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珍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血糖水平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 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餐后2 h的血糖都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持續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孕婦的血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的提高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持續性護理干預;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a)-0119-02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屬于一種妊娠出現后逐漸發展為糖尿病的一種妊娠期并發癥[1]。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控制血糖、增加運動、防止合并癥等辦法[2]。但是這類患者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其自身的依從性比較差,大多數的孕婦血糖的控制效果都比較差,因此,對其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才是治療的關鍵所在[3]。該文特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對其進行治療,效果比較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37.1±1.5)歲,其中初產產婦25例,經產產婦10例;實驗組患者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36.8±1.7)歲,其中初產產婦26例,經產產婦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產次等基本資料經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的飲食、運動等進行指導,注意調整胰島素等相關因素進行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實施護理:①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護理以及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孕婦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孕婦的心理變化,充分的掌握具體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來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不斷的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要讓患者充分的了解相關疾病的知識,制作相關的知識宣傳教育手冊,并且對其講解糖尿病的預防知識,指導其日常做好預防工作,高度配合醫生的治療。②飲食護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特殊性,護理人員應該給患者制定一種合理有效的飲食計劃,不僅要保證孕婦日常生活的營養需求,還要講孕婦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日常的飲食應該少食多餐,多食用一些高維生素、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適當的補充維生素、鈣、鐵等微量元素,要多吃蔬菜和豆制品,一定要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和水果,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這樣有利于胎兒的健康生長發育。飲食還應該限制攝鹽量,食物應該合理的進行搭配,注意以防發生食欲減退而導致營養不良的現象。食物的定制應該根據《食品交換分類表》來制定患者的一日三餐的食物。③藥物護理。對患者的胰島素的使用劑量一定要精準,而且注射的部位也一定要精準。給患者注射之前一定要將其搖晃均勻,并且對注射后患者的血糖嚴密的進行觀察。④對胎兒進行監護。對患者每天應該給予兩次吸氧,30 min,并且對胎兒的胎動應該嚴密的監測。⑤分娩護理在胎兒順利出生后,要將其當做是高危的新生兒進行對待,給予吸氧,并且監測胎兒的血糖變化,還應該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哺乳技巧。⑥新生兒護理。新生兒應該采用低流量進行吸氧,保持新生兒體溫的正常,并且應該給予充分的營養,保證新生兒的血糖值在正常范圍內。⑦運動指導。患者可以進行適當的隨意走動,要以不感到疲勞為宜,但是不能做劇烈的運動。運動時間宜在餐后1 h,并且時間在20~40 min以內,主要以散步或者是中速步行為主。要使孕期患者的體質量增加控制在10~12 kg以內。要囑咐患者避免空腹劇烈運動,防止發生低血糖,患者還應該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刺激,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而且作息時間應該規律,時刻注意觀察天氣的變化,預防感冒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注意觀察患者妊娠期血糖的變化情況,對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有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分析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x±s),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孕婦護理前后的血糖檢測值進行比較,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經過護理干預后,實驗組孕婦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餐后2 h的血糖值都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對兩組孕婦的合并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實驗組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在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在不斷的呈上升趨勢,國內的發病率在1.2%~3.6%之間[4]。這種疾病嚴重的危害到了產婦以及胎兒的健康,而且在臨床上如果處理措施不恰當就會導致引發許多的合并癥,因此,對于這種疾病在臨床上應該給予合適適當的控制以及預防,要不斷的保障產婦以及嬰兒的生活質量不受威脅[5]。
該文對其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措施[6],為患者隨時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對其整體進行評估,并且不斷的實施,對患者進行持續有效的不間斷的護理服務,不斷的提高護理的質量,并且對孕婦進行飲食干預、認知干預、運動干預,不斷的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根據專業的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應的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率[7]。有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8],對于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致殘率。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餐后2 h的血糖值都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實驗組孕婦合并并發癥的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持續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孕婦的血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的提高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春利.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持續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5,35(2):226-227.
[2] 李玉霞,柯鑫,紀澤虹. 妊娠期間糖尿病孕婦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6,1(11):101-102.
[3] 孫珊珊,羅輝蘭. PBL式健康教育與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6,7(14):73-76.
[4] 于海燕,方潔,楊盼,等.2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綜合干預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6,3(17):136-138.
[5] 何詠梅. 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效果觀察[J]. 贛南醫學院學報,2016,2(6):312-313.
[6] 鄭旋玲,張露露,張巧卿. 延續性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 23(31):219-221.
[7] 袁道海,陳德慧. 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 95(24):226-228.
[8] 耿中群,刁雪芹,曹海偉,等.早期綜合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 西部醫學,2015,10(22):1580-1583.
(收稿日期:2017-0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