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慶國++++倪萍
【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短視頻成為媒介文化的新寵。制作準入門檻低、內容題材豐富偏娛樂化、受眾年輕化是短視頻的特征所在。短視頻的發展對于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要警惕過量的短視頻會讓人們陷入浮躁、淺薄的怪圈之中。
【關鍵詞】短視頻;互聯網技術;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是在一定的媒介環境下產生的文化形態,具體來說,“媒介文化因媒介而生,又帶動文化而變,并且成為文化變遷的一種誘因。文化與媒介永遠是互為表里,合而為一的。沒有媒介作為依托,文化就失去鮮活。缺少文化作為內容,則媒介永遠是無靈魂的軀殼。”[1]
網絡科技的高速發展,推動著媒介主體不斷地更新換代。從報紙到廣播電視再到互聯網,媒介延伸了人的感官機能。短視頻適應了互聯網科技發展的大環境,又得以搭載互聯網作為其發生發展的平臺,因此成為新媒體時代媒介文化的新載體。
那么,新媒介環境下的短視頻具備哪些特征呢?又是為什么能得以迅速發展成為媒介文化的新載體呢?此外,短視頻的飛速發展又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呢?這些問題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一、短視頻的定義
SocialBeta(社會化商業網)網站對短視頻的定義是,“短視頻是一種視頻長度以秒計數,主要依托于移動智能終端實現快速拍攝與美化編輯,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的一種新型視頻形式。”
近幾年來,從國外YouTube,到國內秒拍、梨視頻的興起,短視頻在各社交平臺上風生水起,壹讀視頻CEO林楚方對發展短視頻的思考是,“視頻是信息傳播的一種形式或者工具。并列的工具包括:圖片、文字、語音等等。在上述工具里,視頻的傳播效率最高。單位時間內,視頻所承載的總信息量最大,既包括影像信息 ,也包括聲音信息,還包括文字信息,還包括為傳播者提供二次加工的可能。”[2]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同比增長較快的熱門行業有:在線視頻46%,綜合電商40%,綜合資訊47%,終端商店48%,即時戰略162%(王者榮耀),短視頻58%,外賣服務75%。”[3]其中,短視頻的增長可以說非常迅猛。
短視頻的崛起,已然改變了視頻生態的格局。幾年來經過市場的自由篩選,以秒為單位的超短視頻由于承載信息過少而發展走低,過長的視頻也并不討喜。而幾分鐘長度的短視頻不僅時間短,內容又能表達得比較完整,因而成為最受歡迎的視頻模式。
二、短視頻興起的原因
(一)媒介環境的營造
科技的發展為短視頻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媒介環境。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更是不容小覷。不同于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新媒體的用戶多,發布快,拍攝成本低。人們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拍攝短視頻。
(二)社會環境與受眾需求
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且受眾需求也體現出分眾化的特點。在人們等公交、茶余飯后等碎片化的時間里,短視頻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以梨視頻為例,梨視頻的分類首先是熱門,即受眾推送最受大眾歡迎的視頻內容。其次是推薦,在這個類目下,受眾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添加感興趣的內容,如美食、萌寵、搞笑、瘦身等關鍵詞,運用算法精準推送符合每個受眾“口味”的視頻內容,達到高效的傳播效果。
三、短視頻的特征
(一)制作準入門檻低
短視頻的制作一開始是UGC模式,現在逐漸轉向PGC+UGC的生產模式。以微博平臺為例,微博熱門視頻的平均時長在三分鐘左右,最初靠微博短視頻走紅的博主Papi醬和回憶專用小馬甲,就經常發布短視頻。不用專業的攝制團隊,沒有電影、電視劇拍攝過程的繁瑣,只要用手機抓拍精彩瞬間,或者是制作出觀眾喜愛的短視頻,就可以讓很多人觀看到你的作品。
如今的微博平臺,視頻制作者更多是以團隊運作為主,具備專業的策劃剪輯包裝團隊,短視頻表現得更出眾。“與傳統的電視節目不同的是,小屏短視頻結構無需完整系統,可能是僅僅呈現一個場景,或表達一種情緒,或記錄一次觀察,甚至只是一段并無主題預設的視頻自拍,突破傳統視頻要素過全、四平八穩的敘事邏輯和框架。這樣的方式自由隨性,開門見山,節奏明快,既降低了傳播者的傳播成本,也減輕了受眾的心理負擔。”[4]
(二)題材豐富,偏娛樂化
同質化的內容是短視頻創作的大忌,差異化競爭才能在蕓蕓中脫穎而出。比如博主日食記,他的短視頻就以制作家常美食為主;博主拜托啦學妹就以采訪在校大學生制成短視頻;而像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官方微博,就以發布實時新聞動態為主。例如今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地震,人民網官微更新了消防官兵救災的短視頻,專業性極強。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內容必須優質。
偏娛樂化是目前短視頻內容的特征之一。以梨視頻為例,在8月12日的熱門短視頻中,就有萌寵的搞笑視頻,給人們帶來輕松感。
(三)受眾年輕化
秒拍是一個集觀看拍攝、剪輯、分享于一體的短視頻工具,秒拍的用戶分析顯示,“使用者年齡分布在20~30歲為主,用戶群體主要由90后以及有一定消費能力的80后組成。根據尼爾森2013年報告,18~24歲的青年平均每周觀看移動視頻時長為33分鐘。”可見年輕群體在短視頻觀看方面有一定的娛樂需求、社交需求與觀賞需求。“年輕群體這種注意力跨度不斷縮短的快餐式新聞閱讀習慣和對移動視頻的依賴,與短視頻新聞的特征非常契合。”[5]
四、短視頻傳播的作用與影響
(一)傳播正能量
不久前,微博視頻中電影頻道攜手32位老中青電影人公益出演的《光榮與夢想——我們的中國夢系列公益片》受到追捧,它由“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公益片組成。這則短視頻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轉發評論與點贊,該短視頻傳遞了愛國理念,創意新,傳播效果好。endprint
(二)增加收益
短視頻已成為一種文化產業經濟,在吸引觀眾注意力的同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廣告是大多數短視頻獲得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廣告商們為了廣告的優先權而付費,以期說服那些使用媒介的人購買他們的產品。
(三)促進文化繁榮,但易引發浮躁
短視頻是迎合了觀眾娛樂需求的媒介產品,是觀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但是,海量的短視頻紛繁復雜,容易使人患上媒介依存癥,陷入焦躁的怪圈。
“經濟的發展決定了媒介必然走向產業化經營,而傳媒的產業化經營鏈條對媒介文化的價值取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致大眾傳媒在其經營的過程中明顯地趨向于對經濟利益的追求。”[6]偏向娛樂化的內容使得視頻生產商不斷追逐經濟利益,忘卻了本身的文化意義與價值,這就容易使觀眾在眾多視頻中迷失自己,陷入焦慮狀態。
五、短視頻現存問題及應對舉措
短視頻平臺的進入門檻低,題材娛樂化、數量多、內容紛繁復雜,是短視頻平臺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短視頻平臺要把握好視頻媒介的特征,不斷提升短視頻的內容質量,讓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材為大眾所喜聞樂見,并在此基礎上提升短視頻的文化底蘊,強化短視頻的文化引導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短視頻內容的監管,防止出現短視頻過度娛樂化現象,保證短視頻行業的長效發展。
總的來說,短視頻作為媒介文化的新載體,我們在了解它的特征與作用后,可以創新形式,創新內容,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平時的觀看過程中要避免其過度娛樂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注釋:
[1]楊俊倫.媒介文化及其對社會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4.
[2]林楚方.“短視頻”能熱多久?[J].中國記者,2017(01):89.
[3]移動互聯網2017年春季報告[R].2017.
[4]何志華.淺議小屏時代的短視頻傳播[J].新媒體研究,2016(08):97-98.
[5]欒萌飛,薛可.基于5W模式的短視頻新聞傳播特征研究——以梨視頻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24):40.
[6]葛彬超.媒介文化與當代生活境遇[D].武漢大學,2010.
(作者單位:蔡慶國,安徽廣播電視臺;倪萍,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