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增
一、充分認識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明確任務目標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是一種繼承和發展,體現了“立德樹人”在當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一個人的成長首要前提必然是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唯有德才能服人,才能讓自己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將自己所學到的技能真正造福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如果一個人學識淵博、才高八斗,但缺乏道德,那他只會走向歪路,最終會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甚至危害自己。青少年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身教與言教同樣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養會對學生良好道德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因此,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切實做好榜樣,以身作則。
二、端正態度,愛崗敬業
不管我們從事哪一種行業,都必須對所從事的行業愛崗敬業。對教育這一行而言,我理解的愛崗敬業包括:一是好好學習。作為教師,自身必須要實現終身學習。每一天、每一時、每一秒,世界都在千變萬化之中,不斷出現新鮮事物,這就需要我們與時俱進,緊隨世界發展的步伐。農村教師學習的途徑,我會推薦網絡。在農村,由于地域的限制,與城市的接觸并不是十分便利,而網絡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在網上,我們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與外界的溝通;也可以搜索我們需要的參考資料等。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充分利用農村學校的教師資源。通過教師間的交流互動,彼此間互相請教、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最后,通過閱讀報刊、書籍來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業務水平。二是好好工作。農村教師要真正做到好好工作必須具備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高度的責任感。事實證明,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度的責任感的人,會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之中。就算工作再苦再累再難,也會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堅持不懈、克服困難。作為教師,如果具備這樣的人生態度和責任感,會自覺將這份教育事業當成是自己的全部,不僅不會對教育這一行業產生厭倦感和心理負擔,反而會盡心盡力地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色。
三、關愛學生,促進師生和諧相處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往往被父母忽視,認為“在農村不用讀書”,存在“讀不了書就在家幫忙干活”的思想。這樣的想法,對于兒童的終身發展,產生極其嚴重的不良影響。作為教師,面對這樣的農村教育問題,必須在承擔起學生的監管責任的同時,要連同學校、農村委員會,對學生家長進行教育,讓家長改變一貫的落后想法,明白到學習對于孩子日后發展的重大意義。除此之外,作為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積極與留守兒童交流溝通,多聆聽學生的心聲,看他們缺少什么,而我們教師又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讓留守兒童對班集體有歸屬感,讓他們感到溫暖、快樂。
四、細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善用贊揚語言
每個班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學生,有好有壞、有乖巧有調皮搗蛋、有聰明有笨拙,有勤勞有懶惰,有外向有內向等。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用第一印象來衡量每位學生,不能單憑學生以往的表現來給學生加上“標簽”,我們應該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重新認識學生,給他們重新表現的機會。學生有缺點是很平常的事,但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們的缺點,而埋沒了他們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優點。
五、尊重學生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人之間是需要彼此尊重的,這是每個人的自身需求。在農村,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學生總帶有一種較為強烈的自尊心,他們需要我們去保護、尊重。在課堂上或在教導的過程中,不管我們多生氣,學生有多錯,我們都不應該用粗暴、無底線的語言去攻擊、挖苦、諷刺他們。其實,學生的心靈是很脆弱的,一旦我們罵開了口,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即使事情過去多久,學生心里還是有一根刺,那是不可愈合的傷口。要想得到學生的信賴,教師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隨意呵斥、辱罵學生。這樣,學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學效果也會有所提高。
六、教育為主,批評為輔
如果學生的本性本來就是調皮搗蛋的,要想一下子讓他們改變過來似乎并不現實,但我們要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有些學生,過往一直都是被認定為差學生、壞學生,甚至連他們也認為自己是這樣的,我們必須要改變他們這種想法。對于這部分學生,在開學初期,就必須明確告訴他們:在老師眼中,你們的過去并不代表什么,我只在乎現在的你們,我期待你們以后的表現。這些對過去的沖刷,就好比如給了這部分學生一顆定心丸一樣,讓他們不受過去的束縛,能重新選擇做一個怎樣的自己,讓他們對新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新的希望。
七、做好反思的工作
反思工作的途徑,包括自我反思及學生給我的意見、建議。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覺得自我反思,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改進。如果我們一味顧著往前沖,不對自己做過的事進行回顧和反思,那么我們既不能判斷自己做過的事是否正確合理,也不能很好地總結經驗,這樣我們的工作也就失去意義了。因此,我們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自己這段時間做過的事進行梳理、總結。除了自我反思之外,我還會在班里設立一個給教師提意見、建議的專用箱,讓學生以無記名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師的想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民主地享有發表意見的權力,也可以讓我得到更客觀的信息,一舉兩得。對于可取之處,我會總結出經驗,為日后作借鑒之用;對于一些本來可以做得更好而沒有做好的地方,也要詳細記錄,爭取避免以后出現同樣的問題;對于一些我的確做錯的事情,我會以身作則,主動向學生致歉,并承諾加以改正。我的想法是,通過讓學生幫我“找茬”,增進彼此的和諧感、信任感,加上自己有錯則大方承認并加以改正的做法,希望能渲染學生,讓他們以我為榜樣。
教書德為首,育才先育人。作為農村教師,我們必須立師德、抓德育,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