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文
一、影響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因素
(一)內因——學生的因素
1.認識的誤區
農村小學生對口語交際缺少正確的認識,在口語交際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有這樣一種誤解,就是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會不會說不要緊,只要考試成績好,能不能成為能說會道、善交際的人不重要。
2.心理的障礙
在農村小學生群體中,不少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低下的原因還源自其心理方面。他們盡管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但就是走不出自身的心理障礙,害怕出錯、害怕丟臉而不敢在公眾面前說話。
3.知識的匱乏
與城區學生相比,農村小學生大多數基礎差,漢語拼音沒有掌握好,有的甚至連漢語拼音字母都讀不出來,普通話不標準或不會說。閱讀量少,知識匱乏,這也是學生在公眾面前羞于開口,不知如何進行口語交際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外因——教師、家庭與社會的因素
1.教師的因素
(1)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
`多年的應試教育,其影響根深蒂固。平時學校的各種考試,皆為筆頭表達,忽視了口頭的表達。
(2)受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
不少農村一線教師還沒有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授、講解封閉型的“一言堂”模式,使得學生很少有機會,或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3)農村教師的個人知識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
農村很多地方,由于師資的匱乏,有些語文教師是臨時從其他專業轉行而來。因此許多教師不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不能有效地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社會、家庭因素
(1)“留守兒童”的問題
留守兒童大多缺乏親情的關愛和呵護,極易表現出膽小、遲鈍、呆板、不與人交往的人格特點。留守兒童在農村小學中占的比例逐年加大,這就給進行農村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帶來一定的難度。
(2)家長的文化水平比較低
與城區的家長相比,農村學生的家長的文化水平比較低,不少家長不善言詞,這不但不能給孩子在口語交際方面給予正確的引導,還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阻礙孩子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二、提高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對策與思考
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須對癥下藥,從學生、教師、家庭三方面入手,三管齊下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 學生方面
1.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另外,教師還要多聯系身邊口語交際的事例,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興趣,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為此,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演講比賽、詩朗誦、課本劇、小品、相聲等活動,會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訓練口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3.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積累言語資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只有通過大量閱讀積累言語資源,才不會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量閱讀,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
4.增設口頭作文課
農村小學可以增設口頭作文課,通過口頭作文訓練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與注意力,聯想力與想象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創設情景,激發表達欲望
《修訂大綱》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方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學生只有在動態的雙向或多向互動中才能增加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及時發現和捕捉訓練點,抓住時機讓學生開展心與心的交流。
(二)教師方面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教師要明白口語交際在現在及將來對學生的重要性,要從學生的長遠利益來考慮,抱著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態度重視口語交際課。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堂口語交際課,深入鉆研教材,選取合適的范例,力求系統而有序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自由平等的口語交際氛圍
尊重學生的個性,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是搞好口語交際訓練的前提。教師應尊重和關愛學生,平等待人,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使學生心地坦蕩、思維開闊、創造的火花不斷地迸發。教師不僅是傳授者,更是學生的聽眾、朋友,和他們一起討論,一起聊天,讓學生愿意和自己交流,克服膽怯自卑心理,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
(三)家庭方面
1.關注有留守兒童的家庭,給予相應的教育指導
留守兒童家庭一般都會忽視孩子的心靈慰藉,長期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性格會變得內向、孤僻,給進行口語交際帶來一定的障礙。因此,學校應對此類家庭給予相應的教育指導,定期家訪、電話家訪,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語言能力培養環境。
2.加強家校互動,定期組織家長培訓,聯系生活,隨機訓練
教師可以通過家校互動,定期組織家長培訓,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在培養子女用心捕捉現實生活現象,創設情景,讓學生進行交際,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家里來了客人,你是怎樣接待客人的;你是怎樣認識新朋友的;遇到困難時,你是怎樣請求幫助的……諸如此類,都是生活中的訓練素材。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上去,努力拉近城鄉差距,需要每一個農村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第一個農村的孩子都能伶牙利齒,口若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