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優芳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對學生施以“仁愛”, 他說“仁者, 愛人”, 要做到“誨人不倦”。 法國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指出:“熱心可以彌補才能之不足,而才能 不能彌補熱心”。關愛學生,是每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工作的原動力,也是保證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條件。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也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 關心、理解、尊重、信任、鼓勵是關懷情感的基本表現,也是學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在班級建設中營造良好的溫馨氛圍,表達了教師對學生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包括態度、信念、情緒)的關心與幫助,表現出師生之間的平等與尊重,有利于學生釋放心智潛能,減輕心理負擔和壓力,融洽師生關系,在班集體的發展和學習的健康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響著每個學習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那么,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如何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呢?下面我將結合我在擔任班主任工作過程中的一些實踐,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班主任要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尊重與體諒學生。
作為“精神關懷者”的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關心他們的情感與情緒,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能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得到協調發展。多給予學生精神關懷,是班主任專業素養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尊重學生,欣賞學生,走近學生的心靈,懂得學生,從而也讓學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而班主任要想美化學生心靈可以從溫馨的環境建設入手,用美好環境熏陶學生,使學生情操得以陶冶,心靈得以凈化。
1、1.讓班級的墻壁學會“說話”
。我把我班的四周的白墻壁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我把它稱為“五心墻”,其上面的文字、圖畫、集體照等來源于我們真實的生活寫照,紀念我們的點滴溫馨與和諧,留住我們青春的紀念。“榮譽角”上的一張張獎狀是班級成長的一個個腳印,凝聚著全體師生的心血:環保衛士、最佳值日生、最佳班干部、優秀學生……“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等標語已經深入人心。
2、2.了解學生的“心與心愿。”
我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征集了同學的心愿與祝愿,例如:臨近教師節時,我設計了主題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感恩教師節活動”引導學生寫出了對老師的感恩,如“粉筆染白了您的雙鬢,汗水浸濕了您的衣衫,感謝您的辛勤付出”;又例如臨近考試前,我又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寫出對自己的鼓勵,如“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激乃發靈光;人本無能,遇挫方見其偉”;也有對理想的憧憬,如“帶上自己所有的理想,放開一切去努力拼搏一次,不要讓夢想等待,就算這次失敗也不后悔,因為我們努力過”……每一個心愿串連在一起,拼成一顆大大的紅心,溫暖著班級每一個人的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愛的溫暖和期待。
二、班主任要善用溫暖人心的話,加強與學生的愛心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只有對學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細,方法才能對頭。多年來,我努力做到:對學生思想上積極誘導,學習上耐心幫助,生活上關懷體貼。我經常利用課間休息和放學后值日的時間與學生親切交談。特別是對那些失去親生父母,詢問他們跟誰生活,繼父、繼母對你好不好啊。從多方面給予他們溫暖的關懷。還經常拿錢給那些忘記帶飯錢的孩子買飯,并且我準備了一些常用藥放在講桌里以備急用。久而久之,我們師生之間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記得有一天中午我班有一家長,從廣東回來看望他的兒子,他對我說了這樣幾句話:“我兒子在家常說你好,你不輕視我們父母離婚的孩子,孩子交給你我放心。”例如:我班黎作鴻同學由于父母離異給他造成很大的傷害,進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自我封閉。導致其身上有許多不良行為,經常上網玩游戲,看黃色網絡小說,并自己編寫了一本黃色網絡小說在班上傳閱,與社會接觸人員較復雜,并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上課講話,隨便吃零食……在同學中霸氣十足,誰都不敢惹他,時常以欺負同學而引以為榮。我就與他個別談話,同時和他爸爸取得聯系,并注意不告狀、不揭丑、報喜不報憂,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制定具體措施。避免請家長——罵學生——無進步的惡性循環,求得家長與老師的配合,密切學生、父母與老師之間的關系。還給他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短片,使他的一些不良行為逐步矯正。并用“慈母”般的溫暖去撫慰他心中的不平,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和他一起談同學關系、興趣愛好問題、班集體建設等,對他從沒理性的說教,而是進行感情的交流與交融。俗話說:“日久生情”,母愛式的教育,使他改掉了身上的許多缺點,在各方面表現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可見,作為班主任要善于運用溫暖人心的話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溝通的平臺,因為缺乏情感的交流與共鳴就不可能存在精神的共融與流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有著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認識,教師不可能把自己對于生活的認識與見解強加給學生,而要在尊重學生對于生活理解的前提下,將學生視為“平等中的一員”,以求共鳴。
三、班主任要用家長般的愛溫暖學生,給學生家的溫暖、愛的呵護。
在我擔任班主任這么多年來,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需要愛、更需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教育的角色在變化,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一種合作關系。正如新課程里所寫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也就是對學生有一種愛心,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子女充滿愛。既作班主任,又作家長,當學生有困難時,我總是盡心盡力地關心,讓學生在校讀書有一種在家里的感覺,時時對他們有一種牽掛。例如有學生半夜感冒發高燒,我就毫不猶豫地把他送往醫院,等穩定下來后,立即跟家長取得了聯系,用自己的一種真誠的愛打動了學生。又如:我班有一位學生升入初中后學習上一直對自己要求不高,游手好閑,結交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各門學科都居最后。找他交談,他常常沉默不語,還說他在小學就是這樣子,各方面表現也非常糟糕。面對這種情況,我進行了家訪,向他母親了解詳細情況及在家表現。熟悉情況后,我再三思考,繼續找他認真詳談。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優點,也表示理解他的那些不良行為,慢慢開導他,并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可取,并鼓勵,對他說“相信你能行,我幫你。”他聽后就有點想好好學習的念頭了。在學年的評語中,我給他的評語是這樣的:“做事認真,為人踏實,你樸實無華,毫不造作,是老師心目中最好的學生。學習的道路是坎坷而艱難的,但勤奮執著的人通過自己不懈努力一定能夠登上頂峰,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衷心地希望你能永遠如此,自信、樂觀地面對學習、生活、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同時很感謝你對我的信任和支持”。他拿到報告手冊后面對這樣的評語,給我發了條短信說:“老師,謝謝您,是您讓我找到自己。”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為了更好地走進學生的世界,我嘗試過各種方法,例倒如,多利用課余時間接近他們,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互發E-mail,當取得他們信任,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從而收獲了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更樂于積極向上。
四、班主任要學會博愛,對后進生不拋棄,不放棄。
沒有父母愿意拋棄自己的孩子,作為班主任的我同樣不會放棄任何學生。每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會遇到后進生,后進生雖然只是少數,但他們往往集許多缺點于一身,給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麻煩,他們不僅容易犯錯,而且改過來之后極容易再犯。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用寬容去溫暖學生的心靈,摸清后進生的思想實際,寬容而不包容地并引導他們把自己的缺點找出來,然后逐步改正。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準確找出后進生認識上的差距,從不挖苦諷刺他們,用愛心、誠心去感化他們、接近他們,跟他們說心里話,并用恒心和耐心來轉化后進生,偏重表揚,著眼進步,從最基礎的知識入手,不辭勞苦,不言放棄,給時間,給機會,為后進生創造一個寬松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并號召優生幫助后進生,采用“一對一,一幫一”的形式,后進生獲得了友誼之手的援助,不斷縮短與中等生、優生的距離。
例如,我班馮浩峰同學學習習慣比較差,常因懶惰不交作業,找他談話他會答應老師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檢查卻拿不出作業來。多次說服教育,改變不大,怎么辦?不斷的失敗使我不得不重新考慮轉化他的方法。之后,我發現他完成了某一項作業時,就及時表揚他,并獎勵他一個“優”幾天下來,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學一樣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還讓他與習慣好的學生坐同桌,發現閃光點就及時表揚。現在,他基本能按時完成作業了,學習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總而言之,在當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不僅在播種著知識和愛,同時也在加倍地收獲著感動和幸福。孩子們一次次用他們真誠的目光、天真可愛的笑容感動著我。工作原本就是一種享受,因為學生是那么可愛!愛生活、愛事業、愛學生是教師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只有播下愛的種子,才能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毫無精神壓力的氣氛中學知識,學做人。如果學生的能力發揮到極點,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奮斗的快樂,我們的能力不也就發揮到極點了嗎?感謝生活,感謝學生!因為我愛學生,所以我樂于奉獻;因為我樂于奉獻,所以我可以快樂地工作著。最后我想借用魏老師的一段話結束這篇文章: 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的態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那段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