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紅
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性好動,活潑開朗,有很強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但是興趣難以持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活與靜的結合,帶領學生去尋找各種方法,特別注重將“活”作為激發學生參與性和積極性的重要途徑。下面就是我在教學中運用引探教學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的一些做法。
一、找一找,比一比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語言學科,有著交際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有4篇課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這兩篇課文都是從多個側面描寫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學生們都比較熟悉。在學習<金色的草地>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在我們的生活找一找,課文中的兩個小朋友每天在草地上玩,草地給他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那么多美的快樂,那我們平時也有經常玩的地方,那你有沒有像文中的兄弟倆那樣,高興快樂呀。我一問到這,學生們的小臉開始露出了笑臉,嘴巴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了.一個說:“我在鄉下和表弟、表妹玩的草地也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可好玩啦,我們一到寒暑假都是在那玩捉迷藏呀,老鷹捉小雞呀,有時還摘一些漂亮的小花插在辮子上,可好玩啦”。我接著問:“那你們在玩的地方有沒發現什么呀?”,學生們一下子鴉雀無聲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聲音了,突然,好多學生紛紛舉起了小手,嘴巴不停得說:“我發現了,我發現了”。一個老家湖南的男孩說:“我發現我奶奶家的那草地,暑假的時候那些草是很多的,早上和傍晚的時候還有一些蜻蜓和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但過年寒假回去玩的時候那些草很少,還沒暑假那么綠。”同學們一下子都明白了,哦,我們的課文和我們的生活是一樣的,學生們學起語文課文來就消除了害怕心理,覺得就是看看課文講得,我在平時有沒遇見過,是不是一樣的。那我們的語文教學,課文教學就完成了,寫起作文來,學生也會寫自己身邊的事了。
二、講故事
故事教學能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為他們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為了聽懂故事中的內容,學生們好奇地、有目的地去聽,聽懂了,會有一種滿足感。特別是聽不懂時,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弄懂了故事大意,會產生一種成功感與自豪感。這樣,學生就會有興趣進一步去理解故事、講述故事、表演故事或創編故事。如我在講課文《槐鄉的孩子》這閱讀課,我先讓學生默讀兩遍課文,就讓學生們合起書本,四人小組說說課文的故事,課室里像一個菜市場,學生們可活躍了,都爭著講,看他們的興趣高漲的時候,我請幾個同學上來講槐鄉的故事,很多學生都會加上動作表情,引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學生們個個聚精會神地聽,教室里不時發出笑聲。故事教學尊重兒童的好奇心、創意、意愿、生活經驗以及孩子的自學能力,它使整個語言活動在“自然”、“真實”、“完整”的語言環境中進行,這方法還可以用在會話教學和文化意識教學中,通過故事教學,學生不是學習零碎的詞句,而是整個語篇的“意義”,學生在感知整個語篇的過程中,建立的語感。
三、做一做
陶行知說過這么一句話“學生有了興趣,就肯定全副精力去做,學與樂不可分隔。”因此教師通過這種簡單的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參與實踐、獲得成功、體驗快樂的機會。誘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必然得到成功體驗進而煥發學習熱情。小學生由于各自自身能力和個性的差異,有時學生善于表達、踴躍積極,有的同學生天生害羞、學習被動。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這課時,學到第二自然段:“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喊:“謝廖沙!“他回過頭來,我就使勁一讓吹,把蒲公英的絨毛吹到他臉上。弟弟也假裝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絨毛朝我臉上吹。”我先讓大膽的同學上來講臺表演,兩個同學模仿兄弟倆的語言動作,同學們看到他們的滑稽表演,笑得前仰后臥,整個教室充滿了歡聲笑語。小膽的學生被感染了,也紛紛舉手要出來表演表演,我就給這些平時不夠自信的學生,他們在快樂的氣氛中也表演的讓同學哈哈大笑,我抓住表揚的機會,表揚這些平時小膽的學生,讓他們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慢慢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集體的溫暖。
四、畫一畫
在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小學語文第二冊有幾句話,我覺得很有用,“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這些聯系起兩個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為訓練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我讓他們在習作時也“畫一畫”。如在學習第五冊第三單元習作時,我按書本的要求,先讓學生在星期六日,讓爸爸媽媽帶他們出去大自然玩玩,先讓他們感受感受秋天的自然美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秋天的美,秋天的景色,那他們學起作文來就容易多了,寫起作文來也有東西寫,有感受寫。學生就不會一說寫作文就怕啦,這樣讓學生在畫的過程中找到了寫作文的素材、內容,讓他們有東西寫,從而達到了我們在快樂中學習的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作文能力。這樣既動了學生的手又動了學生的腦,還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最重要的事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了可怕的作文,培養了學生愛寫作文的興趣。
五、運用多媒體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充分開發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結合網絡資源編制語文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多媒體技術也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
而今,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活”起來已成為共識,這個“活”就是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遵循學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點,注重活與靜的結合。適時為學生創造“活”起來的機會,讓學生在“活”中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獲得知識,并獲得繼續努力學習的動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