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蕾蕾
評語是班主任老師向家長、學生匯報學生在校的各種情況的窗口,這對班主任、家長、學生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希望客觀、真誠地與家長、學生交流;家長盼望老師了解、理解自家的孩子,學生則渴望老師把美好的信息傳達給家長。評語寥廖數(shù)十字、蘊藏著老師的滴滴心血,寄托著家長的殷殷希望,包含著學生日日寒窗。寫好評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許多瑣碎又有意義的工作。
一、全面了解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方方面面才能依人畫像,不至于千人一面。了解學生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的客觀情況,另一方面是主客表現(xiàn)。兩方面相互影響,客觀情況影響主觀表現(xiàn),主觀表現(xiàn)又反映了客觀條件。要想了解學生的主客觀情況班主任一開學就要做工作了。要去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生活情況,學習情況等。有的學生是一家三口,有的學生是單親家庭,有的學生是留守孩子,而有的卻是寄人籬下;有的學生家庭經(jīng)濟寬裕,有的學生家庭條件較差一些。零零種種的情況反映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影響到學生學習、心理又影響學生為人處事。如對于捐款:一家三口經(jīng)濟條件寬裕好的捐一百也不為過,單親家庭經(jīng)濟較差的捐十元就不錯了。寫評語時老師就不應以錢多錢少作為衡量的依據(jù)了。結合學生的客觀實際觀察學生的主觀表現(xiàn)寫起評語就會依景畫人、活靈活現(xiàn)了。如給一位寄人籬下學生的評語:你善于謙讓、喜歡以姐姐自居,從不和其她同學鬧別扭。你善于察言觀色,三思而行,獨立性很強,遠離父母,你依然生活得很精彩!
二、努力提高文學素養(yǎng),活靈活現(xiàn)勾勒形象
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在評語中是以書面語的形式出現(xiàn)的,恰如其分地評價學生,需要老師獨到的慧眼,明察秋毫,更需要老師深厚的文學功底,妙筆生花。提高觀察能力、寫作能力是老師的必修課。老師在課余時間多博覽群書,首先是文學著作,摘抄精彩片段背誦經(jīng)典名句,體會寫人的技巧掌握語言藝術、寫起評語不會辭不達意了。其次是教育書籍,運用教育規(guī)律觀察學生的行為舉止,再用一些簡單的教育術語給學生指點迷津、家長會更容易接受些。第三,老師還要關心時政,閱讀報刊、雜志及時準備地把握教育動向,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者、把新鮮的血液及時注入到工作中,說出的話、寫出的文章才令人信服。老師和書交朋友,學生也受益匪淺。讓家長透過語言對自家孩子一目了然。如給一位出類拔萃的學生的評語:小伙子,真不簡單,你文化學習輕輕松松就名列前茅。音樂、美術、書法也令人叫絕。當然這與你的勤奮刻苦是分不開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會越來越好。
三、主動與任課老師交流,多方位、多視點觀察學生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學生的評語雖然是班主任一個人寫的,但班主任不能只憑個人印象。對學生來說,班主任只給他們教一門課或不教他們課,與學生打交道的時間也不充裕,這就很難看清一個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和表現(xiàn),這造成班主任容易只看到部分學生好的一面,忽視了不足的一面。而對于一些后進生,班主任易戴有色眼鏡看人,對他們的不足之處易敏感,漠視他們的優(yōu)點。與同事交流則豁然開朗。我曾教過一個學生反映特快,視野開闊。課外知識掌握很多,還特別好動,按我想那么好動體育肯定不會差,但我和體育老師交流時,得到的結果恰恰相反,他學動作沒有一個能規(guī)范完成的。對呀,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多元智力說”與同事交流,使我全面的了解學生,也體會教育家的理論意義。
四、利用班級日志、教師日記記錄學生生活點滴
評語不要等期末才手忙腳亂、匆匆而就。班級日志記錄的事經(jīng)常是隨機的,有時或間斷或不間斷地記錄某一個學生反復做的事,評定一個學生時,班主任基本可以精確的統(tǒng)計出數(shù)字,把這些情況用評語和家長做一個溝通,讓家長從事件與數(shù)字中給自家孩子作一個客觀的評定。班級日志經(jīng)常是學生記的,即使老師記也只能記錄一些事情、不能捕捉細節(jié),教師日記則彌補了這一不足。開學后把學生的名單分列出來,寫在工作筆記上,每一個學生姓名后空一大段,老師可以隨時給某個學生填上精彩一段,到寫評語時,再針對學生的總體情況適當擴充(有的甚至不需要)評語就成了。如寫給喜歡打鬧的學生的評語:你很聰明,學習很少要老師費心。你單純而富有同情心,看《良心》這部電影時,你淚流滿面,老師怎能忘記?可是你處理好跟其他同學的關系,加強自控能力,老師會為你感動。
五、創(chuàng)造情境,給不起眼的學生提供表現(xiàn)機會
細心的班主任可能寫評語有過這樣的困惑:兩頭的學生寫的順順當當,不患無辭,而一 些中間型的學生卻都差不多,使這群學生躍然紙上就得費神了。這一類學生,課堂上、關注他們、效果并不明顯,要老師另辟蹊徑。舉行一些活動為他們搭建舞臺,讓他們盡情的展現(xiàn)。舉辦演講、唱歌、毛筆字、跳繩、踢球等比賽,針對這一類的學生不同的特征設計特定的比賽,既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又增加他們的自信。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從動態(tài)的形象給他們作一個評價。個別學生、老師可以設定特定的任務讓他們?nèi)为毻瓿桑缓髲耐瓿赡骋蝗蝿盏倪^程中體察孩子與眾不同的個性,盡量讓他們的優(yōu)點發(fā)揮出來。當學生某一些微小的優(yōu)點被老師發(fā)現(xiàn)并加以肯定。家長、學生都會眼前一亮,有的學生會更關心孩子這一方面的發(fā)展,學生會找到一個發(fā)展的契機對某一方面會更感興趣。
六、利用多種評價方式,形成三維立體印象
評語包含學生一學期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生總會生活在一個班集體中,課內(nèi)課外不一樣,老師不在場的時候是很放松的,和同學交流的語言有別于大人,學生在家有別于學校,因此評語可以包含一些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這一內(nèi)容可以通過多種評價方式獲得。讓學生經(jīng)常展開自我評價,學生互評,請家長評價,最后老師作一個綜合評定,既給學生一個自我認知,向同學取長補短的機會,又使得學生、家長、老師互動溝通起來。多渠道的評價,言辭貼切,家長讀罷心里明明白白。如給一位活潑而又愛學習的學生的評語:瞧,課堂上你專心致志,發(fā)言踴躍課后你神采飛揚,大汗淋漓;在家乖巧懂事、尊敬長輩,真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好少年。
七、給孩子撒播愛的陽光,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孩子畢竟還小,他對自己的評價容易受成人的影響,老師的評價對孩子有導向作用。老師應給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讓他們汲取愛的陽光健康成長,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樹立孩子的自信。班主任請欣賞你的每一個學生,用孩子的語言,朋友的口吻,長輩的愛撫事給孩子寫下實用而又中肯的評語。評語要以肯定為主,弘揚個性;評語要以鼓勵為主,揚長避短;評語要言之溫婉,寄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