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河
摘要:物理是一門重視觀察與實驗的科目,初中物理知識是物理初級階段的知識,多是與生活關聯的一些概念性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概念,讓物理課堂更加有趣,也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物理和生活的關系,將物理知識用于生活實踐。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策略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學科,實際上,物理中的概念、原理很多都是從生活中總結而來,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對于物理的理解和學習是從零開始,有很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初中學生很難理解,這時如果能夠把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課本中的知識相結合,那么對于初中生來講,就比較容易接受了。同時,初中生還能夠認識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讓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有關物理的情況變得更容易解決,真正將物理知識用于生活。
一、生活實際與物理的關系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很多現象都被歸類為物理的方面,比如說樹葉會漂在水上,而石頭會沉入水底;氫氣球可以飛上天,但吹出來的氣球卻會掉在地上;水往低處流;水底石穿的現象;航天員在月球行走是漂著走;冬天毛衣容易起靜電;指南針的工作原理……這些生活中常常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情,卻無一例外都可以用物理學的知識來解釋,而學生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也正是對生活進行深入了解的過程。物理是最早的物理學家們對自然界的現象的總結,后來逐漸形成了物理這一專門的學科,物理科學家們研究的范圍越來越廣,也越來越深入,但初中物理還是從相對簡單的現象入手的。物理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初中物理課本中就有很多生活化的小例子,但是,更多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可以讓物理課堂更為生動、有趣、豐富,學生學習起來更好理解,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物理就不覺得枯燥,讓更多的學生喜歡物理學習,而不是排斥物理。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的理論依據
對于物理教學來說,教師首先依照的是教材,葉圣陶先生說,教材只是教師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收益,還要善于利用。利用教材就需要老師從教材中尋找更為合適的點來讓學生學起來簡單順手,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就是這樣一個點。生活即教育。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更多的是需要讓學生通過與生活的結合,認識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真正認識物理這一學科的內涵。
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展示物理的實用性
既然物理中有那么多從生活得來的知識,那么再將物理知識用于生活實際,可以更好地指導生活,關于初中物理與生活的結合,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1.在物理課堂上展現生活的實際案例
物理的生活化教學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物理課堂上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結合不同的生活實際案例,通過案例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更為直觀明了的理解物理的抽象知識。比如,在物理學習“慣性”一課時,對于“慣性”的這個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為概念性的總結是現象的共性,而對于這種共性的解釋,則可以抽出個性的案例來進行。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人拿出一張紙,折一個紙飛機,來做一個比賽,看誰折的紙飛機能夠飛的遠,學生們會覺得很有興趣,盡管可能還不知道為什么老師要求折紙飛機,但這一做法大大提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課堂氛圍也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們紛紛舉起自己的紙飛機躍躍欲試,如果條件可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園中來做這個實驗,當評選誰的紙飛機飛的更遠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來說說看紙飛機是如何飛那么遠的。這時,學生們經過思考,有的會回答借助風力,有的同學就會聯想到剛剛學到的“慣性”的知識不就可以解釋紙飛機的現象嗎?如此一來,學生們就恍然大悟?;氐秸n堂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想想,有哪些生活中的案例是“慣性”,有的學生會聯想到體育課上跑步,跑到終點也很難馬上停下來,并且如果停下來太快,會崴到腳,那么這確實是“慣性”造成的,同樣在乘坐公交車時,如果司機急剎車,車上所有的人都會向前傾,這也是“慣性”造成的。通過實際案例的結合教學,學生對于概念性的抽象的知識有了具體化的了解,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屋里知識來應用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比如,在跑步中,學生們就知道在連續跑步時不能太快停下來,而在乘坐公交車時一定要抓好扶手,不然如果遇上剎車很容易摔倒,再者在乘坐小汽車時,也應該告訴長輩要與前車保持距離,不然由于汽車的慣性,如果急剎車,也會有一個慣性距離,和前車離得太近容易發生危險。這些都是與生活實際結合后,物理知識的實用性的展現。能夠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學生自身也會覺得物理學習更加自信,從而愛上物理。
2.讓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物理現象
在初中階段,在課堂上應用了一段時間的案例教學之后,學生們都比較明顯的能夠理解了物理和生活的關系,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教師就可以放開課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學習新課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提前預習,看看下一節課要學習的物理現象在生活實際中有什么例子,并要求學生在下節課時準備好自己的案例。這種開放式的作業對于學生來講,負擔小,但是卻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摩擦力”一課前,學生需要先找到生活中關于摩擦力的例子,通過學生回家咨詢父母或者是上網查資料,都可以得到很多例子,但是學生要把例子弄明白就需要靠自己了,只有真正明白這一例子的原理,才能在課堂中講出來這個例子為什么是“摩擦力”的緣故。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灌輸了“物理來自于生活”的印象,并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觀察的好習慣,同時,在學習完物理知識之后,學生就自然而然將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實際了。
四、小結
物理是生活化的物理,對于初中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物理的現象,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來解決,同時,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實際的緊密關聯,并能夠將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更好地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