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攀峰 楊蓓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轉型,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的發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精尖人才來支撐和保障。企業通過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必將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寶。
關鍵詞:校企聯合;學位;應用型;人才培養
一、企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企業的人才培養,是以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為指導,為實現既定的培養目標而實施的系統化教育行為和訓練活動,它主要包括“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兩大基本問題。
(一)企業人才的來源
石油石化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隨著我國石油石化產業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對企業而言,當前解決人才需求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招聘,二是培訓。由于招聘員工需要經過一定的培訓和培養,才能成長為企業“人才”,因此培訓工作的最終產物是“人才”。企業培訓的方式很多,有在崗的業務培訓,輪崗鍛煉,導師帶徒,項目攻關,替補訓練等,也有離崗的脫產深造,學歷教育等。每一種培訓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意義。企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職學歷教育是重要方式之一,它在完善在職人員的知識結構、拓展專業視野和認知境界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二)重慶氣礦在人才培養上的主要做法
重慶氣礦作為中石油在四川盆地以天然氣開采為主的生產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隨著生產與管理形勢的不斷變化而有所不同。重慶氣礦現有人才隊伍已基本形成了集團公司、分公司、氣礦三級專家隊伍,但高端專業技術人才仍然相對匱乏,尤其是優秀的管理人員、創新型科技人才和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仍顯不足。為了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儲備,重點加強核心骨干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新招聘員工的培訓;推行“人才+項目”的培養方式;加強制度建設,落實配套支撐和保障。同時鼓勵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自學參加國家、地方組織的執業資格認證、技術等級考試,對取證人員給予相應獎勵和待遇。
二、如何找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與企業自身的戰略發展定位密切相關。重慶氣礦是以天然氣生產為主的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集中在與天然氣開采和研究前沿技術相關的人群,而勘探、銷售、煉油等業務板快的石油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向又有所不同,所以人才的培養只有基于企業性質和行業特點,才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企業在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中的角色定位
專業學位,在國外被稱為“職業學位”,是指以某種特定職業為背景的學位。與學術學位相比,專業學位最根本的特點在于它鮮明的職業性。無論是專業技術能力還是學術能力,都需要圍繞職業實踐與應用能力進行培養。
(一)校企聯合培養新模式的探索
隨著大眾化教育時代的到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日益突顯。與此同時,石油行業全球化戰略的實施,新工藝、新技術的多元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在國內,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成功案例較多,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各省市區政府、企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東北石油大學與大慶油田合作成立的人才培養創新基地。以重慶氣礦與重慶科技學院聯合開展的“產學研”戰略合作為例。重慶氣礦根據需要選派骨干到重慶科技學院進行技術提升培訓、轉崗培訓或學歷提升教育。同時作為重慶科技學院的校外實習基地,接受相關專業教師從事工程實踐鍛煉,相關專業本科生的生產實習等。重慶科技學院聘請重慶氣礦優秀科技及管理人員為碩士研究生導師、兼職教授或教師,參與學院的學科專業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工作。并依托學科、專業、教學、科研等綜合優勢,為重慶氣礦培養輸送人才,提供優先服務和支持。
這種產學研多方面合作,能夠讓油田企業和學校都受益,通過不斷探索以企業生產實踐基地為基礎,科研、培訓多方面發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建立長久的關系。
(二)企業在聯合培養中的責任和使命
企業、高校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建立一個共生共贏、可持續發展的“效益共同體”,為整個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種聯合培養機制也疏通了企業和高校之間科技成果轉化的快速通道,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作為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聯合培養過程中,作為企業方所應擔當的責任和使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一方面,企業需在所培養的專業方面進一步加大與高校進行交流溝通,探索實行專業訂單班或聯合培養班的培養模式,切實有效的培養一批企業所需的核心專業人才。
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邀請高校的講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讓高校的講師掌握企業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和企業實際應用技術,逐步積累工作經驗,這樣再回到講臺時,教師就會清楚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2009年以來,重慶氣礦與川渝兩地相關院校合作,先后為重慶科技學院、四川石油學校設立了學生校外實習基地,承擔了兩所院校共500余名學生的校外見習任務。這不僅可以讓企業能夠更快更準的找到合適人才,也能對在校學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四、結論與建議
(一)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方面
企業由于生產經營任務、安全管理等方面原因,可能并沒有完全參與到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中去,同時高校對項目化教學的參與度也不夠,有些任務的實施是需要在企業生產一線進行,但往往由于客觀原因導致進不了企業的生產一線。建議企業、高校在聯合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上有規劃、有計劃的進行,學校的培養計劃與企業的戰略規劃、年度工作計劃要合拍,培養的專業要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合拍,從而不斷提高聯合培養的效果和質量,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
(二)專業學位碩士生學歷的認定問題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分為非全日制、全日制兩種,只有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才具有雙證。對于企業來說,由于生產經營任務繁重,更多的還是選擇培養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中石油初、中、高、副高級等專業職稱的評定,都是以學歷為認定依據,會挫傷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建議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作為具有豐富實踐和工作經驗的高級人才,打破條條框框限制,授予相應的學歷,以充分調動起企業、高校對人才培養的積極性,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程斯輝,王傳毅.研究生培養模式:現實與未來—“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高端論壇綜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3):53.
[2]張永學,汪志明,楊皆,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探討與實踐[A].第六屆全國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1
[3]李麗萍,海鳳,張旸.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N].中國教育報,2013-8-26(6).
作者簡介:譚攀峰(1978-),男,重慶市江北區人,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人事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