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李鐵
摘要:智能電能表主要由測量單元、數據處理單元以及通信單元三個部分構成,對電量使用情況可以進行實時監控以及數據處理。在電網供電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影響,難免會產生諧波干擾,使智能電能表失真。因而,如何改進技術水平,有效削弱諧波對電力計量設備的影響成為電力企業的首要發展任務。本文將對電力諧波起因及測量進行簡述,分析諧波對智能電能表的影響,旨在為相關工作提供一定參考意見。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諧波干擾;諧波電能表
一、電力諧波的起因
(一)產生電力電源質量不高
由于生產過程中的偏差,發電機的三相繞組無法達到百分百的對稱,導致鐵芯出現不均勻的情況,加之,受電力供應過程環境的干擾,諧波的產生在所難免。但是,總體來講,發電諧波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
(二)輸電系統產生的諧波
輸配電諧波主要是由變壓器鐵芯飽和導致的。當變壓器鐵芯飽和時,磁化曲線呈非線性特征。同時,為了減少供電成本,變壓器的工作磁密往往會在磁化曲線的飽和區域內,導致非平滑線性磁化電流的產生,從而出現奇次諧波。鐵芯的飽和與諧波電流呈正相關的關系,諧波電流隨著鐵芯飽和度的增大而增強。
(三)用電設備產生的諧波
晶體閘管整流設備是產生諧波的主要因素。 晶體閘管的應用領域比較廣泛,涉略電力機車、充電設施、開關裝置等行業,這為電網諧波提供了潛在誘因。對于單相整流設備來說,當負載為感性負載時,則會產生諧波電流,同時,第三次諧波大約是高達基波的3/110左右;當負載為容性負載時,則會產生諧波電壓,且諧波電壓的大小與電容正相關。根據經驗得出,整流設備產生的諧波大約為電力諧波總量的40%,其所占比重最大。
二、諧波的測量
想要研究諧波的產生,控制諧波的電能表的影響,就必須要對諧波進行測量。只有實現諧波可測,才能對其進行實時監控與監測,從而分析諧波含量以及發展趨勢,得出電壓與電流的幅值、相位以及電量等相關數據參數,為諧波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另外,諧波本身具有非線性特征,而諧波的起因相對比較復雜,具有不確定性,因而,如何提高諧波測量的可靠性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而言,模擬帶通與帶阻濾波器測量、傅里葉變換測量、瞬時無功測量、神經網絡測量以及小波法測量等測量方式的應用較為普遍。其中,傅里葉變換頻域分析測量法的使用頻率最高。
三、諧波對智能電能表的影響
區別于電子式電能表,智能電能表在頻率波動上的誤差較小。但是,在采用基波計量方式時,智能電能表則會比電子式電能表的計量誤差還要大。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制作原理不同導致的。電能表主要采用A / D采用一乘法器一處理器一顯示輸出的方式運行,電力裝置的工作頻率通常在50Hz。根據智能電表的檢測標準,其電流、電壓失真的允許范圍具有一定標準,但是由于多次諧波的影響,致使波形計量數據不夠準確,進而導致乘法器數據失真。
四、智能電能表在諧波環境中的應用
(一)諧波對計量的應用
在諧波環境下,電能計量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其一,提高智能電能表在功率方面的反應性,盡力提高電表體現實際功率(基波和諧波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綜合功率)的真實性,實現全能量測量;其二,提高智能電能表的抗干擾性,忽視諧波對電能表計量的影響,只將基波納入功率檢測范圍,也就是說進行純基波測量;第三,利用智能電能表分別計量基波與諧波的功率,從而對諧波電能進行測量。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能收費標準將越來越規范化,第三種方式勢必會成為電能計量的主要發展趨勢。
(二)諧波計量的發展
在實踐工作中,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采用的都是全能量計量的方式。其優勢在于,當基波電流波動不大時,所得到的測量數據準確性較高;但是,一旦諧波干擾超出裝置允許范圍,全能量計量表將會失去原有價值,反而導致誤差增大。所以,分辨、區別諧波與基波是十分必要的,將二者分別計量將會是大勢所趨。可以通過構建簡易的電力系統,建立諧波作用下的德爾計量誤差模型,從而對線性基波以及非線性諧波進行進一步對比分析,對諧波環境中電流的有效值進行檢測、計量,進而達到計量有效諧波的目的。
(三)諧波電能表的發展
為了解決諧波干擾問題,在研發人員的不斷努力下,諧波電能表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專門應用于用戶的電能計量領域。然而,由于諧波電量的收費并沒有成熟統一的標準,因此諧波電能表的大面積推廣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諧波電能表在大量實驗中所體現的優勢是不容忽視的。諧波電能表幾乎可以避免感應式電度表由于機械運行、配件損壞、傾斜度加大等因素所帶來的計量失真問題。這種智能式電能表是基于單片機的基礎之上,配置大容量芯片、漢字點陣字庫等功能,使芯片功能更具專業性,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電能表的量程以及容量,實現區分、分別計量諧波與基波的目的,具有測量基波有功電能、無功電能、消耗電能以及總電能的功能。與此同時,改進過后的智能電能表的頻率覆蓋范圍更廣,誤差頻率波動降低,也就是說,在諧波條件下,相對于感應式電子電能表而言,全新的智能電能表的誤差要小很多,基本上可以滿足分別計量基波與諧波的要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力供應過程中,電力諧波的起因相當復雜,且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改進智能電能表,削弱諧波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需求日益增大,非線性負載的比重逐步提高,諧波產生的幾率大幅度增加,嚴重影響了電力計量的準確性。故而,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諧波計量的準確性及反應性,實現分別計量諧波與基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鄧志,徐柏榆.諧波功率對感應式有功電度表計量的影響[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22(4):138-143.
[2]同向前,薛鈞義.考慮諧波污染時用戶電量的計量[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2,26(22):53-55.
[3]劉勝利.現代高頻開關電源實用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出版社,2011.
[4]林渭勛.現代電力電子電路[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5]段曉波.解決高壓電網諧波測量信號失真的新型測量系統與試驗方法[J].電力設備,2015(6):37-39.
(作者單位: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朝陽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