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臣 孫連周 趙學軍 冀君
【摘要】長葛市2016年農田水利項目縣建設項目利用上級專項補助資金,同時整合了有關涉農資金,以發揮資金的綜合效益。本文對項目區可供水資源量和需求量進行了分析,經水資源平衡分析,項目區可供水資源量能夠滿足農業灌溉需求。
【關鍵詞】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1、項目概況
長葛市2016年農田水利項目縣建設項目充分利用佛耳崗水庫水資源,覆蓋佛耳湖鎮、老城鎮共計13個行政村、2.74萬畝耕地。項目于2016年10月初開工,2017年3月底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基本完成,竣工待驗,共計完成總投資3033.17萬元,其中,上級專項補助資金1875萬元,整合2015年佛耳崗庫區移民資金建設項目等涉農資金1125萬元,群眾投勞折資33.17萬元。
2、建設內容
2.1 補助專項資金工程建設內容
2.1.1 小型水源工程
提水泵站21座(配套ISW200-250(I)/4型水泵7臺,配套離心泵ISW200-250(I)B/4型水泵2臺,ISW200-200(I)/4型水泵7臺,ISW100-100/2型水泵12臺。),總裝機容量437Kw;鋪設低壓線纜3.15km。
2.1.2 田間灌溉工程
Ⅰ型斗渠(1.2m*0.9m)長12.287km,Ⅱ型斗渠(0.7m*0.5m)長12.160km,農渠(0.5m*0.5m)長52.799km,暗渠(1.2m*1.0m)0.25km,鋪設dn500PVC-U地埋低壓管道管道9.256km,dn200PVC-U地埋低壓管道9.872km,dn110PVC-U地埋低壓管道29.616 km,給水栓821套。
2.1.3 渠系建筑物
渠系建筑物2141座,其中A型聯建閘41座,B型聯建閘63座,農口1762座,A型倒虹吸44座,B型倒虹吸63座,C型倒虹吸138座,渡槽2座,渠道量測設施28座;
2.1.4 電力配套工程
建設低壓配電臺區11處,其中30KVA變壓器8臺,50KVA變壓器1臺,80KVA變壓器2臺,16㎡變壓器房12座。
2.2 整合資金工程建設內容
2.2.1 河道疏浚
整合2015年佛耳崗庫區移民資金建設項目,與補助專項資金項目區重合。投資42萬元,河道治理疏通4km,建設橋梁2座,整修道路2.1km。
2.2.2 道路建設
整合村民一事一議道路建設項目,投資26萬元,新建水泥公路3.2km;整合佛耳湖鎮土地整治項目,投資872萬元,新建水泥公路15.6km,橋涵48座,變壓器12臺套,河溝清淤12.5km。
2.2.3 電網改造
整合2015農村電網改造項目,投資185萬元,高壓線路改造11.5km、變壓器更換16臺套。
3、水源可靠性分析
3.1 項目區可供水資源量
項目區內佛耳崗水庫,屬平原中型水庫,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泄洪閘、交通橋、水電站及渠首閘等建筑物組成。壩上游河長82km,控制流域面積1338km2,防洪總庫容4100萬m3。興利水位94.00m,相應庫容1325萬m3。
佛耳崗水庫上游有新鄭站及人和站,新鄭站控制流域面積1108km2,1950年設立為汛期水位站,1953年開始觀測水位、流量、泥沙、水化學、水溫等。1973年上遷到人和站,人和站控制流域面積1010km2,觀測至今,觀測資料均已整編成冊。將1958年以來中、小型水庫的蓄水分年進行還原分析的徑流成果,用新鄭站面積比推算,并根據上游中、小型水庫攔蓄情況,推算出修正后的佛耳崗水庫不同保證率年徑流量。佛耳崗水庫全年蒸發量為216.6萬m3,滲漏量為884.4萬m3。
3.2 項目區水資源量需求量計算
3.2.1 農田灌溉需水量
項目區現狀作物復種指數1.6,作物種植結構:小麥60%,玉米60%,花生40%。灌溉面積2.74萬畝。
項目區規劃作物復種指數2.0,作物種植結構:小麥100%,玉米60%,花生40%。灌溉面積2.74萬畝。
根據項目區灌溉定額調研數據并參考《用水定額》(河南省地方標準DB41/T385-2009)等資料,由作物的種植比例和灌溉定額,經計算,項目區現狀年農田綜合毛灌溉定額:P=75%時為180.60m3/畝,P=90%時為197.40m3/畝;規劃2016年農田綜合毛灌溉定額:P=75%時為201.71m3/畝,P=90%時為221.34m3/畝。
由項目區灌溉面積和農田綜合毛灌溉定額,經計算,項目區現狀年農業灌溉需水量:P=75%時為495.21萬m3,P=90%時為541.27萬m3;規劃水平年農業灌溉需水量:P=75%時為553.08萬m3,P=90%時為606.91萬m3。
3.2.2 生活需水量
項目區涉及區域內沒有鄉鎮企業,有個別小作坊,用水量很小可忽略不計;生活用水量主要是通過飲水安全工程開采深層地下水。
3.2.3 項目區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項目區可利用水資源量充足,可滿足項目區農業灌溉要求。但是項目區現有泵站設備和渠系工程老化嚴重,提水能力不能滿足要求。項目區通過對原有泵站設備和渠系工程進行更新改造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以改善工程性缺水局面。項目實施后,改建17座泵站,新建4座泵站,75%和90%情況下,項目實施后,水資源條件和工程均滿足要求。
4、長葛市2016年農田水利項目縣建設項目確保達到的預期目標
目前,項目區內主要建設內容已經基本完成,共新改建泵站21座,其中:新建泵站4座,改建泵站17眼。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2.74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2萬畝,恢復灌溉面積0.7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78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20萬畝,新增節水能力181.32萬m3,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灌排工程體系,基本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達到了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