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
一、活動背景及活動目的
“建立正確價值觀”數學綜合實踐系活動于四年級上學期進行,此時學生已經經歷了對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了解調查、測量等收集數據的簡單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整理數據的結果。在本學期四年級上冊的教材第八單元中也安排了統計與概率相關內容“條形統計圖”,因此我設計了本次實踐活動?;顒颖尘盀楫斍按蟛糠中W生都擁有自己的手機,而且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孩子要求家長為其購買的價格昂貴的手機,如新上市的蘋果7等等。所以究其源頭,此活動的目的是通過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數學統計調查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使用手機的利與弊,同時正確的使用手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學會如何正確的實施購買決策;通過“跳蚤市場”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運用數學的意識,同時也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勤儉節約的意義,感受自主理財的樂趣。
二、活動過程
(一)家長問卷調查與學生感受的調查
家長問卷共設計了六個問題,主要問題都圍繞小學生使用手機情況、針對此類情況家長的想法及建議等問題。調查范圍主要是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及親友,共發放320份調查問卷,回收280份問卷,學生感受160篇。之后老師組織學生針對家長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與分析,分析指出:大多數家長不贊同學生在小學時期就擁有自己的手機,因為害處往往多與好處,有一小部分家長贊同孩子擁有手機并給孩子購買了手機,他們認為孩子有自己的手機好處會更多。在學生160篇的感受中,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分別寫到了手機的好處與害處,并表示其實沒有必要讓家長給自己買一部新手機,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借用家長的手機用一下即可,比如說,用手機完成“一起作業網”的作業。
(二)學生調查問卷的調查
在家長問卷及學生對手機的看法達到普遍認同之后,我們開展了針對學生對手機看法的調查,同樣是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此部分是由四年級160名學生分小組對本校學生進行分年級有序的調查,共發放525份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478份,其中問卷顯示本校小學生中有37名同學的手機是家長為其購買的新手機,149名學生有自己的手機,但不是新購機,是家長不用的手機。其余大部分學生都是學生在需要的時候借用家長的手機完成學習任務或使用。此部分的調查說明目前小學生中還是存在購買手機的現象,對于手機的正確使用孩子們雖然能夠分清益害,但是仍有大部分學生控制不住手機功能的誘惑,想擁有自己的手機,也就是買一部新手機。
(三)知識報繪制
通過對家長及學生的調查和分析,小組成員共同繪制宣傳報,主題分別有“小學生應該購買手機嗎?”“小學生應如何合理購物”“手機的利與弊”“手機功能介紹及如何正確使用手機”“手機防詐騙知識報”“積分卡與智慧超市”等,學生們通過自己親身調查的結果和現象,腦洞大開,繪制了一幅幅生動形象并富有教育意義的知識報,讓老師們驚羨不已。
(四)知識報展示與宣傳
“智慧超市”是我校一個獨特的學生購物平臺,每節課教師獎勵給優秀或進步學生的積分卡獎勵,學生將這些積分卡積攢起來用于到“智慧超市”兌換自己喜歡的物品,所以每天中午校園里人氣最足的地方就是這里了。學生們便將自己繪制的知識報張貼在展板上并擺放到了“智慧超市”,還有專門的講解員給同學們講解宣傳目的,幫助同學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合理的選購自己的物品,同時注意手機的合理應用。
(五)跳蚤市場
通過以上活動的進行,學生們對手機及如何合理購物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我們便舉辦了跳蚤市場的活動,通過活動的進行,學生再次運用了統計的知識,將各組商店的物品進行統計,售賣及價格的記錄,同時小組成員也進行了具體的分工,活動中可能沒有太多的玩具和高科技物品,更多的是學生們看過的書籍、用不上的紙筆等學習用品。活動開展的有生有色,學生們的宣傳語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最大的價值和財富,購物,我只選有益自己學習的!”
(六)數學日記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感想并撰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日記里寫的數學活動便是活動中進行多次的調查活動,讓他們感受到了統計的有效和便捷性,跳蚤市場的活動讓他們收獲了更多數學思想。
三、活動效果
第一,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還需注重加強每個小組團隊的引導,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尤其是在如何發揮組長的組織引領作用。
第二,在學生統計數據的過程中教師雖然給予了很多的指導,但是指導方法還需完善,不夠系統,這直接導致學生的統計數據與分析結果的過程性時間加長,減慢了活動的進度。
第三,跳蚤市場中,學生在銷售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十分關鍵,尤其是營業員,收銀員。當客流量較大時,營業員就有些應接不暇,尤其是沒有使用號關鍵的標簽,出現了一些標簽沒有成交價即將商品賣與貨物脫節,標簽遺失貨品仍在等情況。這主要與營業員“業務”不熟練,繁忙時沒有能按部就班銷售有關。與此同時,收銀員也出現了一些未及時記錄銷售狀況的情況。這與孩子們的協作能力息息相關。因為該次活動中小組成員的角色是輪換的,當一部分人出去購物時,另一部分人就留在班級中負責銷售,但當他們相互交換身份時,貨品清點和收銀員的交接沒有做到完善,所以會出現由于現場火爆而產生的小混亂。這些問題主要由于學生對這部分程序概念不夠清晰,加之當時的時間又比較緊張的緣故。
第四,“價值觀”的滲透還需持續引導,一些學生雖然已經認識到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以及對于購買手機、如何合理購買物品的認識,但在跳蚤市場的活動會有一些學生還價偏低,營業員仍舊銷售,沒有原則性的情況。例如一本精裝書,原本定價為10張積分卡,最后以兩張積分卡出售。學生在銷售中大多沒有成本的概念,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們認為誰賣出去的東西多誰才受歡迎!這樣的銷售有些盲目,會損害到一些貨主的經濟利益。從該次活動中,我們發現學生的理財觀念和經營理念仍需深化,對商品的價值缺乏一些基本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