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國
一、問題的提出
1.當前學生體質健康及體育運動的現狀
目前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不得不讓廣大教育者擔憂。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健康狀況呈現下滑現象,缺少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成為新一代的標志。
2.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現狀的思考
直面現實,我們發現,陽光體育運動陷入了“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困境, “臨時抱佛腳”、“瞻前顧后”的尷尬局面,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我校正面臨著兩大挑戰:1. 觀念的滯后,導致了管理體系的不健全。2. 游蕩的地位,使學校體育失落了“陽光”。
二、研究意義
本課題研究旨在以校為本,以生為本,使陽光體育運動成為學校體育教育的常態,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它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強調對學生健康的負責,從根本上迎合了學生的身體發展的需求。因而,做好推進學校陽光體育的實踐與研究文章無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三、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調查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和發展要求,分析學校與教師認識不足的原因,實地考察,采集建議。
文獻研究法:研究國內外關于體育教學改革的理論、陽光體育運動等方面的文獻以及實驗學校的經驗。
實例研究法:根據方案進行動態跟蹤,定點開展實驗研究,整合、增刪、完善方案,論證實踐研究的可行性、過程的科學性、結果的真實性。
四、實踐操作
本課題從2015年9月開始一直到2016年12月,共經歷三個階段:A、準備期(2015.9—2016.1):現狀調查——撰寫方案——分工協作;B、實踐期(2016.2—2016.9):構建運行機制——全面開戰(課題研究工作全面拉開,理順關系、推行方案、搭建平臺、實例研究齊頭并進,以評促發展,收集研究的第一手信息。)——階段總結反思(召開階段性會議,查漏補缺,調整下一步研究的方案與措施);C、總結期(2016.10—2016.12):整理分析實施情況,撰寫結題報告,力求呈現一種動態、發展的實踐過程。
(一)構建運行機制,保障活動開展
依托優質資源,我校構建了以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為協調督導,課題組實踐操作,各職能部門積極輔助的運行機制
(二)明確“陽光體育”與“應試體育”之間的關系
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情況和體育成績,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和全能生評選直接掛鉤,強調過程而非分數,強調“育”而不是“考”,引導學生重視并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養成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推動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刷新體育課堂,還“陽光”本色
1.快樂教學,還課堂以“陽光”
陽光的體育課堂教學不僅能把學生的興趣與情感撩撥到一練方休的“憤悱”狀態,更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2.豐富體育活動,同“陽光”共舞
陽光體育活動是一項綜合工程,它不同于傳統的課間操,其生命力在于學生對它的濃厚興趣與積極參與。如果模式一成不變,內容幾年不換,再好的東西也吸引不學生。因此,我們從組織形式、活動內容、音樂選擇、評價辦法等方面,不斷創新,大膽改革,同“陽光”共舞,以永葆其生命力。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陽光體育運動”是常態化的體育教學和教研活動
從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充滿活力與激情的體育鍛煉場面重現校園內外,學校的運動氛圍日趨濃厚。這足以說明“陽光體育運動”已成為一種常態。
2.“陽光體育運動”能有效地改善學生體質
經過多年的實踐努力,體育運動狀況明顯改善,學生喜歡體育運動,每天鍛煉1小時的口號已成為事實;學生經過鍛煉,體型日趨標準,肥胖、營養不良比例逐漸縮小。這充分顯示了“陽光體育運動”的“功力”。
3.“陽光體育運動”能快速地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發展
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發展,學生在省市縣比賽中頻頻獲獎,成績喜人實踐表明,上述對策能明顯改善當前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存在的諸多問題,充分發揮“陽光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
(二)建議
1.“陽光體育”是學校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權利
“陽光體育”需要全員參與。運動是學生的天性,但沒有教師的廣泛參與,“陽光體育”照樣很難持續下去。因為“陽光體育”不僅僅是學生的運動權利,也是教師提高自身教學、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做陽光體育運動的自覺實踐者與先行者,共同行使“陽光體育”的權利。
2.“陽光體育”是學校客觀現實情況下開展的體育運動
現代體育發展離不開三件東西:一是“硬件”,指場地設施;二是“軟件”,指科學的管理;三是“活件”,指人的積極性。要保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必須有一定運動時間、空間以及運動器材。目前學校體育普遍存在設施與場地的不足和運動時間的限制,但我們不能因為“硬件”不足,對“陽光體育”產生消極抵制和等待觀望的態度。教師要明確“陽光體育”是學校現有條件下的“陽光體育”,教師要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化解資金、場地、器材、師資、時間等諸多難題,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和體育器材,從具體措施上狠抓落實,精心組織,科學管理,走出一條具有自我特色的“陽光體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