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云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貫徹落實,小學閱讀教學改革也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我們仍經常看到,課上要么教師從頭串講到尾,要么被個別能力強的學生占領,對于絕少數學生來說,由于他們長期處于被動、陪襯的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信心。究其原因,閱讀教學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輕視學生學的活動過程,由此導致學生大多處于被動狀態,參與意識不強。其實,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么樣新的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要高效的。
如何讓閱讀教學美麗轉身,打造高效課堂凸現閱讀教學實效性呢?
一、做充足的準備
俗話講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它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多研習教育專著,熟悉新課標和教材教法;多學習名師的教育隨筆,觀看他(她)們的課堂實錄,領悟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經驗;要勤練三筆字、普通話、課件制作等教師基本功,以提升教師的自身教學素養。 學生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落實預習環節就必須做到:要讓學生認識預習的重要性,教師應專門抽出時間對學生如何進行課前預習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督促學生養成認真預習的自覺性。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 三是備教法 ,備課前,教師應反復通讀教材,確定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前應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接受能力等特點差異,關注共性、突出個性、有的放矢。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學情和自己的個性特長,選擇最適合本課的教學方法。
二、構精心的設計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如:教學《荷花》一課,整堂課我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三、演課文的劇本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閱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設計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動作。縱觀課文,有很多適合表演課本劇。如教學《將相和》時,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的: 藺相如:上前扶廉頗)將軍這是為何,快快請起! 廉頗:藺大人,您真是寬宏大量,肚中能撐船,我廉頗是粗魯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顧國家生死存亡和您鬧不和,真是罪過。 藺相如:將軍能知錯改正,不是很好嗎?有何罪過? 廉頗:上卿大人,過去您不與我斤斤計較,我感激不盡。您勞苦功高,要是沒有您,我國稀世珍寶──和氏璧一定會被秦王騙去;要是沒有您,“澠池之會”趙王定會受到侮辱,請您再受我一拜! 藺相如:將軍說的是哪里話,“澠池之會”要不是您的兵力,不但秦王不會為趙王擊擊,恐怕我和趙王也早就成了階下囚了。 廉頗: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聽您的,我們一起做好趙玉的左膀右臂,為趙國強盛做出貢獻。《將相和》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講問、學生聽答”的常規教法,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調動了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好劇本,讓學生演出來,不僅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突破口”。
四、提學習的能力
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每一節課后,也該問問自己:我們的教學,能否給孩子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鐘啟泉教授曾說:“我們缺的不是信息,不是技術,而是思維”。
我們將教學模式規范為“五步驟”,分別是:預習質疑、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交流評價、拓展延伸。這五步教學法都是以學生為基點展開的課堂教學模式。 預習質疑引導學生從“敢問”到“善問”,同時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解疑,從而在質疑、解疑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自讀自悟執教《老人與海鷗》一課,我設計了以下幾處讓學生充分閱讀、勾畫詞句,自主體會:“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在敘述老人與海鷗的故事當中,哪些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引導學生自主把握文章結構;“請同學們繼續默讀課文,在老人的遺像前究竟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請用橫線把它勾劃出來,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感受海鷗懷念老人的深情;“大聲自讀1-13自然段,勾畫出能表現老人關愛海鷗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你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體會老人關愛海鷗。不動筆墨不讀書,緊扣關鍵詞句談體會,學一學老人呼喚海鷗等等,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讓他們通過自身的閱讀實踐,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是為了不教”。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是一項神圣而艱巨的任務。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勇敢地承擔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更明確的說是尊重了學生,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閱讀教學美麗轉身 --打造高效課堂凸現閱讀教學實效性,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