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綺霞
一、利用生活情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興趣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一般借助于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數學效果,又不利于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了。教師應充分利用環境巧妙地滲透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如活動室墻壁的環境布置上花、草、小動物等經常是我們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點數、加減運算的對象,門、窗、桌椅是我們鞏固形狀的最佳幫手。孩子們對周圍的實物熟悉,當他們看到、聽到這些熟悉的東西也成為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就會倍感親切非常興奮,也容易接受。
二、用游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幼兒是兒童的天性,更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數學知識的學習于游戲之中,使整個教育活動更富有情趣,更能激發幼兒幼兒學習的興趣。為此,在數學活動中,教師應著力于在幼兒熟悉的游戲之中滲透數學內容。如在“捉山羊”的游戲中讓幼兒感受“1”和“許多”。老師做狼媽媽,小朋友做小狼,一只狼媽媽,許多小狼:捉山羊有大有小,大的山羊中,有1只黑的,其它是白的。老師和幼兒是共同的游戲者,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喜歡上數學活動。又如,在小豬造新房的游戲中學習“5”以內相鄰數,在游戲中,孩子們做小工程師幫助小豬造新房,對造房子也感興趣,因此,游戲的過程中都非常愉快、非常投入。等房子造好了,他們對相鄰數的要領也就有了感性認識。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將一些數學知識巧妙合理的融于充滿情趣的游戲中,孩子們無形中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把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游戲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一)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要求
根據《綱要》中幼兒數學教學目標:“能夠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且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其中包含的一層意思就是數學教學應當聯系生活、寓教于樂、在生活場所和模擬場所中展開。這里的生活既包括現實世界的生活,又包括虛擬生活,而游戲則屬于虛擬生活之列。我們之所以提出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口號是因為幼兒的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質就是以來源于生活為內涵,以服務生活為目的并最終服務于現實生活。同時一個人的數學知識必須基于個人對經驗的交流操作,通過反思來建構,因此,數學的學習應該與生活聯系起來,以已有的生活經驗為依托,引起幼兒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這正好符合幼兒思維借助于具體形象的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使數學學習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充分認識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養成善于觀察、分析生活的習慣,激發幼兒的積極思維和想象能力,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大班幼兒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他的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它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東西,但是還不能進行理性的分析。所以這個時候,讓幼兒數學學習生活化,還應當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來引導幼兒學習。例如,選擇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做教具(消過毒的冷飲棒、喝過的易拉罐等),幼兒可以用這些東西來進行拼圖、搭積木、排序、數數、分類等數學方面的學習。
(二)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要求
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最基本要求是:借助游戲情節,將數學教學的目的和內容巧妙地轉化為游戲本身的內容和規則,讓幼兒的生活擺脫過多的“包袱”,并讓幼兒從游戲活動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若將數學知識融入各類游戲中,這樣一方面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另一方面,還能讓幼兒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例如,在玩游戲“開商店”時,“顧客”與“營業員”進行買賣游戲,老師也可以假扮顧客參與其中。例如,顧客要買4塊巧克力、5把牙刷、6條毛巾……在這個簡單有趣的游戲過程中,既鍛煉了幼兒的數數能力、又鍛煉了幼兒給物品分類的能力。
(三)在游戲中學數學
數學教學游戲主要有以下類型:情節性的教學游戲、操作性的教學游戲、運用各種感官的教學游戲、數學智力游戲。編制數學教學游戲,必須根據幼兒教學教育的內容與要求,選擇、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大、智力的發展,游戲化的程度宜逐漸減弱,宜減少游戲情景增加智力因素。中班幼兒由于自身年齡特點,適宜開展各類游戲。日常生活活動在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我設計了一些游戲將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生活活動學習數學知識。如吃餅干和面包的時候,幼兒大多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考慮別的更多的東西,我就啟發幼兒動腦筋讓餅干“變魔術”,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這樣在吃餅干這一環節中,小朋友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同時也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培養了幼兒動腦筋習慣,還避免了浪費餅干的現象。
組織幼兒到結構游戲室活動時,教師神秘地說:“許多圖形寶寶怎么跑到玩具城里來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玩具城里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在尋找的過程中,小朋友不僅增強了點數的能力,還了解到玩具城原來是用許多三角形、橢圓形、梯形等不同的圖形組合變化而成的。這種在日常生活隨機性地引導幼兒學習數字的形式,能使在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學習。
(四)在運動中學數學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由于年齡原因,幼兒更喜歡體育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我注意將數學練習和運動即體育游戲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游戲化,讓幼兒在運動中學習數學。
許多現成的體育游戲注重的是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因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豈不是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兩全其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有意識地對現成的體育游戲進行改編,將數學練習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個傳統的體育游戲,我在游戲中增加了讓幼兒邊練習拍球邊數數:“拍了一下、二下、三下……”
實踐證明,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游戲化不僅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的氛圍中獲得知識,而且培養幼兒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使他們學而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