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萍
(滄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河北 滄州 061001)
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之我見
元 萍
(滄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河北 滄州 061001)
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門語言,是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課堂情境、因材施教等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環節,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英語教學;學習興趣; 課堂情境; 因材施教
當今時代,英語已經成為人們的一項基本技能,英語課堂教學更是顯得越來越重要,但英語教學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學生談起英語學習時,總是感覺記不住、不會說,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其中的原因有許多,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和課堂教學方法死板、開放性不夠有很大關聯。因此,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以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不再感覺英語那么難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任何知識都是同樣的道理。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興趣不只是表現在一些簡單的幽默,或者是其他一些膚淺的知識。要想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應該是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知曉學習英語的價值,感覺到學習英語不枯燥,并根據自身特點,形成獨特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積極性。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環節,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設計一些和學生生活比較接近的教學環節,組織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比如根據授課內容,做一些PPT課件,選擇一些和課程相關的聽力、影片等,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既學到了知識,又獲得了樂趣。
課堂教學環境是由教學氛圍、教師儀表、教學組織形式等組成的,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時的心情和學習效果。為了達到一個相對較好的上課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在備課時不斷完善教學環節,注重板書,做到儀表大方、優雅得體,并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用完美的教學環節設計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印象。教師應該使用最精練的語言,做到言簡意賅,從而避免學生面對教師冗長的語言時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可以設計提問環節,通過總結、補充學生的答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獲得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對此,教師應該合理調配授課時間,留出時間讓學生充分進行練習。比如,讓學生以對話的形式,自主練習英語口語表達,堅持下去,他們就會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同時,教師要加以引導,比如播放一些英語歌曲或英語聽力資料,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活潑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會形成英語思維模式,英語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學生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態度有強弱,所以,教師授課時,一定要因材施教,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不但要重視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更要對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
要想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案,首先應通過1~3次不同方式的測試,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按照學生成績的不同,教師在心中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組。不公開分組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成績好的學生驕傲,水平低的學生自尊心受挫。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之間學習的共性和特殊性區別開,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嚴慈結合,多給他們輔導,多用啟發式教學,多讓他們做一些基礎性題目,發現他們有進步時及時恰當地表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多讓他們練習整體性、綜合性的試卷,以提高他們的成就感,滿足求知欲。教學過程中,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求記住課后全部單詞,對成績差的學生只需記憶重點單詞。同時,教師對學生也應該根據不同的層次水平進行不同的評價。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環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另外,還可以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自由結合分組,通過小組內高水平學生對低水平學生的輔導,使低水平學生的英語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也使高水平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從而達到互幫互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