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 外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臨床觀察
蔡虹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 外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觀察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5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實施開腹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觀察組采用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對比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明顯增加,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及術后住院時間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部感染、腹腔積液及切口感染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效果確切,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術后恢復時間。
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肝硬化;門脈高壓癥
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以脾腫大、腹水、側支循環建立與開放為主要臨床表現,易引發上消化道出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脾切除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是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主要方法。傳統開腹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可在減輕門脈高壓的同時,抑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但該術式具有手術創傷大、術中出血量多、并發癥多等缺點[2]。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在肝硬化門脈高壓癥中逐漸得到應用,且取得較好的效果[3]。本文旨在觀察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50例。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年齡為25~60歲,平均(42.98±9.67)歲;肝功能分級:A級15例,B級10例。觀察組男17例,女8例;年齡為25~63歲,平均(43.03±9.78)歲;肝功能分級:A級16例,B級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術前,所有患者均行保肝治療,以促進患者肝功能改善,并留置復爾凱鼻腸營養管,有助于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療法的實施。對照組實施開腹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患者仰臥于手術臺,實施全麻,做切口于左側肋緣并切除脾臟,之后實施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使用管狀吻合器與食管下端橫斷吻合,沖洗手術切口,留置引流管,之后逐層縫合切口。觀察組采用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患者仰臥于手術臺上,實施全麻,自臍部開口放置腹腔鏡,并做7 cm長的切口于上腹部正中劍突和臍之間,置入手助裝置。建立人工氣腹,維持氣腹壓在13~15 mm Hg,之后用左手將脾動脈的主干暴露并分離,使用絲線進行結扎;將脾下極翻開后,分離脾結腸韌帶,用手把胃牽至右側并離斷胃短動脈,通過擠壓使脾臟縮小,分離脾胃韌帶,離斷脾膈韌帶,切除脾臟;之后實施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逐層縫合切口,并留置引流管于脾窩處。術后兩組患者均行抗感染治療。
1.3評價指標觀察記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等手術相關指標,并統計患者術后胃漏、胃癱、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

2.1手術相關指標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少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2并發癥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肺部感染、腹腔積液及切口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目前,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發生、消除脾功能亢進、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是脾切除術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主要目的[4]。但開腹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手術創傷較大,將影響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在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該術式可降低手術困難程度,減少手術風險,促進手術順利完成。
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脾臟增大并變形,且脾組織易碎,手術過程中略微損傷即可引發出血。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少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可減少術中出血量、引流量,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恢復。分析其原因為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手術創傷小,且充分利用手的觸覺,從各個角度牽拉脾臟使其充分暴露[5],避免對其他臟器造成損傷,進而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可經腔鏡切割縫合器將脾蒂切斷,降低手術難度,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而創傷小可減輕術后炎癥反應,減少對免疫功能的影響[6],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本研究中,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其原因為經腹腔鏡實施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操作較為復雜,導致手術時間延長。本研究中,觀察組肺部感染、腹腔積液、切口感染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證實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手助腹腔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可提高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臨床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1] 王帥,姜青峰,李珂,等.手助腹腔鏡與腹腔鏡脾切斷流術對比研究[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6):993-994.
[2] 徐繼威,張耀明,宋越,等.完全腹腔鏡下脾切除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門脈高壓癥[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5,15(7):601-603.
[3] 左玉元.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門脈高壓急性大出血39例[J].當代醫學,2014,20(4):51-52.
[4] 李清林,王程頡,龔文,等.完全腹腔鏡與手助腹腔鏡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10):1006-1007,1010.
[5] 包漢康,韋秀麗.手助腹腔鏡與開腹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療效比較[J].臨床軍醫雜志,2016,44(1):92-94,97.
[6] 許斌,劉妮,許建華.手助腹腔鏡脾切除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1):145-148.
R 65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59
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