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春
【摘要】本文針對配水計劃在灌溉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結合理論實踐,在簡要闡述配水計劃編制原則的基礎上,分析了配水的具體方式,并深入分析了配水計劃在灌溉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得出科學合理是配水計劃是提高灌溉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關鍵的結論,希望對相關單位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配水計劃;灌溉管理;配水方式;應用
引言:
研究表明,在灌溉管理工作中應用配水計劃,是提高灌溉管理工作效率的關鍵,同時也是促進當地水利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但我國對此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論實踐,對配水計劃在灌溉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做了如下分析。
1、配水計劃編制的原則
在配水計劃編制過程中,既要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具體需求,也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配水計劃編制前要先對農作物種類、農作物對水資源的需求、水資源的狀況、當地水渠的分布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然后采用輪灌和續灌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配水。如果當地水渠分布比較多,則要以續灌為主,輪灌為輔。比如:干渠上的支干渠、支渠要以續灌為主,而支干渠上的支渠和斗渠則要采取輪灌和續灌相互結合的配水方式,只有通過上述配水計劃,才能確保灌溉管理既滿足農作物的需求,還能實現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2、配水方式的選擇
灌溉配水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輪灌,另一種是續灌。如果當地水資源比較豐富,供水量和需水量保持相對平衡時,農渠灌溉要采用輪灌的方式,而支渠、干渠則要采用續灌的方式。當供水量小于需水量,差額在20%~30%時,干渠和支渠要采用續灌的方式進行配水灌溉,同時配水比例要適當降低,當供蓄水差額在30%以上時,則要以輪灌為主。
在干旱季節上下游之間的用水矛盾最突出,主要表現為上游是多得水,下游少得水。此時上游和下游配水灌溉兼要選擇輪灌,才能有效解決上下游用水矛盾比較突出的問題。在具體配水灌溉時,要先灌溉高田,水量比較集中,方便農作物灌溉;后灌溉低田,主要原因是低水灌溉比較方便,通過此種灌溉方法,可有效解決高田和低田灌溉的矛盾。
在編制配水計劃前,灌溉從業人員還要深入到農作田地中進行調查,充分了解旱情,落實灌溉面積,當灌溉管理專業人員、灌溉面積、放水流量、放水時間等指標都確定以后,才能開閘防水。通過此種方法才能實現配水合理、供水及時,也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徑。
3、配水計劃在灌溉管理工作的具體應用
3.1制定配水計劃
在制定配水灌溉計劃時,要以處、所配水計劃為主要指導,同時還要充分結合當地農作物的種植類別和需水量進行制定。同時還要以灌水的定額為主要依據,農作物灌溉需水量為輪灌溉面積和灌水定量的乘積。然后根據水資源的流域、配水時間、定流量等確定水資源分配流量,通常情況下,農作物的需水量為本輪配水時間和分配流量的乘積。
在確定理論分水比例時,要格外重視以下幾點:
要根據公式:F=W1/W2XQ來確定分配比例。其中F表示配水分配比例;W1表示應配閘灌溉的面積;W2表示本輪農作物灌溉的面積;Q表示總引水量。
毛灌溉用水量的計算公式為:Q=W1q1+W2q2+W3q3……+Wnqn,此公式中,Q表示該區域農作物毛灌溉用水量,而Wn的表示不同農作物的灌溉面積,qn表示不同農作物的毛灌溉水定額【2】。
3.2配水計劃的校正方法
由于在配水計劃編制時,往往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都會導致配水計劃和實際農作物灌溉需需水量不相符的問題發生,需要通過相應的方法進行校正處理,才能確保配水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比如:灌溉面積校核,通常情況下,由于需水農作物不同,灌溉面積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編制配水計劃時,要對每輪配水農作物的面積都進行合適,才能卻供水量。
在分水比例校正時,則要通過渠道正常設計流量校核的方式來制定配水計劃和流量和分水比例。通常情況下,在確定分水比例時,往往需要預留出足夠的空間,來應對后期農作物灌溉時發生水量增減的問題。
配水實踐校正的方法:通過查詢近3~5年該區域灌溉管理中供水時間,然后根據農作生長發育情況和干旱程度來適當調整配水時間。
3.3配水計劃的執行方法
當農作物灌溉配水計劃制定完成后,則不能隨意更改,并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該配水方案進行實施。在具體灌溉過程中,水量的增加要以配水計劃為主要依據。同時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要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以確保配水計劃能得到高效實施。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計劃配水的時間要略提前實際供水的時間,但不能提前太久,要想實現配水時間的合理調控,灌溉管理工作人員要心存預見性,提前和配水單位取得聯系,做到早計劃、早準備、早安排。確保后續灌溉工作能順利開展。
第二,當水費拖欠比較嚴重時,會對配水計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確保農作物灌溉工作能順利進行,需要用水人員提前交付水費,保證配水計劃能順利開展。
第三,當需水量大于計劃供水量時,則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計劃進行執行,嚴禁隨意增加水量,以免造成后期管理工作較被動的局面發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分析了配水計劃在灌溉管理工作的應用,研究表明,配水計劃的編制和應用,要從灌區實際情況出發,并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并積極收集、分析實測資料,才能最大限度上保證配水計劃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性。
參考文獻:
[1]王志航.景電灌區節水制度建設及生態環境狀況評價[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3):123-124.
[2]趙彩琴.淺析中型灌區節水技術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05):116-117.
[3]王昱,汪志農,尚虎君.大型灌區計劃用水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7(02):124-12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