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鳳真
(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陰道分娩中的應用效果
付鳳真
(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探究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陰道分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分娩的單胎初產婦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對照組應用常規接生技術進行接生,研究組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進行接生。評價兩種接生技術的應用效果。結果對照組會陰完整率及Ⅰ級撕裂率低于研究組,Ⅱ級撕裂率及側切率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第二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陰道分娩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保證會陰完整性,促進產婦產后恢復。
陰道分娩;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應用效果
分娩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個體的時期和過程。經陰道分娩是符合生理分娩途徑的自然分娩,新生兒能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但陰道分娩時間較長,且初產婦無生產經驗,易引起會陰撕裂,增加產后疼痛,不利于陰道及盆底功能的恢復,引發短期或長期并發癥[1]。會陰側切是針對陰道分娩會陰撕裂而行的手術,可有效減輕會陰撕裂程度,促進陰道分娩順利進行,縮短產程。但側切仍具有一定創傷性,會對產婦會陰部留下病理性切口,若縫合效果或愈合效果不佳仍對產婦產后恢復具有明顯的負性影響[2]。為減輕產婦產后疼痛,降低會陰撕裂及側切概率,促進產后恢復,本研究在初產婦中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進行接生,并探討其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分娩的單胎初產婦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無合并癥、功能障礙、頭盆不稱及胎位不正者,并對本研究知情。對照組年齡為22~33歲,平均(27.6±1.9)歲;體質量指數為22~26 kg/m2,平均(24.3±0.6)kg/m2;孕周為38~42周,平均(40.5±0.6)周。研究組年齡為23~34歲,平均(27.8±1.8)歲;體質量指數為22~26 kg/m2,平均(24.5±0.5)kg/m2;孕周為37~42周,平均(40.4±0.7)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對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均接受相同的臨床護理。對照組于分娩時行常規接生方法進行接生,即于第二產程胎頭撥露使會陰后聯合緊張時,接生人員在產婦會陰部鋪置消毒巾,利用右手掌托住會陰部,并通過腕部力量向上托壓,左手則按壓胎頭枕部,直至胎兒娩出。研究組行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操作過程如下:于上述相同時間進行會陰消毒,于胎頭娩出三分之一時右手5指分開置于胎頭處,控制胎頭娩出度不超過1 cm/次,同時指導產婦進行屏氣用力和哈氣,通過腹部力量促使胎兒慢慢娩出,期間不對會陰部進行接觸保護。
1.3評價標準分析兩組產婦分娩后會陰情況、分娩結局及住院時間。①會陰情況包括會陰完整、撕裂、側切3類。會陰撕裂程度判定:Ⅲ級為會陰皮膚、陰道黏膜、陰道肌層及肛門外括約肌均發生撕裂;Ⅱ級為會陰皮膚、陰道黏膜及陰道肌層發生撕裂;Ⅰ級為會陰皮膚及外陰黏膜發生撕裂[3]。②分娩結局包括第二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狀況。新生兒狀況評定:應用Apgar評分法評估新生兒情況,針對新生兒皮膚顏色、心搏速率、肌肉張力、呼吸及反射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總分10分,低于7分者則判定為輕度窒息,評分越高則窒息程度越深[4]。

2.1分娩后會陰情況對照組會陰完整率及Ⅰ級撕裂率低于研究組,Ⅱ級撕裂率及側切率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后會陰情況對比[n(%)]
2.2分娩結局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
2.3住院時間對照組產婦分娩后住院時間為(4.2±0.4)d,高于研究組的(3.3±0.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955,P<0.05)。
因會陰撕裂及側切均會對會陰部位的完整性造成破壞,形成病理性損傷,增加產婦產后疼痛,延長住院時間。故在行陰道分娩時需有效保證會陰的完整性,減輕分娩疼痛,加速產婦產后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會陰完整率及Ⅰ級撕裂率低于研究組,Ⅱ級撕裂率及側切率高于研究組,兩組第二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相近,說明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可有效減少陰道分娩時會陰部位的撕裂程度,減少側切概率,保證會陰完整性,加速產婦身體恢復。其原因為在進行傳統接生時用力上托會陰部對會陰部造成的擠壓,影響會陰部血液循環及肌肉拉伸,致使會陰口難以進行充分擴張,增加會陰撕裂概率及撕裂程度。若想減少會陰撕裂需進行側切,二者均對會陰部位的完整性造成破壞,導致明顯創傷,增加產后疼痛及感染概率[5]。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臨床操作時不對會陰部進行接觸管理可有效減輕外力對會陰部的壓力,利于會陰部肌肉擴張;對胎兒娩出速度進行控制,進而有效促使肌肉充分擴張,避免胎兒娩出速度過快導致會陰部肌肉迅速拉伸導致的損傷,減輕會陰撕裂程度,并利于胎兒順利娩出,減少側切概率[6]。因產婦側切例數較少,且Ⅰ級撕裂僅需進行淺表縫合,利于創口愈合,加速產婦產后恢復。
綜上所述,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陰道分娩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保證會陰完整性,促進產婦產后快速恢復。
[1] 林雪芳,張桂蘭.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3):486-487.
[2] 高月娥,何閏.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降低會陰側切率和促進陰道分娩的效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8):1773-1775.
[3] 李曉瑞,姚琴,朱麗紅.自然分娩中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母嬰結局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6,23(21):5-8.
[4] 王芳,周丹,邢梅.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與控制胎頭娩出方案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0):1418-1420.
[5] 曹清蓮,呂春華.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及心理支持對初產婦分娩的效果評價[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9):1520-1521.
[6] 任月月,馬小萍.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8):3094-3095.
R 71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62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