排泄,形成了正常滲流場和循環系統,保持了地下水的基本穩定。
隧道的開挖,在原有地層中形成了一個“空洞”,破壞了原地下水的平衡狀態,形成了地下水低壓力區,改變地下水地下徑流方向,使地下水向開挖后的隧道方向匯集。研究表明,隧道開挖后,在隧道周圍一定范圍內形成了圍巖松動區,由于地層的原始地應力的調整,圍巖產生變形,出現裂縫,地下水便沿張開裂縫流入隧道。
在可溶巖地段,一旦隧道開挖時揭開溶管、溶隙、溶洞和暗河,巖溶水就會大量涌人隧道。
三、治理措施
滲漏是地下工程中最常見的病害,處理方法各種各樣,防水堵漏材料種類繁多,要達到理想的滲漏治理效果,應該做到科學設計、合理選材、認真施工、嚴格管理。參考國內外長期治理滲漏的經驗,遵循“排堵結合,多道設防,綜合治理”的原則,綜合本工程滲漏病害的基本情況及內部特點、環境條件和施工作業場地的空間限制等因素,提出相應治理對策。
1、點滲漏治理措施
對襯砌混凝土中存在的蜂窩孔洞、裂隙等原因的“點狀”漏水,采用直接封堵法和注漿堵水法。表面封堵用于襯砌表面有滲漏痕跡、范圍小或當前無滲漏的部位。淺注漿用于表面有濕漬或滲漏部位。
對直接封堵法選用材料的要求是:凝結速度快,高強微膨脹,抗滲性好,對基層粘結性好。對注漿材料的要求是:可灌性好、凝結時間可調、固結體強度高、抗滲性好、粘結力強、耐久性好、價格便宜、無毒無污染。根據不同部位病害需要選用不同的材料:對于向襯砌后回填層注漿,一般使用水泥-水玻璃漿液和雙快水泥漿液。對于向襯砌內注漿則一般使用超細水泥漿液和以聚氨酯為代表的各種化學漿液。
2、裂縫滲漏治理
對于襯砌中橫向施工工作縫及各種不均勻受力產生的縱向、斜裂縫,由于未能有效設置密封及止水材料而導致的“線狀”滲漏水,不同成因產生的滲漏水裂縫有區別的進行處理。
對于橫向縫部位的滲漏水,采用剔槽,加設排水盲溝,外加彈性密封材料封堵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密封材料有改性瀝青密封膏、聚硫、硅酮、聚氨酯密封膠和各種定型橡膠或膨脹橡膠止水條等。采用暗埋鋁槽排水法,從外觀上來看,比外排法要美觀,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小,尤其避免了冬季結冰破壞引排水設施,防滲漏效果也較顯著,但施工工藝相對復雜。
對密封材料的要求是:彈性好,與襯砌的粘結性好,抗滲性好,耐老化性好,經濟,施工簡便。施工工作縫處可采用橡膠止水條作為修復材料,此材料柔軟,塑性好,易于填滿裂縫,有遇水膨脹的效果,同時具有止水帶的作用。
各種不均勻受力引起的縱向、斜裂隙貫通裂縫采用壁后注漿和壁間注漿相結合的治理措施。壁后注漿是防止襯砌壁后積水往縫里滲,切斷滲漏水源。壁間注漿是避免因混凝土未澆筑密實而產生的滲漏,同時,也是壁后注漿的一種補救措施,因為壁后注漿有時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另外,壁后注漿與壁間注漿對結構本身也起補強作用。注漿材料的選擇與點滲漏治理的注漿堵漏材料基本一致。
3、“面狀”滲漏治理
“面狀”滲水,采用刮、刷、噴等工藝增設附加防水層的方法來解決,對較嚴重面滲漏治理采用深孔注漿,通過注漿密閉富水區的裂隙以及襯砌和外圍土層交接的界面。
隧道工程的滲漏水治理是一門綜合性技術和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隧道的滲漏問題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如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對運營造成極大的影響。要取得理想的滲漏治理效果,需要正確把握運營隧道病害的特點,探明滲漏內部情況,合理選擇防水材料和治理對策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砌整治措施
1)利用噴射混凝土的隔離封閉作用,將流較小的孔眼、縫隙堵住,減少地下水的出頭點并可補平圍巖基面的坑洼,保證二襯圍巖基面的平整度,防止針狀凸點戮破防水板,引起滲漏。
2)二次襯砌時,在縱向兩側邊緒處安裝糾0排水盲溝,環向安裝炸0排水盲溝,縱向間距如8.Onim左右一條,自排水溝至起拱線,在水溝壁上鑿眼埋管排水并用鋼筋固定在施工縫處按規范和設計要求埋設遇水膨脹型止水條,防止施工縫涌水硅澆注時控制鹼搗固時間和摘固部位,確保硅的搗固質。
3)二次襯砌后,硅收縮形成二襯背后空洞積水,采取壓漿回填的措施再次減少地下水。其主要材料為水玻琦與級化媽,比重為實踐證明,該漿液壓注后對小裂隙的堵水及混凝土和巖石碎屑的加固作用十分明顯。
四、結論
近年來我國隧道與地下工程防水技術取得了新的進展,滿足了各行業的使用要求。但也應該清楚地看到,當前隧道防水技術存在的問題還不少,有的還很嚴重,與國外相比,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隧道防水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材料、設計、施工、管理等各個方面,我們應該下功夫研究,探討有效的解決辦法,積極地開展工作,并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把我國隧道與地下工程防水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我覺得有必要做到下面幾點。
1)促進優質防水材料推廣應用的比重。近幾年國內研制與引進的新材料、新產品越來越多,雖其性能大同小異,但不乏優質者,然而設計、施工和建設單位在選用時難以鑒別其內在質量及耐久性,或因價格因素而放棄選用優質防水材料。為此,有必要加強產品質量的檢驗和監督,建立科學、嚴格的產品質量認證制度,把好材料質量關,正確引導優質產品的擴大應用。
2)推行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以施工單位為主體,在實行防水工程專業承包或專業化施工的前提條件下,對各類防水工程推行質量保證期制度。加強設計與施工的配合尤為重要,設計單位在制訂防水方案與選用材料方面應更多吸取并尊重施工單位的意見。■
參考文獻
[1]祝和權,李海燕。鐵路隧道防水技術現狀及趨勢[J]。 鐵道建設,2003,(10):36-38.
[2]韓忠存,張文強。隧道滲漏水病害的預防及治理[J]。 公路學報,2005,(4):87-92.
[3]曹玉,彭勇,滕偉福,等。運營鐵路滲漏水與襯砌 裂損病害分析及整治[J]_西部探礦工程,2003,(6): 92-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