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菊
[摘要] 目的 對抑郁癥治療中聯用奧氮平、氟西汀的效果與不良反應出現情況進行探討。方法 方便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68例于該院接受治療的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32例單獨以氟西汀展開治療為單藥組,36例以氟西汀、奧氮平聯用的方案展開治療為聯藥組,對照兩組療效、安全性。結果 治療后,聯藥組HAMD、HAMA評分明顯比單藥組低,聯藥組實現了94.44%的總有效率,與單藥組的75.00%對照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分別有13.89%、12.50%出現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抑郁癥患者的治療,于氟西汀治療基礎上給予奧氮平可使療效提升,但不會使不良反應有明顯增加,可積極對此治療方案進行應用。
[關鍵詞] 抑郁癥;奧氮平;氟西汀;效果;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8(a)-0111-03
[Abstracts]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olanzapine and fluoxetine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2 cases treated with fluoxetine alone for single drug group, 36 cases with fluoxetine and olanzapine for the combination medicine group,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HAMD, HAMA scores in combination medicine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single drug group, whose total effective rate 94.4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drug group of 75.00%(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13.89% and 12.50%,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Olanzapine combined with fluoxet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can increase the curative effect, not increases adverse reactions. This method can be positively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Depression; Olanzapine; Fluoxetine; Effect; Safety
抑郁癥屬于常見精神疾病的一種,在我國,發病率為0.2%~0.3%,且近年來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抑郁癥出現后,患者身體健康、精神狀態會嚴重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出現,使家庭、社會負擔增大[1]。關于抑郁癥,WHO預測,2020年,此病將成為僅次于冠心病的社會負擔性疾病,此病有極長的病程,需長期接受治療[2]。現階段,對于抑郁癥患者的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藥物治療、臨床心理干預等,在藥物治療中,非經典的抑郁藥物逐漸受臨床青睞。近年來,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進行開展時,該院對奧氮平、氟西汀進行聯合應用,為對應用效果進行進一步的探討,該次研究方便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68例于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單獨以氟西汀展開治療,一組聯用以上兩種藥物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方便選取研究對象68例,都來自于因患抑郁癥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進入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為便于研究,隨機分組:聯藥組(36例),男16例(44.44%),女20例(55.56%),年齡25~67歲,均值(46.2±7.3)歲,1~6年的病程,均值(3.5±1.2)年,抑郁程度:輕度者有15例,中度者有14例,重度有7例;單藥組(32例),男13例(36.11%),女19例(52.78%),年齡25~68歲,均值(46.5±7.5)歲,1~5年的病程,均值(3.2±1.1)年,抑郁程度:輕度者有12例,中度者有13例,重度有7例,兩組一般性資料客觀對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研究可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的標準
納入的標準:①經相關臨床檢查明確確診為抑郁癥;②HAMD-17評分在18分以上;③入組7 d前沒有應用過抗精神、抗抑郁藥物。②研究前進行溝通,愿意配合。排除的標準:①機體合并其他疾病、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其他精神疾病、人格存在障礙者;③有嚴重自殺傾向、行為者;④有酒精、藥物依賴史者;⑤過敏體質者;⑥處于妊娠、哺乳期者;⑦知曉該次研究后不愿意參加者。
1.3 方法
單藥組接受氟西汀治療(J20130010),初始時,劑量為20 mg/d,口服給藥,早餐后服用,隨后以病情為依據逐漸對劑量進行調整,持續2個月。聯藥組接受氟西汀、奧氮平治療,氟西汀所用藥物、用法與用量完全相同于單藥組。奧氮平(H20010799),初始時,劑量為2.5 mg/d,隨后逐漸增加,最大劑量每天不可超過5.0 mg,持續2個月。治療期間,兩組均不可對苯二氮卓類及其他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服用,定期對肝臟功能、血常規、心電圖展開檢查。
1.4 觀察內容
①應用HAMD(漢密斯頓抑郁量表)對患者抑郁程度進行評分,得分與抑郁程度是正比關系;采用HAMA(漢密斯頓焦慮量表)對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分,得分與焦慮程度是正比關系[3]。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2個月展開一次評價。②依據癥狀、HAMD、HAMA改善情況對療效進行判定[4-5]:癥狀全部消失,HAMD、HAMA評分有75.0%以上的下降為治愈;癥狀顯著改善,HAMD、HAMA有50.0%~75.0%的下降為顯效;癥狀較治療前明顯緩解,HAMD、HAMA評分有30.0%~50.0%的下降為有效;癥狀依然存在或加重,HAMD、HAMA評分減少在30.0%以下,甚至升高為無效。通過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對總有效率進行計算。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
1.5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數據統計分析應用的軟件是SPSS 21.0統計學軟件,HAMD、HAMA評分的計量資料研究以(x±s)進行,以t檢驗,療效、不良反應的計數資料研究以[n(%)]進行,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兩組治療前后HAMD、HAMA評分
治療前,兩組HAMD、HAMA評分對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個月,兩組HAMD、HAMA評分較治療前都有下降,組間對比,明顯聯藥組較低(P<0.05),見表1。
2.2 對照兩組療效
聯藥組總有效率是94.44%,單藥組是75.00%,兩組總有效率對比,明顯聯藥組較高(P<0.05),見表2。
2.3 對照兩組不良反應
聯藥組1例出現惡心嘔吐,2例出現嗜睡,2例出現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是13.89%(5/36);單藥組惡性嘔吐出現1例,嗜睡2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是12.50%(4/3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85,P=0.866)。
3 討論
抑郁癥屬于心境障礙性疾病的一種,臨床特征主要是心境長時間處于低落狀態中、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弱、認知功能受到損害等。該病出現后,患者軀體的健康、生活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病情進一步發展為重度后,可能會致使腦部的海馬神經元出現萎縮,使患者記憶、學習方面的能力減弱。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對抑郁癥與5-羥色胺改變、受體功能下降的聯系性進行了證實[6]。因此,對抑郁患者展開治療時,臨床上大多會應用能夠對5-羥色胺這一物質再攝取進行抑制的藥物。但抑郁癥有極長的病程,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單一給予一種藥物,理想的臨床效果并不能實現[7]。對此,臨床上逐漸采用藥物聯用方案對抑郁癥展開治療,常見的是經典與非經典抗抑郁藥物聯用。氟西汀是臨床常用的經典抗抑郁藥物,可對血清的再吸收產生抑制作用,常被應用在抑郁癥、強迫癥等精神疾病治療中。用藥后,神經突觸細胞吸收神經遞質血清素會受到抑制,使血清素的水平提升,但與5-羥色胺能、多巴胺能等結合力不強。此外,氟西汀的吸收主要通過腸道進行,隨后藥物分子與血漿蛋白結合,于血液中廣泛分布,服用后,需經歷約30 d,藥物血漿穩定的濃度才可達到,即需進行約30 d,患者抑郁癥狀才可得到改善。奧氮平屬于非典型抗精神藥物的一種,可對間腦邊緣系統內的多巴能神經元產生選擇性的作用,使其放電減少,且對5-羥色胺受體有較高的親和力,可促使其活化,從而實現抗抑郁效果的發揮。一般而言,此藥常被應用在抑郁癥急性與穩定期,或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的抑郁癥患者中。但用藥時,如果劑量過大,可能會引發頭暈、口干、嗜睡等不良反應,一般停藥后均可自行消失。
相關研究表明,抑郁癥的發生除了與5-羥色胺功能下降有關外,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相關受體也有影響[8]。基于此,現階段臨床上常通過藥物聯用方案對抑郁癥展開治療。該次研究中,治療后,聯藥組HAMD、HAMA評分明顯比單藥組低,聯藥組實現了94.44%的總有效率,與單藥組的75.00%對照明顯較高(P<0.05);兩組分別有13.89%、12.50%出現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趙靜等人[8]研究的抑郁癥患者經奧氮平、氟西汀聯合治療后總有效率是93.78%有相似性。可見,在抑郁癥患者治療中,給予氟西汀的同時對奧氮平進行應用可使療效提升,且沒有使不良反應明顯增多。
綜上所述,對于抑郁癥患者,臨床上可積極以奧氮平、氟西汀聯用的方案展開治療,以促進療效的提升,使患者抑郁癥狀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 楊冬林,劉立芬,郝英霞,等.帕羅西汀聯合小劑量奧氮平對抑郁癥伴失眠患者睡眠進程和睡眠結構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6(6):743-745.
[2] 陳春鳳,朱翔貞,高靜芳,等.帕羅西汀聯合奧氮平治療首發老年抑郁癥患者的改善作用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8):1958-1960.
[3] 鄭玉萍,鄧榮林.抑郁癥患者奧氮平治療前后血清微量元素及BDNF、Hcy、Cor、神經功能相關因子變化[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6):844-846.
[4] 馮曉莉.氟西汀聯合奧氮平治療伴自殺意念的抑郁癥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國處方藥,2017,15(3):85-86.
[5] 彭新賢.淺談抑郁癥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當代醫藥論叢,2014(1):13-14.
[6] 林翔,房圓,李霞,等.老年人抑郁癥與認知障礙的鑒別診斷和臨床診治[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1):12-13.
[7] 林芳波,侯德仁,唐秋萍,等.抑郁癥的藥物治療進展及艾氯胺酮的應用前景[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7,37(4):567-568,封3.
[8] 趙靜,郭慧榮,連楠,等.抗抑郁藥物聯合心理治療在抑郁癥臨床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7,41(2):111-112.
(收稿日期: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