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醫患關系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最終治療質量。同時,追求建立和諧平等的醫患關系,也是當前醫院工作的基本工作目標。溝通是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基礎,掌握適當的溝通技巧對于改善醫患關系,推動醫患關系的平等來說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主要探究了溝通技巧對改善醫患關系的影響。
關鍵詞:溝通技巧;醫患關系;影響
在醫務工作者工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與患者進行接觸,醫護人員能否用親切的話語與患者交談,能否給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就直接決定著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賴程度。而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賴,又決定了患者的治療依存性[1]。因此,醫護人員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做好醫患溝通工作,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和平等,是當前我們醫務工作者們應該要做的事情。
一、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要性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患者對治療過程中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但是在我們醫務工作者工作的過程中,醫患糾紛事件卻時有發生,這不僅僅影響了患者對醫院的看法,同時還進一步造成了患者與醫務工作者之間關系的緊張,鑒于此,我們有必要對當前的醫患關系進行改善,通過使用溝通技巧等方法,不斷的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從而減少患者與醫務工作者之間的摩擦,在推動醫患關系朝著和諧方向發展的同時,提升醫院對患者的服務質量[2]。所以,就當前醫患發展形勢來看,以及醫院未來服務方向來看,我們都有必要盡快的在醫院內部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
二、溝通技巧對改善醫患關系中的影響
(一)尊重患者
尊重患者,只有醫護人員意識到患者與自身之間是平等的關系,才能夠推動平等醫患關系的形成[3]。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在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的同時,還能夠將患者當做是自身的親人來看待,通過與患者之間的親切交流和溝通,從而不斷縮短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感,讓患者能夠對治療過程產生出更多的親切感,從而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開展治療工作。
(二)理解患者
由于患者個人受到疾病的影響,因此很容易在情緒和心里方面出現問題,甚至是用不耐煩的語氣與醫護人員進行交談。我們的醫護人員面對這種情況,不能夠也使用不正確的態度對待患者,進而惡化醫患關系,加大治療阻礙。我們要充分的意識到患者是弱勢群體,要理解患者,通過我們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交談,從而感化患者,讓患者能夠更加冷靜的接受治療[4]。此外,我們的溝通對象應該不僅僅局限于患者本人,而是應該將患者的家屬等人囊括進來。
(三)熱情對待患者
適當的微笑是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的關鍵,它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的親切感。此外,熱情的對待患者還可以通過主動關心病人、詳細耐心的解決患者的治療疑問等方法來進行。如對于行動不便、年紀較大的患者,可以代替他們去進行相關的手續辦理工作等。
(四)聆聽患者心聲
溝通是一個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醫護人員在發表完自身的觀點和意見之后,也應該適當的傾聽患者的心聲,了解患者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積極的雙向互動與交流,才能夠讓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實現相互理解,相互妥協,最大程度的掃清患者治療過程中存在的障礙,使治療過程更加順暢[5]。同時雙向交流溝通,聆聽患者的心聲,還有利于醫患之間隔閡、分歧的消除與化解,這都為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使用良好的體態語言與患者交談
體態、禮儀同樣也是一種語言,從中就可以看出一名醫護人員修養和個人品質的高低。此外,醫護人員的體態禮儀會直接給患者留下印象,所以使用良好的體態與患者溝通,對于建立完善的醫患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如當我們面對年齡較小的患者時,可以通過擁抱、與其一同玩耍等方式來減少他們治療的緊張感和恐懼感。
(六)盡量采取面對面交談方式與患者溝通
面對面交談是最有效的溝通模式,通過面對面交談,不僅僅能夠直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同時還能夠通過患者的肢體語言、表情等直接了解患者的情況,因此,它也是最能夠提升患者親切感的溝通模式。
(七)學會換位思考
學會換位思考是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應該學習和掌握的技巧,患者也是擁有個人權利和自我的獨立個體,他們有權利了解治療的全過程,做為醫護人員也有權利為患者做出相應的解釋。當患者提出治療疑問時,不管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的都應該要親切的向患者解釋,寬容的理解患者的無理取鬧,并說明理由解釋,讓患者能夠理解醫患人員的用心所在。
(八)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溝通
不同的患者在社會背景、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條件是各不相同的,且不同患者因為疾病的不同他們的治療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想與患者之間實現高效的互動和溝通,就需要我們針對不同的患者,實施不同的溝通方案。如面對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與他們交談時應該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話語,避免使用專業性、學術性較強的語言,造成患者的理解困難。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可以首先與患兒的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理解患兒病情情況,同時安撫患兒家屬的不安心理,來提高治療的配合程度。
三、結束語
加強醫患溝通是現代醫學發展模式的必然趨勢,是對傳統醫療模式的轉變,它在治療過程中更加重視患者的中心地位,改變了以往以醫療為中心的治療模式,從而推動了新興醫患關系的形成和發展。而在這種新興醫患關系形成的過程中,溝通技巧在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良好的醫患關系得以形成的唯一渠道。利用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交談,可以讓醫護人員和患者都能夠在平等和諧的關系中闡述自身的觀點和意見,既推動了治療過程的順利,同時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來講也是十分有益的。
參考文獻:
[1]沈群華,金曉琳.醫患溝通在兒科工作中的重要性與建議[J/OL].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02):154-155.
[2]任玙.醫患關系現狀及改善策略研究——以廣東省湛江市為例[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01):11-13+17.
[3]王少光.影響醫患關系的不和諧因素分析與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0):269-270.
[4]韓田,孫豪庭,黃鶯.淺談從醫院管理角度改善醫患溝通[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3,26(03):297-299.
[5]張蕾.醫患溝通的技巧[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03):369.
(作者單位:柳州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