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選 高碧英
伴隨著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生源的自然減少,“小班化”教學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小班化”教學已經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邁進,大量適齡兒童涌入城鎮,農村生源銳減,這為農村小班化的實施提供有利的條件。
一、農村推廣小班化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21世紀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世界各國莫不致力于發展教育并尋求教育改革方向,如何激發個人潛能、提高國民教育素質,成為焦點和核心,被視為新世紀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和保障條件。而小班化教育以其充分發揮多元化、個別化及適應化的教學精神和滿足學生個性學習需求的特性和優勢,愈來愈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認可,在美國、法國、英國等經濟發達國家早已廣泛實施。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70%的人口在農村,75%的國土面積在農村。提高國民素質農村尤顯重要。在農村推廣小班化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消除城鄉差距,全面高效的提高國民素質,農民的素質的提高決定國民素質的提高。因此,在農村中小學實施小班化教學是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一代社會公民的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農村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人口的自然減員,出生率的降低,在我國農村的孩子逐漸減少,家長對孩子投資加大,對教育的期求更高,這為農村小班化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二、農村推廣小班化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教育發展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社會發展決定教育的發展,教育發展影響著社會的發展。現階段我國教育倡導科教興國,公平教育等,這就決定了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已經走進每個家庭,教育已是每戶農民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農村小班化教學,必將是我國農村教育教學的主流。國家為了消除是教育公平、協調、可持續發展,能使《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順利實施,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實施各種工程,各種項目,來大力改變農村教育設施,改善農村教育教學條件。由于近年來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使農村教師隊伍年輕化、專業化。這就為農村小班化教學創造了人力條件。
除外,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重視度、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近幾年部分農村家庭舍近求遠、放棄在農村學校就讀機會,花費大量精力、財力把孩子送到城區就讀,目的只有一個,給孩子選擇高質量、高水平的教育。在農村中小學實施小班化教育,就是為了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的孩子優先享有小班化教育帶來的優質、公平的教育機會,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貢獻。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社會的需要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這就要求學校教育的高質量、高效率。也就是為學校教育特別是農村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農村小班化教學正是解決了這些問題,其能夠優化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教學效率、最大教學收益的有效平臺。因此,農村小班化教學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農村推廣小班化教育是農村學校發展的需要
學校是教育教學中比較系統的一個教育個體,學校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老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學校領導要制定長效型管理規劃,從學的實際出發,結合小班化教學理念,爭創管理先進,教學質量一流,富有特色式教學模式的名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教學質量的優劣是關系著生源的決定因素,同時教育教學質量是關系著教育投資的決定因素,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人數就會增加,上級組織就投資該校,改善教育資源,改變教育環境。從而更好的推動學校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應。教育資源、教育環境的改觀,這又為小班化教學創造了客觀條件,又能更好的實施小班化教學模式。反之,學校生源減少,學校規模變小,資源閑置。上級主管部門認為該校管理不善,教師隊伍也就不夠穩定,學校將會被臨近教育規模大、教學質量好的學校兼并。
小班化教學同時可以使教師隊伍相對穩定,教師就會比較輕松的交出成績,教師敬業、樂業精神就會增強。教師就有信心將所教學科教好,學校的特色教學模式就會很快形成。學校也因此脫穎而出。
四、農村推廣小班化教育是農村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小班化教育是實施新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形式。實施小班化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各種教學形式,照顧到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差異,靈活掌握教學要求和進度,并及時調整教學結構。在小班化教學中,由于班額減少,教師能騰出大量時間來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并作個別指導,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學困生的發展與提高。
小班化教學是農村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營,同時是教師角色轉型的主要環節。教師由過去的知識的傳播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主持者、指導者,學習的研究者。從而使師生關系融洽,容易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注重教育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知識層次,理論水平。
小班化教學是農村教師業務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實施小班化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探索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選用最佳教學策略,最大面積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在每一節課最大可能的收獲最多的知識與方法。而教師尋求策略與模式的過程就是自身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升的過程。
小班化教學同時要求農村教師熟練掌握多種技能。為使課堂教學更有效,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多種技能,如:教師基本功技能;簡筆畫、游戲、唱歌、卡片圖片制作……
教師專業技能;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的運用、電子白板的運用……還有教師的查閱資料的技能,上網學習的技能、經驗總結的技能、撰寫論文的技能……
總之,機遇與挑戰同步,艱辛與喜悅同行。農村中小學實施小班化教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雖然現在以有少數地方開始實施,但都不夠完善,然我們大家在探索中前進,在改革中提升,堅持以“讓每個農村家庭滿意、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為目標,切實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努力辦好和諧的讓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