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刺 閆輝
摘 要:旋挖式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可以很好的解決成孔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縮徑、塌孔、排漿、斷樁等問題,可適用于多樣的地質(zhì)條件。其承載力大,施工噪音小,抗震性強,是一種很好且宜推廣的地基處理措施。本文以具體案例為背景,研究旋挖鉆孔灌注樁成孔過程中重要的施工工藝。實現(xiàn)保證施工質(zhì)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準備;作業(yè)機理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施工場地地面標高約+3.6m。鉆孔灌注樁作沉井地基基礎,共120根。工程成樁深度在57m左右,施工孔徑800mm。地質(zhì)情況屬于軟土土層,主要表現(xiàn)為粘土、粉土、砂土、淤泥質(zhì)土、粉砂土等。本工程選取旋挖鉆機成孔,為間隔旋控成孔,現(xiàn)場分節(jié)制作鋼筋籠,吊置于樁孔口分段電焊接長下籠安裝,樁孔口設定位筋控制標高和加固。
2 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準備
1、機械準備。測量儀器(經(jīng)緯儀、水準儀等)、攪拌機、手持電動工具、電焊機、挖掘機等。
2、鉆具安裝。要求鉆具具備相應剛度,避免移動、搖晃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鉆進或其它作業(yè)中,安裝鉆具需與生產(chǎn)廠家相關標準相符。施工過程中進行其他規(guī)格鉆頭的合理配置,如短螺旋鉆頭、回轉斗等。施工過程中,可遵循土壤、地質(zhì)等實際情況進行旋挖鉆頭的合理選擇。一般在碎石土、中等硬度的巖石或風化巖層施工中選取巖心螺旋鉆頭。在風化巖層或存有裂紋的巖石施工中選取巖心鉆頭。
3、樁位放樣。按照“整體—局部”的原則進行樁位放樣施工,在對鉆孔標高放樣時,需及時復核放樣標高。通過全站儀等測量工具對所有樁點位置進行準確放樣,確保在其允許范圍內(nèi)控制誤差。在場地整平后,需由測量人員放出全部樁位,并將十字保護樁釘好,隨后進行測量復核施工,且對放樣數(shù)據(jù)加以記錄。行車路線規(guī)劃時,應確保便道和鉆孔位置間距合理,防止對孔壁穩(wěn)定性造成嚴重影響。在原地面下方,需平整夯實場地,并將雜物清理干凈。如施工場地處于淺水狀態(tài),可通過筑島方式將鉆孔機安裝到頂面,筑島頂面應比施工水位高出1米。鉆孔機底盤無法在堅實度不強的填土上直接設置,防止不均勻沉降出現(xiàn),安設鉆孔機位置必須對鉆孔施工內(nèi)孔口出土運輸?shù)葐栴}加以充分考慮。
3 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流程
1、機械就位
按照工程建設需要,安排機械進場,并進行一套設備與維修備件的事先準備,確保施工過程中不因機械因素導致施工延誤。按照計劃在機械進場后進行施工現(xiàn)場合理布設,鉆機就位。
2、護筒埋設
利用10毫米鋼板卷制作護筒。護筒需向粘土層1米范圍埋設,3米為其最大埋設深度,要求護筒比原地面多出20到50毫米。護筒中心需重合鉆孔樁中心。
3、泥漿制作
通過膨潤土制作泥漿,泥漿濃度、粘度等條件必須與性能指標相符。施工過程中護筒內(nèi)泥漿面必須比地下水位高,高差應超過1米。在水位漲落等因素的影響下,與最高水位相比,泥漿面應高出1.5米以上。
清孔施工中,需對泥漿進行連續(xù)置換,確保向水下混凝土位置澆筑。混凝土澆筑前,孔底500毫米以下的泥漿比重需控制在1.25以下,8%為最大含砂率,28s為最大黏度。并選取相應措施在極易出現(xiàn)滲漏泥漿的土層進行孔壁穩(wěn)定作業(yè)。
4、旋挖成孔
正確復核樁位與埋設護筒后,在已測定護筒、地坪標高的前提下,就位鉆機。樁基定位需具備準確性、垂直性、穩(wěn)定性。要求同一直線上控制鉆機導桿中心線、回旋盤中心線與護筒中心線等就位旋挖鉆機后,通過自動控制系統(tǒng)對其垂直度進行適當調(diào)整。鉆機安置定位后,需確保機座穩(wěn)定、平整,轉盤中心和護筒十字線中心相對應,隨后將穩(wěn)定液注入,進行鉆孔施工。
按照地質(zhì)具體情況鉆孔施工中需對進尺速度加以控制。從硬地層向軟地層鉆進施工過程中,需對鉆進速度加快;如軟地層向硬地層鉆進施工,需將速度逐步減慢;如地層極易出現(xiàn)縮徑問題,需對掃孔次數(shù)適當增加,避免縮徑問題出現(xiàn);選取快轉速鉆進進行硬塑層施工,以此對鉆進效率有效提升;選取慢轉速慢鉆進等方式進行砂層施工,以此對泥漿比重、粘度進行有效增強。
旋挖鉆頭中心需重合鉆孔樁中心,淤泥質(zhì)粘土、粉砂等位置需緩孔慢提鉆桿,以此確保成孔直徑、垂直度等參數(shù)符合施工規(guī)定,防止縮孔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同時,施工各個樁前,需對樁孔直徑、孔深、樁頂?shù)燃夹g指標加以明確。
5、制作與安裝鋼筋籠
選取單面搭焊接方式進行鋼筋籠施工,與鋼筋直徑相比,焊接長度為其10倍。與縱向鋼筋總數(shù)相比,相同截面鋼筋接頭需控制在50%以下。—10到+10毫米為主筋間距允許偏差范圍,—20到+20毫米為旋螺筋間距允許偏差范圍,—50到+50毫米為鋼筋籠長度誤差值。鋼筋籠彎曲度必須控制在1%以下。同時需將混凝土墊塊、工字型鋼筋設置到鋼筋籠外側,以此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施工規(guī)定。在搬運施工中,應確保鋼筋籠不會出現(xiàn)嚴重變形狀況,特別是鋼筋籠下放時,應防止孔壁碰撞問題的出現(xiàn)。
現(xiàn)場分節(jié)制作鋼筋籠,焊接所有主筋和加強筋,選取隔點焊對螺旋筋、主筋進行加固施工,鋼筋籠制作需與設計規(guī)定相符。鋼筋籠完成制作后,需一節(jié)一節(jié)驗收,確保其合格性。
6、導管選擇與下放
導管選取絲扣連接式,250為其內(nèi)徑,4米為底管長度,3米為中間每節(jié)長度。使用導管前,需詳細檢查導管外觀。在孔口連接位置確保導管穩(wěn)定性,并進行密封圈設置。吊放施工中需確保其處于中間位置,軸線順直,穩(wěn)定下放,防止鋼筋籠與孔壁碰撞。
7、二次清孔
在孔內(nèi)放置鋼筋籠后,需實施第二次清孔作業(yè),孔底沉渣厚度在清孔后需控制在50毫米以下。二次清孔通過正循環(huán)工藝選取灌注混凝土導管施工。先將泥漿泵開啟,循環(huán)泥漿,且上下反復提動導管將孔底沉渣清理干凈,確保孔底沉渣厚度與施工規(guī)定相符。
8、混凝土灌注
灌注施工前導管必須進行密封性試驗。要求導管底部與孔底之間的距離必須控制在0.3到0.5米范圍。1到2米為首次混凝土灌注導管的埋設深度。導管在混凝土灌注施工中其埋設深度通常為2到6米。灌注時需避免導管堵塞等問題。與此同時,還需防止離析、斷樁等問題出現(xiàn)。要求樁身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必須控制在1.1以上,0.8米為混凝土超灌高度。混凝土車攪拌運輸,18到22厘米為混凝土坍落度范圍,通過攪拌車向孔口將混凝土倒入料斗內(nèi)。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后,需起拔護筒,且清洗澆筑設備,做好整齊堆放工作。
9、后壓漿施工
采取3毫米壁厚焊管作為注漿管,通過焊管連接注漿管,要求注漿管長度等同于各節(jié)鋼筋籠,以此為井口焊接提供便利。樁底、樁側注漿管底部套絲扣,并連接專用單向閥,選取絲堵封堵頂部套絲扣。鉆孔成孔后,鋼筋籠下放時,注漿管可同時向孔內(nèi)放入。在鋼筋籠內(nèi)側放置兩根樁底注漿管并與孔底相接。鋼筋籠下放前,需進行樁底注漿管單向閥安裝,并在鋼筋籠下放過程中進行樁側注漿單向閥安裝。成樁施工5日后,按照上—下、兩側—底部的順序進行后注漿施工。注漿管樁底注漿閥在成樁24小時后可通過清水進行沖洗,6到8Mpa為壓力值。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旋挖鉆孔灌注樁已成為現(xiàn)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項較為成熟的施工工藝。其不僅能夠在施工作業(yè)過程中有效加固樁基,還能從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樁基承載力的有效提升,降低差異沉降,進而提高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黃廷濱;;淺談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28期
[2]黎中銀,夏柏如,吳方曉.旋挖鉆機高效入巖機理及其工程應用[J].中國公路學報.2009(03)
[3]張川,邵本科,田元.旋挖鉆孔灌注樁在樁基工程中的應用和改進[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05)
[4]彭宏勝.在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旋挖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