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久良
〔摘要〕2014年新高考制度改革率先在浙江、上海試點。2017年高中畢業生的高考志愿首次采用“專業+學校”模式。浙江考生如何面對“7選3”的選課和高考專業的選擇?近年來,衢州二中作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衢州市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構建學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上,還需要管理機制方面的突破。
〔關鍵詞〕生涯規劃教育;高中;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8-0043-02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會影響學生“7選3”的選課和高考專業的選擇,還會影響其以后的職業決策、工作滿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因此,學校要重視生涯規劃教育,構建學校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加強對高中生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輔導,增強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
一、高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背景
1.新高考改革的需要。2014年,浙江省、上海市率先在全國開始實行以選專業為主導的新高考制度改革,全社會才真正意識到:中國的高考模式已進入了全新的專業(職業)時代。面對眾多選考科目和眼花繚亂的專業,由于生涯規劃教育在小學、初中階段幾乎處于空白,廣大高中家長和學生們都陷入了迷茫的境地:學生既不太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也不太清楚高校專業的設置和功能以及將來的就業情況。“病急亂投醫”的結果必將是一部分家長和學生成為改革的“試驗品和犧牲品”。為此,有識之士大聲疾呼: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已刻不容緩[1]!
2.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美國著名職業生涯規劃大師舒伯認為,人的一生存在著子女、學生、工作者、持家者、休閑者、公民等角色,而每個角色的比重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也會發生變化,生涯是一個人一生中所經歷的一系列職業與角色的總稱[2]。西方發達國家的職業生涯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特別是美國、德國等國的職業系統非常規范和發達,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更是貫穿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通過職業模擬、看錄像、職業體驗等方式使孩子從小就對自己和職業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為自己要從事的職業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上作準備,為提高綜合素質參加各種各樣的志愿者活動、職業體驗、兼職工作。而在我國,往往很多人到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實際上,從高中才開始惡補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已嚴重滯后。若無幼兒園、小學、初中的職業生涯教育奠基,進入高中后馬上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學生們往往兩眼一抹黑,無從下手。
3.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衢州二中是浙江省首批18所重點中學之一,是衢州市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部分學生智力超群、個性鮮明,若能在生涯規劃方面加以科學的引導,數十年后,這里必將涌現出眾多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對家鄉衢州、浙江,乃至對整個中國、整個世界的發展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衢州二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
近年來,衢州二中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編寫生涯校本教材。2012年,我校借助浙江省實施新課改的契機,開發了《高中生生涯規劃》選修課程,分為“自我認知與探索”“生涯環境探索”“生涯能力拓展”和“生涯決策”四大模塊,供高一年級學生選修,并拍攝完成了“高中生生涯規劃”錄像課,被浙江省教育廳確定為“綜合實踐類”精品選修課程,供全省高中生在線學習。2013年,時任衢州二中副校長的葉霜老師主編了《高中生生涯規劃》教材,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起,由專職心理教師在高一年級開設生涯輔導必修課。
2.生涯教師輔導培訓。2014年,我校派遣教師參加了浙江省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學生生涯輔導技術培訓”,掌握了更為科學、系統的生涯輔導技術。其中兩位老師還取得了國家生涯規劃師證書。2016年,我校選派其中一位老師隨同省教育廳考察團前往美國,學習考察美國中學生涯規劃教育經驗。
3.開展生涯主題活動。2016年5月,衢州二中舉行“筑夢在路上”的生涯規劃主題周活動,通過“7選3”生涯講壇、“生涯小報”征集、生涯規劃報告會、生涯電影展播、職業生涯測評等一系列活動,豐富了生涯規劃教育的載體,培養了學生生涯規劃的意識,增強了生涯認知與體驗。此活動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4.開設生涯輔導課程。2016年5月,學校舉辦班主任生涯輔導課堂比武活動,旨在營造生涯規劃教育氛圍,提升班主任的生涯輔導技能。2016年6月,學校邀請國內七大頂尖高校的浙江招生組長與家長和學生面對面,舉辦志愿填報和生涯規劃的大型報告會、交流會,在全市引起較大反響。另外,學校心理輔導中心每天安排輔導教師接待生涯個體咨詢輔導。
5.職業生涯體驗活動。學校政教處倡議,讓不同職業的家長自愿申報,帶領學生參觀工作環境,體驗其職業內容。每個學生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職業,跟隨家長進行一日職業體驗,并訪談一位生涯人物,填寫生涯體驗與訪談報告。2016年5月,學校邀請了三位知名校友,他們以座談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從高中開始的成長軌跡,以自己的人生感悟激勵同學們著眼當下,腳踏實地,把理想和學習結合起來,做好自己能做好的每件事,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三、對高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
學校教育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在當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已勢在必行。那么,學校如何構建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在此,我談談自己的思考與設想。
1.成立生涯規劃指導中心。學校應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以統籌協調生涯規劃教育的一系列工作,才能帶領生涯輔導教師和班主任參與學生的生涯規劃與輔導,工作才能落地。
2.完善生涯教育工作機制。學校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包括生涯課題研究、生涯輔導課程、生涯咨詢輔導、職業生涯體驗等,需要協調教務處、政教處、教研處、心理組等多個部門,只有各部門通力合作,才能推進生涯規劃教育。
3.開展生涯規劃課題研究。我校作為衢州市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而規劃自己的人生。所以,開展“創新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和實踐”課題研究,具有前瞻性、時代性和指導性,對創新班學生而言必將大有裨益。
4.開設學生生涯輔導課程。高中階段,學生開始思索人生的方向與目標,探索興趣與能力、學習與就業的關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生涯規劃課程給學生在學業規劃、職業規劃方面更多的激發、肯定與指導。建議高一開設生涯必修課,著眼于自我認知(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和“7選3”選課指導;高二開設生涯選修課,著眼于外部世界的探索,認識大學專業和職業及其關系;高三開設生涯目標課,著眼于升學志愿的選擇和生涯愿景的明確與細化,引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5.開展生涯個體咨詢輔導。學生個體在探索自我、“7選3”選課、專業志愿選擇等方面有困惑,學校應開展生涯個體咨詢輔導,以滿足學生及家長的個體需求。
6.開展職業生涯體驗活動。學校可利用校友、家長的資源,開展生涯講座、職業交流;也可以利用節假日或寒暑假,讓學生深入到父母的單位做一日職業生涯體驗或生涯人物訪談。
總之,生涯規劃包括學業規劃、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實施生涯規劃教育,不是為了規劃而規劃,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獲得存在感和幸福感,激發學習動力,增強行動執行力。高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既落實了新高考選課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個體成長的需求。在此,愿生涯規劃教育之花在衢州二中開出絢麗色彩,成為學校特色教育的又一大亮點。
參考文獻
[1]王虹鑒,胡敏.論高中生涯教育.時代教育,2013 (24) :116.
[2]戴建兵,姬振旗.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衢州,324000。該校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常務理事單位)
編輯/張 帆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