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昌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獲得快速的發展,建設項目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同時施工的難度也不斷提高,需要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和減少施工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影響工程項目使用性能。本文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特點分析
第一,水利水電工程多建設在江河上,容易受到地形、水文等方面的影響,從而對排水、基坑等多個方面施工產生不利的影響。并且由于建設地點的地形和地勢問題各種建設材料和設備運輸的成本比較高,對工程施工質量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第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規模大,點多面廣,施工的難度系數高,再加上受干擾因素的較多,因此需要全方位的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并且需要提前對施工方案進行反復驗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第三,水利水電工程水下施工多,并且多有爆破、隧道開挖等施工作業,對施工安全的要求比較高。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問題
2.1施工材料問題
從媒體近年來報道的“豆腐渣”工程來看,多數項目質量問題都出在偷工減料或采用廉價材料方面。許多工程中標后,由投標單位承包給分包商,再由大分包商分給小分包商,每個環節都希望從項目中獲取最大的利潤,施工材料就是在一層層“剝削”中降低品質。水與電涉及面廣,關系到民眾的根本利益,它從設計到施工必須保證其合法性,不能出現任何偷工減料行為,否則施工質量令人堪憂。
2.2質量意識薄弱
質量意識薄弱并非是指工程單位不知道施工質量的
重要性,而是在經濟效益和工程質量方面,多數企業或分包商會選擇以利益為主。項目在設計之初對工程結構有初步預設,而水利水電只是工程項目其中一個環節,項目法人對其關注度不高也是造成質量堪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為了趕工程進度,水利水電施工的期限被壓縮,違背了工程施工的計劃和步驟,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2.3施工現場混亂,施工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現代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項對專業性要求較高工作,需要施工人員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然而現實卻是,有大量的施工企業出于節省開支的目的,招聘了一些專業素養不夠的人員參與施工,這些人員對施工操作技術和工藝無法做到有效掌握,進而在施工現場頻頻出現各種問題,甚至引發施工現場混亂。這顯然會給施工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造成干擾,同時也會給施工質量埋下隱患。
2.4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施工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具有施工工序多、施工內容復雜、施工周期長等特點,這就表明了水利水電施工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要順利完成這項任務并保證工程質量,就要求施工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進行施工作業。但是,在水利水電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少施工企業都存在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標準施工作業的情況,進而使得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出現問題。
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建議
3.1完善工程施工質量管控機制
完善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制度,科學的工程質量管控體系,是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根本。因此,水利水電工程行政主管單位要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建立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將工程質量監督權下放到各級機構,由各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質量檢測單位對工程參與方的資質進行統一審查,進行統一管理,要求工程參與主體按照法規、技術標準、合同和設計文件進行質量監督管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各單位要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特點,認清自身在工程建設中的職責和權利,建立質量管理機構和質量管理制度,完善施工質量檢查、控制體系,就水利工程施工質量進行全過程檢查、控制和管理。具體來說,建筑單位及項目法人要全面承擔起工程建設質量監管責任,建立項目質量管理責任制,將監理、施工、設計單位要承擔的責任以制度的形式呈現出來,與監理、設計、施工單位就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分項管理,找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質量隱患和技術問題,制定科學的解決方案,促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穩步、有序進行。
3.2加強施工中的監管工作
監管制度是每一個成熟的施工團隊中所必不可少的程序,監管的過程不僅要實現監管人員的過程,還需要監管施工中的選材過程,以及施工中各項工序。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技術較為熟練的專業性技術人員,保證施工人員的正確的工作態度以及對工種的熟練程度,這些都是對工程質量非常重要的。同時需要將相關人員的責任感和質量控制意識培養起來。
3.3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
人員是安全生產中的主要能動因素,是企業的寶貴財富。有很多施工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技能水平有限或是剛畢業的學生,工作經驗不足等。這些不穩定的個體在施工中就是最大的質量隱患,眾多質量問題中都是因為麻痹大意或是違章操作造成的,所以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訓內容要多樣性,包括基本安全知識、操作技能、施工相關規章制度等內容。加強施工人員的培訓,使其思想上重視質量工作,只有工作人員高標準、嚴要求、重行動才能使大家質量警鐘長鳴。
3.4引入監理制度,優化監控方法,提高檢測水平
加強對工程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是提高施工質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當中一定要執行監理制度,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監理人員小組可以由工程建設的各相關單位共同派遣監理人員組成,也可以聘請專業的工程質量監理機構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理,對于施工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并給出解決的建議,敦促施工單位按照要求進行解決,保證工程項目保質保量完成,按時交付,高效投入運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的經濟運行,因為其質量需要得到有效保證。因而就需要將質量監管系統進行不斷改善,更新施工辦法,提供施工人員的專業性,將施工的質量和技術進行全面提高,才能夠更好的造福于民,實現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策略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3,(14):25.
[2]王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分析[J].科技傳播,2011,(09):33+35.
[3]李俊,王林霞.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09,(0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