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只有采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小學語文教學所出現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主要論述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期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一、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小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只有學生對學習語文有興趣,才能夠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但是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仍然是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觀念較多,這就導致了我國的語文課堂中主要教學目標還是提高學生成績。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對于提高學習興趣這一方面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老師并沒有意識到興趣的培養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生硬的教學方式,靠讓學生認識拼音生字、強制背誦文章等方式進行語文課程教育,只看短期效果而不為學生的長久發展做考慮,只是想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成績,很有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盡管目前一些老師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來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但很多學生依舊認為語文學習枯燥無味,難以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合適
小學語文教學是對學生的啟蒙教育,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所使用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由專業人士精選而出,但這并不能保證小學語文教學所使用的教材內容都符合小學教育教學標準。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生提高文字表達能力,了解社會,學習寫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語文教材中不符合現實情況的教學內容,不僅會使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出現偏差,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沒有太多幫助。在寫作過程中,由于受到語文教學內容的影響較大,學生常常會模仿教材內容進行寫作,甚至將教材內容的部分句型或格式直接套用在寫作中,這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3.沒有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講,而這種教學方式下的課堂學習氛圍極為枯燥,很難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同時,在知識灌輸式的教學課堂內,學生的思考、分析等能力會受到極大的壓抑,思維方式也會逐漸被固定化,這不僅對學生思維的開拓不利,也會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還造成了學生和老師之間溝通較少,學生學習自主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老師將所要講的知識點講給學生,整個課堂中老師講的太多,很多問題學生來不及思考,學生遇到問題時又不能積極尋求方法解決問題。老師一般都是按照標準答案要求學生,有些學生主動提出一些經過自己獨特思考的答案,但是老師為了防止這個學生將其他學生的學習思路帶偏或者是影響正常的教學進程,一般都會打斷學生的回答,然后說出教材中的正確答案,這些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以及實踐能力。
二、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課堂中采用相關的語文活動來調動學習學習氣氛,比如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把一個組看成一個團隊,進行一些語文知識方面的比賽。可以進行背誦課文或者是漢字聽寫,采用計分制的形式,哪組同學表現成績最好老師進行鼓勵,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教師教的愉快,學生學的輕松,雙方達到教與學的和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旦課堂的氣氛變得輕松、自由、活潑時,枯燥的知識也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2.豐富教師教學手段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積極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一是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教師要培養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二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正確地引導和合理地分組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通過學生的交流合作,拓展學生的知識和學習方法。三是運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通過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能豐富學生的信息量,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3.根據現實生活選擇語文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當貼近現實生活,選擇一些代表現實生活、具有現代意思且與現實生活相符的教學內容,并用其替代那些陳舊且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以便使學生語文學習中感受到一種真實地、仿佛可以觸摸到的生活景象,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確保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提升。
4.將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積極改變教學理念,正確處理好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的關系。教師要從傳統的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向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轉變,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方式向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轉變。要實現這樣的轉變,就要正確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通過這樣的轉變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三、結束語
教師應針對新的教學環境下,改變教學方式、精煉教學內容等對策去解決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以便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曉艷.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6(29).
[2]朱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2014.(12).
[3]肖玲.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B版.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