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楨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先激起學生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樂學、好學。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
功能教學是近些年來倡導的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新型教學思想。它以一定的教學情境為切入點,使學生在一個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中進行交際、交流,培養開放思維,以利于學生形成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能力。同時根據《小學英語教學要求》,要注重學生交際能力訓練,而英語的交際功能又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體現的。可將情境教學與功能教學相結合。如在導入時,教師可以進行一個實際的操練,讓學生課前(及課后)去感受所學文化知識。教師應努力提高教學技能,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勞為逸,以激發學生興趣。如在句子教學中,可采用實物、簡筆畫、圖片、幻燈片等直觀手段來創設情景,以較好的演示效果幫助學生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大活動面。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都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使用直觀教具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聽說環境。如在字母教學、音標教學時,發動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頭飾和單詞卡片。這樣,不僅促使學生動手動腦,而且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學效果會更好。
在導入設計中教師通過事先布置學生去感受真實的情景;然后在教學中又設計一個虛擬的教學情境,烘托了氣氛。因此,在學生學習興趣較濃、新鮮感還未消失的字母教學階段,教師應抓住這個良機,在聽、說、讀、寫上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早起讀、聽英語,書寫認真仔細,敢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學過的英語等習慣。如果在這個階段忽視了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后花再大的精力也難以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
另外,學生們的先天條件,后天環境、生長經歷的不同,決定了他們的接受能力、感知、動機,心理個性的客觀差異。要體現主體性,必須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教師在思想上要改變舊的傳統觀念,對待后進生要真誠地愛護,尊重他們的人格。在作業批改中,教師應注意發掘后進生的優點和成功之處,做對了進行表揚,做錯了進行鼓勵。在測試中,試題的選擇也應考慮到后進生,讓他們也品嘗勝利的喜悅,從而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評價學生要以表揚為主,不要隨意批評學生,要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話。即使學生說錯了,也要再給他一次機會,或鼓勵他下次說好。表揚在英語學習中是一劑神丹妙藥,它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越來越積極的情感,讓學生處在積極的狀態中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興趣,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依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制定活潑、生動、多樣化、科學的游戲教學模式。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時放矢地幫助學生。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穩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參與到老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教師主要起學習促進者的作用,誘發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使事物產生變化、發展的外因。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題材新穎廣泛。教師的教學藝術就在于充分挖掘教材內涵,通過獨具匠心的教學,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學習熱情,從而很好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在教學中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于是,我在教單詞時,輔以游戲,主要是測學生的記憶力如何。要求每個學生自制一朵大紅花。教師教每個單詞都只用3分鐘,那就是讓學生聽30秒,看30秒,讀1分鐘,寫1分鐘 。然后就聽寫所學單詞,看誰的記憶力強。教師備有一本記錄本,一次通過的,記憶力為100%,譽為“記憶力 強者”,自己拿出大紅花戴在胸前。有時教師還可備些小的獎品。3分鐘不能通過,再重新背一遍。兩次通過者 ,記憶力為80%,三次以上通過者,記憶力為60%。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天真活潑,若能有效地組織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將知識融于游戲中,使他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如何在一堂課中合理有效地穿插游戲教學呢?首先在上課初,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剛開始上課時,學生雖然進了課堂,但是注意力可能還在課題之外。此時若設計英語教學活動就可以將學生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來,快速進入語言環境和學習狀態。例如:可做“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按小組一個接一個的逐一說出單詞,比一比,誰的聲音響亮,誰的發音準確。這樣不但能及時檢查學生的發音情況,同時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更好的接受新課作好鋪墊。其次在上課中,穿插游戲于其中,促進新知識的吸收。游戲教學有助于把教學過程和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的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強,因此在教學中可安排一些有趣的猜說游戲,讓學生在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練說。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們要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創新,創造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在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