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麗
(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補陽還五湯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袁艷麗
(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探討補陽還五湯對早期糖尿病腎病(DN)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方法選擇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DN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調脂、降糖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則加以補陽還五湯治療。比較兩組血脂水平[膽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變學指標[紅細胞壓積比、全血黏度及纖維蛋白原]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前兩組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脂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DN患者應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效果確切,利于促進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的改善,達到保護腎臟功能的目的,臨床普及價值高。
補陽還五湯;糖尿病腎病;血脂水平;血液流變學
DN屬于糖尿病嚴重并發癥,多伴有高血壓、持續尿蛋白及腎功能衰退等癥狀,目前DN已成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首位原因[1]。對于DN治療尚無特效方法,多通過調控血脂、血壓、血糖及機體微循環進行治療,中醫傳統理念認為DN腎虛為本,瘀血阻絡、陰虛燥熱為標,故早期DN治療應遵循滋陰活血為主,辨證論治[2-3]。本研究旨在探討補陽還五湯對早期DN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商丘市長征人民醫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DN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53.74±6.92)歲;平均病程(5.43±1.62)a。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54.18±7.41)歲;平均病程(5.96±2.07)a。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陰虛血瘀證相關診斷標準;②符合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20~200 μg/min診斷標準;③均知情且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糖尿病其他并發癥者;②肝腎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消化系統及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者。
1.3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調脂、降糖及降壓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則加以補陽還五湯治療,組方:黃芪、赤芍、紅花、地龍、川芎、當歸、桃仁各12 g,水煎取汁,1劑/d,早晚各服1次,連續治療30 d。
1.4評價指標比較兩組血脂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根據治療后患者癥狀及24 h尿蛋白含量判定療效,顯效:患者經治療后癥狀消失且24 h尿蛋白含量減少超過40%以上;有效:患者經治療后癥狀改善且24 h尿蛋白含量減少20%~40%;無效:患者經治療后癥狀未變化且24 h尿蛋白含量減少小于20%。

2.1血脂水平治療前兩組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2.2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治療前兩組紅細胞壓積比、全血黏度及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紅細胞壓積比、全血黏度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情況比較
2.3臨床療效觀察組顯效13例,有效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28/30);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66.67%(20/30)。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67,P<0.05)。
DN是臨床糖尿病多發的微血管合并癥,近年來DN患病率上升顯著,嚴重損害患者代謝功能及腎功能[4]。隨著臨床對DN深入研究發現,DN的發生與血流動力學異常、代謝異常及高血壓等因素均有密切關系,目前臨床多采取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等手段抑制病情的發展[5]。隨著近年來傳統醫學的發展,采取補陽還五湯論證治療對DN癥狀及病情的改善較明顯,已經成為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6-7]。
DN發病機制中醫概括為久病入絡,歸屬為中醫學中的“虛勞”、“尿濁”及“消渴”范疇,故中醫論治DN應遵循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為主。補陽還五湯為益氣活血方劑,已被臨床應用于治療氣虛血瘀所導致的多種疾病,該藥主要由黃芪、赤芍、紅花、地龍、川芎、當歸及桃仁等組成,利于改善患者腎臟的炎性反應,降低蛋白尿,在改善患者腎功能的同時可修復受損腎臟功能,在DN治療中發揮著較大的優勢。該藥方中黃芪具有補氣作用,對患者的血糖具有調節作用,同時可有效保護患者機體內的腎小球電荷屏障,利于減少尿蛋白量。地龍可改善患者機體血液供應水平,降低機體的全血黏度,對人體的微循環及腎功能具有高效的調節作用。紅花、川芎、當歸及桃仁具有調經止痛及補血活血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環、血流量及神經功能,抑制體內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血栓形成,遏制DN患者病情的發展。本研究旨在探討補陽還五湯對DN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優于對照組,表明早期DN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同時應用補陽還五湯可有效調節患者的血脂水平,利于改善DN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前兩組紅細胞壓積比、全血黏度及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紅細胞壓積比、全血黏度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優于對照組,表明補陽還五湯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血液流變學,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DN患者腎功能。此外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DN患者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利于快速改善早期DN患者癥狀及24 h尿蛋白含量,發揮保護腎臟的功效,與葉程程等[8]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表明早期DN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以補陽還五湯治療可改善血液流變學,達到調節血脂的作用。
綜上所述,早期DN患者應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效果確切,利于促進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的改善,達到保護腎功能的目的,臨床普及價值高。
[1] 沈寶華,冉穎卓.早期糖尿病腎病中藥治療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6,32(9):941-943.
[2] 晉小勇,田俊清.中醫辨治早期糖尿病腎病28例[J].河南中醫,2015,35(9):2207-2208.
[3] 鄧雄鷹.益氣養陰活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6):104-105.
[4] 杜月光,高宗磊,柴可夫.早期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絡脈瘀阻”病機與AGE-RAGE軸相關性研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40(2):75-80,89.
[5] 曹玉梅,曹秀娟,黃瑞華,等.黃芪注射液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2016,11(4):543-546.
[6] 武煒.多項指標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效能的評價[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1684-1686.
[7] 胡國慶,陳筑紅.益氣養陰活血湯治療氣陰兩虛型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藥業,2016,25(15):43-45.
[8] 葉程程,張愛鳴,巫小燕.補陽還五湯輔助治療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腎功能保護作用[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11):167-169.
R 58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76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