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強 楊麗萍
【摘要】 目的 對核酸檢測法應用于血液標本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檢測的結果進行探究分析。方法 23465份無償獻血的血液標本, 實施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和核酸檢測法(HBV-DNA), 篩查HBV感染情況。對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核酸檢測法的特異性和敏感程度均優于酶聯免疫吸附法(P<0.05)。核酸檢測法漏診情況少于酶聯免疫吸附法,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核酸檢測法窗口期為(20.9±4.2)d, 少于酶聯免疫吸附法(35.8±6.3)d(P<0.05)。結論 將酶聯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檢測法聯用可以減少漏診情況, 減少窗口期, 此外核酸檢測法的特異性和敏感程度很好, 可以很好的檢測乙肝病毒使得所輸血液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關鍵詞】 核酸檢測法;乙型肝炎病毒;檢測結果;血液標本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23
目前檢測乙肝病毒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聯免疫吸附法, 利用血清進行檢測[1]。但是核酸檢測法更加可靠, 更為方便, 近年被廣泛應用于血液篩查中[2]。本次研究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檢測法對獻血站采集的血液進行檢測, 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站收集的無償獻血的血液標本23465份, 進行酶聯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檢測法。
1. 2 方法 每份血液標本都通過正定血型的初篩以及干化學檢測法檢測谷丙轉氨酶(ALT), 所有獻血者符合實驗要求。將采集的每份血液標本分裝于3個試管中, 2個試管進行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所需器材為抗凝真空管。另一個試管進行核酸檢測法, 所需器材為分離膠抗凝真空管。將每個試管上都貼唯一性條形碼, 試管上的條形碼與血袋標簽上的條形碼一致, 通過條形碼能夠讀取其有關血液的具體信息。利用離心機將血液現場離心然后存放于4℃的冰箱內, 需要在2 d內完成檢測。
1. 2. 1 儀器和相關試劑 酶聯免疫吸附法需要儀器為哈美頓STAR全自動加樣儀(瑞士), FAME24/20型全自動酶免分析儀;HBV-DNA檢測需要用到的儀器為上海科華核酸檢測系統:Hamilton MICROLAB STAR全自動混樣提取儀、ABI 7500核酸擴增檢測儀;低溫離心機。酶免試劑:HBV血清學標志物檢測試劑盒(上海科華、北京萬泰);核酸檢測試劑: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檢測試劑(PCR-熒光法)(上海科華)。以上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乙肝兩對半檢測也用酶免試劑, 由棗莊市立三院進行檢測。
1. 2. 2 檢測方法 所有進行檢測的血液標本依據國家《獻血者健康要求》[3]按衛計委要求進行初檢、復檢。所有標本進行ALT速率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的酶聯法檢測, 去掉所有陽性標本后, 再進行血液標本核酸檢測法檢測。如果核酸檢測結果呈反應性再進行HBV血清標志物檢測檢測, HBV血清標志物:HBsAg、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HBeAb)、乙肝核心抗體(HBcAb)。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種方法的特異性和敏感程度比較 核酸檢測法的特異性和敏感程度均優于酶聯免疫吸附法(P<0.05)。見表1。
2. 2 兩種方法的漏診情況和窗口期比較 核酸檢測法漏診情況少于酶聯免疫吸附法,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核酸檢測法窗口期為(20.9±4.2)少于酶聯免疫吸附法(35.8±
6.3)(P<0.05)。見表2。
3 討論
乙肝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為血液傳播, 我國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多發國家, 對獻血人群的血液標本進行乙肝病毒檢測極為重要, 對無償獻血人群的血液進行檢測也可阻止乙肝病毒的傳播[4-6]。酶聯免疫吸附法是最為多見的檢測乙肝病毒的方法, 是進行臨床診斷和血液篩查的主要手段[7]。由于醫學技術的發展, 近年來核酸檢測法也不斷被應用于血液篩查工作中, 此方法更加方便可信, 也是對酶聯免疫吸附法的一種補充[8]。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以得知, 核酸檢測法的特異性和敏感程度優于酶聯免疫吸附法, 其漏診情況和窗口期少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核酸檢測法的窗口期相當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的1/2。此外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有一定的差異, 在進行研究的血液標本中有10份血液標本經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為陽性, 經過核酸檢測法為陰性, 初步判斷是由于乙肝患者使用藥物血液中有HBsAg殘留導致檢測的差異;有15份血液標本經酶聯免疫檢測法檢測為陰性, 經核酸檢測法檢測為陽性, 初步判斷為乙肝病毒感染早期, 酶聯免疫吸附法不能檢測到而核酸檢測可以檢測到[9, 10]。
綜上所述, 酶聯免疫吸附法與核酸檢測法在檢測結果存在差異性, 但這兩種方法具有互補性, 此外核酸檢測法相對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更加可靠, 減少漏診情況, 可以有效減少乙肝病毒的傳播, 可以將核酸檢測法廣泛應用于血液標本內乙肝病毒檢測。
參考文獻
[1] 祝繼華, 嚴立, 陳瀑, 等. ELISA法在檢測乙肝標志物中的應用和評價.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09, 34(10):1397-1399.
[2] 姜偉超. 650例慢性乙肝患者HBV-M、HBV-DNA同步檢測分析.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3, 22(2):141-143.
[3] 蔡杰, 許紀玲, 陸玉婷, 等. 大容量樣本病毒濃縮HCV核酸檢測方案的研究.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13):1070-1073.
[4] 王志宏, 李輝. 核酸檢測法對血液標本內乙肝病毒的檢測價值分析. 河北醫學, 2016, 22(12):2097-2099.
[5] 周銳華. 核酸檢測與酶聯免疫吸附檢測在無償獻血血液標本乙肝病毒篩查中的應用比較.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12):231-232.
[6] 陳紅, 王亞彬, 倪龍鳳, 等. 核酸與ELISA檢測聯合應用于血液篩查的結果分析. 中國輸血雜志, 2014, 27(8):847-848.
[7] 蘇俊, 駱冬云. 核酸檢測與酶聯免疫吸附檢測在無償獻血血液標本乙肝病毒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中國鄉村醫藥, 2015, 22(16):58-59.
[8] 劉丹. 核酸檢測應用于獻血者血液篩查的臨床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23):3578-3580.
[9] 張妍, 朱海峰, 孫波, 等. 核酸檢測技術在血液篩查中的應用及分析. 中國輸血雜志, 2012, 25(12):1298-1300.
[10] 李莉華, 馬印圖. 核酸檢測技術應用于血液篩查的檢測效能分析.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5, 37(16):1692-1694.
[收稿日期:2017-0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