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洋
摘要:初中數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的重點科目之一,但是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一直受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束縛,所以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一直不理想。隨著新課改以后,針對初中數學進行了教育改革,很多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中,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由此得到提高,在這眾多的教學方法中,筆者認為數學變式訓練設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非常好的效果,以下將進行主要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變式訓練;教學;策略
引言
數學科目一直都是我國教育的難點和重點,廣大的初中數學教師都致力研究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變革,為初中數學教育帶來了發(fā)展的契機。數學變式訓練設計作為新教學理念下衍生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此種方法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
一、變式訓練設計的概念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對于數學變式訓練設計方法的定義眾說紛紜,一般來講數學變式就是在解決數學題目時將相關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轉換,也可以說,其是一種隨意改變數學題目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變式訓練設計的教學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解題效率,還培養(yǎng)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解決數學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這對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是有積極意義的。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訓練設計策略
(1)把握變式訓練基本原則,保證訓練過程的有效性
在進行變式訓練時應把握好層次性原則,層次性指的是在訓練學生解題思維的過程中應設計具有一定梯度的變式題,保證變式題具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特點,避免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或難度過大,以便在激發(fā)學生解題興趣的基礎上提高變式訓練教學的參與度。例如:在進行變式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變式題“A站與B站之間的距離為500km,從A站開出的慢車以95km/h的速度行駛,從B站開出的快車以145km/h行駛”,求“在快車與慢車同時出發(fā)且向同一方向行駛的情況下,兩車在多長時間后相遇?快車的出發(fā)時間比慢車晚1h的情況下,兩車向同一方向行駛,快車在行駛多長時間后能夠追上慢車?在快車與慢車同時出發(fā)且相背而行的情況下,兩車距離為600km時,車輛行駛了多長時間?在快車及慢車同時出發(fā)且同向行駛、快車在前及慢車在后的情況下[1],兩車之間的距離為600km時,兩車行駛了多長時間?”在利用上述變式問題進行教學時能夠誘導學生層層深入訓練,避免在訓練過程中產生心理障礙,進而使變式訓練過程能夠高效開展。
(2)概念講解中應用變式訓練
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只有對概念充分理解,才能為后續(xù)的知識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而概念本身的特點也是對知識進行總結,使數學公式等知識有理論的依據。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和同學對數學概念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而對概念理解不佳往往導致學生以后的學習中出現(xiàn)觀點模糊,做題方法拿不準的現(xiàn)象。因此,老師需要改變自己的觀點,同時積極的引導同學,讓他們對概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后再通過變式訓練的方法,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記憶。比如,在學習“分式”的概念時,多數老師都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把分式分為幾類進行講解。首先將分式值的情況進行劃分,分式值為零時,如果分母為零,則分式沒有意義,如果分子為零,則分式的值為零。其次,當分子分母都不為零時,分母大于分子,此分式為真分式,否則為假分式。學生本來就對分式比較陌生,又多了這么多規(guī)則,理解就更加困難.此時,老師就可以采用變式訓練的方法,把分式轉變?yōu)槌ǎ瑤椭鷮W生進行理解,學生就會很容易接受有關“分式”的知識。
(3)公式教學中應用變式訓練
在公式的教學中,老師往往直接讓同學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學生對公式記混[2],在做題中拿不準用哪個公式。因此,老師可以運用變式訓練的方法將公式和定理進行靈活的轉換,幫助同學們進行理解記憶,以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公式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垂徑定理”的講解時,由于這部分知識涉及圓的直徑定理以及直徑平分弦等公式,在記憶過程中容易記混。此外,由于一部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稍差,在理解過程中就更加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運用變式訓練的方法將定理反復變化,讓學生對定理中的重點進行判斷,在判斷過程中加深理解記憶,進而讓學生運用定理解決實際的問題。
(4)習題練習中應用變式訓練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實際的習題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并不代表傳統(tǒng)教學中的題海戰(zhàn)術是值得推崇的,習題可以幫助學生對定理和公式有更好的理解,幫助學生提升做題能力[3]。在習題的練習中應用變式訓練的方法,首先,需要老師對題目的內容和要求有充分的理解,然后經過靈活的轉變,幫助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同時掌握做題的方法。例如,在對應用題訓練時,老師可以把題目中的有關條件、結論、提示等內容進行提煉簡化,或者將他們的順序進行調換,揭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掌握這種變換的技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和轉化思維,加強他們對知識的總結、整理、歸納的能力,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綜合上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變式訓練設計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形式,調節(jié)了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還需我們共同的努力,不斷的完善數學變式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實際上變式訓練設計教學法對于整個初中教育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變式訓練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理解概念,運用定理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的正確性都能很好地提高,并且還能在變式訓練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真正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新課標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淑英.淺談變式訓練在出現(xiàn)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21):15-16.
[2]郭惠娟.淺談變式練習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4(01):116-117.
[3]姚春蘭.淺談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變式教學”[J].未來英才,2015(22):145-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