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柏
【摘要】目前信息系統已成為水利工作的一項基本的工具和手段。本文根據信息技術的基本含義,對水利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管理與維護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維護
引言
信息技術是實現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分析和使用的有效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實現構建新的管理系統,推動水力資源管理的政務公開、水文預報、防汛指揮、水質監控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水利信息化系統在水利工作中的作用
水利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做好防汛及水文信息收集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因此,基于提升水利管理效率和能力的需要,利用信息化建設帶動水利工程發展已經成為新時期水利管理的必然選擇。
加強水利信息化系統建設首先有利于落實國家新時期的治水理念。新時期水利部門在總結治水經驗,分析水利形勢以及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背景下,明確了水利建設應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提出了建設現代化水利工程的構想,并通過加大科研力度、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提高信息在指導治水工作中的作用;其次,有利于提高水利管理工作的技術水平。水利是國民經濟中的傳統行業,在長期的發展中,我們雖然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但是由于觀念的束縛、技術的限制,水利管理工作的技術水平一直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而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創新的條件下,水利部門應該抓住機遇,提高水利信息監測、評價體系的建立,積極推進技術與管理創新;最后,有利于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水利部門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公開招標、財務信息公示、政策公布、知識普及等實踐,以推動水利治理信息的公開化,接受社會監督,進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
二、實現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實現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水資源管理工作日益繁重。我國地域遼闊、水文復雜,不同地區的水資源治理存在著差異性,在治水工作中面臨的困難主要包括洪澇災害、水土流失、水污染等,利用信息化系統,水利部門可以對河流的豐水期和枯水期數據進行準確把握,然后發布指令調蓄洪峰,化洪澇災害為灌溉水源,此外通過對樣本的檢測,可以確定單位內泥沙含量及污染物含量,進而確定水土流失情況,做好沿河植被建設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水污染治理策略。二、水利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系統性強,一個環節出錯,就會直接影響其他環節的工作質量;工作內容復雜,系統能夠自動進行信息的采集、傳輸與存儲,而在工作中是通過后臺系統運行實現的,因此其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系統的運行成本過高,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基礎設備,還需要技術維修、設備更新支出以及電力支出,從而增加了水利部門的財務管理難度。
雖然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但是在落實中卻由于缺乏專項資金而導致其運行管理難以為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建設項目的預算管理是保證工作落實的有效途徑,因此,利用完善的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實現對水利管理工作的落實,已經成為現代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的必然選擇。
三、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原則及辦法
1.運行管理原則
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的效果影響著數據的收集、傳輸與存儲效率,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要想發揮信息系統的有效性,就應該堅持以下幾點原則:一、統一性原則。水利工程的治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由于水的流動性,不同河段的水資源雖然呈現出不同的水文特點,但是它們卻屬于一個整體,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中,管理者應該從整體著眼,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保證各個河段的信息化管理實現集中化二、安全性原則。信息的安全問題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存在的,就硬件設施而言,水利部門應該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保證信息公用平臺能夠正常運行,就信息管理軟件而言,水利部門應該通過定期的系統維護,補好系統漏洞,以確保信息系統的穩定以及信息內容的安全、可靠。三、分層管理原則。責任制是保證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機制,在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中,管理者應該劃分管理部門,細分管理層次,并通過設立責任人對環節的信息進行統一收集與管理,此外,在信息管理中,還應該設立分層結構,以拓展信息化系統的管理范圍。四、協同管理原則。水利信息化系統的公用平臺與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在運行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明確各系統的管理職責,另一方面還應該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協調合作責任,避免工作中的推諉、扯皮等現象,保證信息利用效率。
2.運行管理辦法
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管理辦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硬件系統運行管理辦法、軟件系統運行管理辦法及文檔管理辦法。
2.1 硬件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在單位內部管理體制中設立值班制,保證系統運行過程中的信息觀察與記錄。在硬件系統運行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在不同的時間段設置專人值班,并通過定崗、定責,確定值班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權限,保證信息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值班制度的監督,利用值班記錄的檢查,以及信息收集質量的檢驗,將工作能力與績效薪酬相掛鉤,以調動值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2 軟件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在軟件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利用相關的運行管理制度,做好軟件故障的檢查與維修工作,保證軟件系統在信息收集、傳輸與存儲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管理者還應該不斷提升軟件抵抗病毒和惡意入侵的能力,利用訪問權限系統限度訪問者身份,通過殺毒軟件的安裝、防火墻的建立、補丁的更新,優化網絡運行狀態。
2.3 文檔管理辦法
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信息的海量收集與存儲,而在文檔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根據管理辦法對信息進行分類、編目,以保證其完整性;另一方面還應該完善文檔的使用手續,做好信息的借閱與回收,保證信息安全。
四、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的基本思路
1.明晰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的構成
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實現軟件系統的更新換代,硬件系統易損零配件的及時檢查與更換,基礎設施環境的構建的安全與暢通。根據《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定額標準(試行)》的規定,水利信息系統建設中的硬件設施主要包括微波通信設備、集群移動通信設備、一點多址微波通信設備、衛星通信設備、寬窄帶無線接入通信設備,短波、超短波通信設備等無線傳輸設備和程控交換設備、軟交換設備、綜合業務接入網設備、
光纖傳輸設備及電纜傳輸設備等有線通信設備。而計算機網絡建設構成主要有起到網絡連接與轉發作用的路由器、交換機等互聯設備;進行身份認證、漏洞檢查等工作的安全管理管理設備;實現信息輸入與輸出工作的打印機、掃描儀等終端設備;實現信息選出的數據空間、移動存儲器等設備。
2.加強對水利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經費的測算
在水利信息維護系統的經費的測算有利于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科學性,在經費測算中,根據《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定額標準(試行)》的規定,首先要在定額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確定電費、信道租賃、運行維護材料費調整水平,調整方法如表1:
其次,要做好異地設備設備維護工作,保證不同河段,通信系統的正常使用,異地設備維護費用調整方法如表2:
最后,根據設備的使用年限,進行提取折舊,同時根據設備的故障率,確定調整系數,進而測算維護費用。
五、結束語
總之,水利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管理與維護問題不僅關乎著防汛工作的順利開展,更關系到我國水資源的調用與管理,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信息技術在水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加強加強水利信息系統建設,并利用定額標準,提高運行管理與維護的效率,是推動水利工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郭強. 水利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管理與維護[J]. 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5,12:30-32.
[2]曾焱,程益聯. 水利信息化技術標準及其體系研究[J]. 水利信息化,2016,01:6-9+13.
[3]付靜,周維續,曾焱. 水利信息系統運維體制與機制建設的幾點思考[J]. 水利信息化,2016,04:53-58.
[4]姚彤. 淺論水利信息化建設項目檔案的有效管理[J]. 信息安全與技術,2013,12:1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