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偉
摘 要:非正常情況接發列車作業組織一直是鐵路車站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也是鐵路運輸管理的薄弱環節。本文針對非正常情況車站接發列車作業組織存在的問題,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車站;非正常;接發列車;作業組織;探討
中圖分類號:U29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7-0250-02
1 非正常情況的定義
非正常是相對于正常而言的,非正常情況一般是指施工、故障、事故、自然災害、調整列車運行等情況。
按照作業人員遇到非正常情況的思想狀態又可將其分為可預知非正常情況合不可預知非正常情況。
可預知非正常情況包括天氣非正常情況和施工非正常情況等,主要指暴風、暴雨和大雪、霧霾天氣以及施工等情況下的接發列車作業組織,一般遇到這種非正常情況作業人員有一定的思想準備,有相對應的作業組織辦法和確保安全的措施。
不可預知的非正常情況包括設備非正常情況和列車運行非正常情況等,主要指信號、聯鎖、閉塞設備故障以及列車被迫停車、列車晃車等情況下的接發列車作業組織,這種非正常情況是突發的, 作業人員沒有思想準備,要求作業人員根據情況,做出正確判斷和應急處置。
2 非正常情況作業組織中存在的問題
2.1 作業組織忙亂,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遇非正常情況,特別是不可預知類非正常情況,作業人員驚慌失措,作業組織過程中手忙腳亂、簡化作業、程序顛倒、顧此失彼,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2.2 組織不得力,效率低下,延誤時間
遇設備故障類非正常情況,很多作業人員甚至車站管理人員往往以“組織非正常作業涉及人員多、安全系數低、作業時間長不如等設備恢復后再正常辦理”為借口坐等設備恢復,而不是積極組織非正常作業,即便是因為考核壓力而不得不組織非正常作業后,由于主要作業人員對非正常情況作業程序、要點不熟練,思考、詢問、商量、請示延誤時間;對非正常情況設備使用不熟悉,摸索、詢問、試驗延誤時間;輔助作業人員對非正常處置預案不清楚,由車站管理人員臨時召集、臨時分工、臨時布置任務延誤時間;作業組織各環節銜接不緊湊,延誤時間。
2.3 組織出現漏洞,發生次生問題,擴大事故
遇列車運行類非正常情況,車站不能在第一時間最大限度地采集非正常情況信息,不能及時、準確掌握現場情況,容易做出錯誤判斷,采用錯誤的作業組織方式,或錯過最佳的處置時機,從而發生次生問題,進一步擴大事故。
3 影響非正常情況作業組織和作業安全的成因
3.1 因技術進步和管理加強非正常情況“出的少”
隨著信號、聯鎖、閉塞、線路、接觸網、機車車輛等設備的技術進步,各類設備故障大幅減少,同時“施工不行車,行車不施工”管理原則的推廣普及,施工非正常情況也大幅減少。
3.2 作業人員對非正常情況“見得少”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車站的作業崗位逐漸減少,很多車站僅有助理值班員、信號員、車站值班員等少數行車崗位,造成重要行車崗位沒有經歷過多個作業崗位的歷練,缺少非正常情況工作經驗。另外重要行車崗位需要長時間連續作業對員工體力、精力要求較高,年輕人方可勝任,但是年輕人缺少非正常情況工作經驗,再加上因技術進步和管理加強非正常情況“出的少”,偶有發生,也可能分布在周邊不同的車站或區間,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非正常情況就更少。
3.3 管理人員對非正常情況“總結的少”
發生非正常情況,各級管理人員“考核的多”,深入總結分析的少。由于非正常情況具有突發性和特殊性,作業過程不可回放,作業中涉及人員多,關鍵環節多,非親自全程參與的車站管理人員,很難總結出整個作業組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值得借鑒的經驗,形成教學案例。
3.4 作業人員日常對非正常情況“演練的少”
正是由于非正常情況“出的少”,車站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總是心存僥幸,總認為非正常情況不會這么巧就發生在自己車站、自己身上,忽視非正常情況演練培訓。即使培訓也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和考核,流于形式,走過場,更多是課堂教學和理論描述,而沒有深入的針對性培訓,講清講透,實際操作,因此難以形成直觀認識。另外,從職工角度講,遇非正常情況需要管理人員上崗把關盯控是鐵路運輸行業的硬性規定,久而久之,作業人員對管理人員把關盯控產生了依賴心理,反正遇到非正常情況有管理人員把關盯控,自己學不學、練不練關系不大,再加上繁忙的工作之余組織學習,工學矛盾下的抵觸情緒,降低了演練培訓效果。
3.5 管理人員盯控把關作用“發揮的少”
有的管理人員非業務出身或從事管理工作后業務生疏,特別是對非正常情況作業組織程序、標準、卡控關鍵和重點不熟悉、不精通,在非正常情況作業組織時,不能抓住作業組織中的關鍵和重點,盯控把關作用弱化;有的管理人員精通業務,發生非正常情況,越俎代庖,把盯控把關整體作業組織過程變成代替車站值班員進行組織指揮,職責錯位,盯控把關作用弱化;更有的管理人員作風不實,不按規定到崗把關盯控,或作業未完,提前離崗,導致現場作業組織失控。
4 提高非正常情況應急處置的措施
4.1 提高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思想認識
車站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應牢固樹立“非正常情況不出是僥幸,出是正常”的思想認識,嚴肅認真對待非正常情況作業組織和作業安全,正確處理運輸效率與運輸安全的關系,加強非正常作業的日常管理和現場關鍵作業控制,提高作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4.2 強化重要行車崗位人員準入管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鐵路運輸的安全保障體系,已由初期簡單的人保為主逐步發展為人機結合,現階段更提升為設備保安,設備控制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正常情況下,設備可以對作業人員起到提醒和反制的作用,非正常情況下,設備控制條件喪失后,設備越先進,對人的素質要求越高,在設備控制條件徹底不起作用的的情況下,人的因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此,作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的強弱,決定著非正常情況接發列車的作業組織和作業安全水平。重要行車崗位人員擔負著車站作業組織和作業安全的重大責任,必須從心理素質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年輕人中選撥,并把非正常情況接發列車作業組織作為一項基本考核項目,進行模擬演練考核鑒定,不得以卷面考試代替模擬演練,避免高分低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準入。endprint
4.3 完善非正常情況應急處置預案
非正常情況千差萬別,車站應結合人員、設備、環境、管理、作業情況,加強危險源辨識,并根據不同的情景設置,在充分討論以及與協作部分有效溝通的前提下制定風險預控措施和應急處置預案,明確響應人員、作業流程和卡控措施,一旦發生非正常情況能夠快速響應、迅速處置,使預案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切實可行。
4.4 提升非正常情況培訓效果
提升作業人員非正常情況應急處置能力的唯一通道就是加強日常的非正常情況培訓和演練。首先是對鐵路基礎知識、規章制度、崗位應知應會以及非正常接發列車作業安全控制程序、非正常接發列車作業標準的培訓,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接發列車仿真培訓的作用,在仿真培訓系統上模擬各種非正常情況進行演練。在模擬演練中,每個崗位作業人員不僅要熟練地掌握本崗位的作業程序,還要掌握其它崗位的作業程序,這樣就能在非正常情況發生后,各崗位的作業人員有條不紊地按標準作業,發揮互相配合、互相監督的作用。演練結束后,車站管理人員要組織所有人員進行討論,最后進行點評,使參加演練的所有人員切實掌握每項作業程序及以及所對應的作業標準。
其次,新設備投入使用前以及新的作業組織變化前要組織專項培訓,特別是微機聯鎖或調度集中設備入廠試驗期間,車站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一定要組織培訓,熟悉新設備的性能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模擬各類非正常操作。
第三,周圍車站或區間發生非正常情況,各級管理人員要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形成“業務通知”或“一事一學”等,組織相關車站進行學習和針對性模擬演練。
4.5 發揮管理人員盯控作用
管理人員上崗盯控是非正常情況接發列車作業組織的一道安全屏障,是彌補人機控制體系失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接到非正常情況的通知后,管理人員要立即上崗盯控把關,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現場的具體情況,判明非正常情況種類,組織協調設備管理單位和車站作業人員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并對閉塞、進路(信號)、憑證等關鍵作業組織環節進行重點把控,確保非正常情況接發列車作業組織有條不紊和安全可控。
5 結語
非正常情況盡管表現多樣,成因復雜,具有非正常性和非經常性,但如果能夠摸清規律,對癥下藥,提高管理和作業人員的思想認識,以提高作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為切入點,強化關鍵行車崗位人員準入、非正常情況培訓演練、現場關鍵作業組織環節控制,就能夠保障非正常情況作業安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