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俊武 劉志才
(林州市腫瘤醫院 胸外科 河南 安陽 456550)
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與傳統吻合術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比較
景俊武 劉志才
(林州市腫瘤醫院 胸外科 河南 安陽 456550)
目的比較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與傳統吻合術治療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選取林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40例食管癌患者,根據手術方式分組,試驗組(73例)實施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治療,傳統組(67例)實施傳統吻合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圍手術期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5.48%)低于傳統組(19.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6個月、1年、2年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3年生存率高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治療食管癌,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傳統吻合術,可顯著改善患者遠期生存率。
食管癌;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傳統吻合術
食管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之一,呈現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區。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0萬人死于食管癌,不僅影響患者消化功能和日常生活,對患者遠期生存率的不良影響也較為嚴重[1]。為降低食管癌死亡率,臨床上多主張對早期發病患者實施外科手術治療。傳統吻合術是早期食管癌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能有效解除病灶,達到根治腫瘤、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目的[2]。但是此種治療方式存在明顯不足,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吻合口瘺,不僅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甚至可能導致治療失敗[3]。本研究主要比較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與傳統吻合術治療食管癌的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林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4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術前檢查均符合手術指征,且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均證實為食管癌,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式分組,試驗組(73例)實施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治療,傳統組(67例)實施傳統吻合術。試驗組男42例,女31例,年齡43~72歲,平均(59.8±10.7)歲,術后病理分期:Ⅰ期25例、Ⅱ期34例、Ⅲ期14例;傳統組男38例、女29例,年齡41~74歲,平均(60.2±11.2)歲,術后病理分期:Ⅰ期23例、Ⅱ期31例和Ⅲ期13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傳統組實施傳統吻合術治療。試驗組實施胃頸部分層吻合術治療,具體如下。①實施氣管插管下靜脈復合麻醉,將患者置于右側臥位,在左胸第6肋間后外側做1個小切口并對食管進行徹底游離,清除食管周圍、支氣管旁或者隆突下淋巴結;②將膈肌切開對胃部進行游離一直延伸到幽門部,在賁門上方采用手術器械將食管切斷,電凝進行止血,并沿著食管向上實施鈍性分離處理,一直到主動脈弓上方;③沿著左側的胸鎖乳突肌內部依次將皮膚及皮下組織和筋膜切開,手術切開長度保持在3~4 cm,將肌層進行鈍性分離后需要注意將食管向下拉直至頸部的位置;④用牽引線把胃部向上牽引直至頸部的位置,將食管腫塊采用電刀切除,對食管和胃部后壁進行全層間斷縫合,并經十二指腸送入營養管。采用相同的方法將胃前壁與食管進行吻合,并在距離吻合口遠端大約1.5 cm的位置將周圍筋膜與胃漿肌層進行縫合;⑤將引流管放置在合適位置并將頸部的切口進行縫合處理,將胸頂縱膈胸膜與胃部進行固定,以減輕心肺等臟器受到的壓迫;⑥膈肌縫合后采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胸腔,并逐層縫合胸部的切口,完成手術操作。
1.3觀察指標手術后定期跟蹤隨訪,隨訪時間至少3 a。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死亡率、手術后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不同時期生存率。
1.4統計學方法選用SPSS 20.0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圍手術期死亡率試驗組圍手術期無1例死亡,死亡率為0.00%;傳統組圍手術期1例死亡,死亡率為1.37%。兩組圍手術期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2,P=0.966)。
2.2術后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試驗組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n,%)
2.3生存率兩組術后6個月、1年、2年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3年生存率高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食管癌可由生物學因素、化學因素、微量元素或維生素缺乏、酗酒、抽煙、熱飲熱食、遺傳等多種因素引發,在發病早期往往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僅存在有吞咽硬質食物后不同程度不適感,如燒灼樣疼痛、哽咽感、胸骨后針刺樣疼痛等[4-5]。因此對食管癌患者應及時采用根治性切除手術治療,才能有效減輕甚至消除癥狀,延長生存時間。

表2 兩組不同時期生存率比較[n(%)]
傳統吻合術應用于食管癌患者,可能會出現術后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等情況,出現術后進食困難,嚴重者甚至導致營養不良,對于患者術后恢復和生存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6-7]。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通過改良吻合口操作方法,不僅能降低吻合口瘺和吻合口狹窄等并發癥發生率,還可有效減少術后進食困難、腹瀉、食欲下降和胃食管反流等并發癥,對于患者整體生活質量和身體素質的改善作用顯著。該手術方式對食管癌患者機體素質和術后恢復有間接的改善作用,可以提升機體營養狀態和水平,通過提高免疫功能達到延緩病情發展、延長生存期的目的[8]。
本研究中兩組圍手術期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5.48%)低于傳統組(19.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6個月、1年、2年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3年生存率高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在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療中引入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安全性高,且可以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相較于傳統吻合術具有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經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治療食管癌,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傳統吻合術,還可顯著改善患者遠期生存率。
[1] 王青亮.食管胃頸部分層吻合術與傳統吻合術治療食管癌的療效對比分析[J].臨床醫學,2014,34(1):58-59.
[2] 鄭君,周云飛,謝溟.食管癌經由左胸頸入路食管床胃-食管頸部吻合術的臨床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2):5157-5158.
[3] 李富,林偉民.經食管床徑路行胃食管吻合在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2015,35(20):5933-5934.
[4] 孟凡青,周中民.管狀胃-食管吻合術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癌癥進展,2015,15(1):87-90.
[5] 隆治泉,何通,王先毅.食管管狀胃頸部器械吻合治療食管癌156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4):1860-1861.
[6] 高超.頸部單層吻合手術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9):5985.
[7] 靳德峰.食管胃頸部側側機械吻合在食管癌手術中的應用[D].濟南:濟南大學,2015.
[8] 劉毅,盧秋良,胡亦蓉,等.食管癌頸部三角吻合術40例臨床體會[J].實用臨床醫學,2016,17(5):35-37.
R 735.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37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