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治宇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日益普及,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隨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外部環境的改變,高校思政課應該如何適應新媒體環境,從而推動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新,已成為了每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亟待探索的新的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思政課;創新
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媒體領域的重大變革。依托于互聯網、移動通信、數字技術等新電子信息技術而興起的新的媒介形式[1],即新媒體,正以其驚人的發展速度在全社會中得到普及。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31億,手機網民達6.95億[2]。在當今這個到處都充斥著各類新媒體工具的時代,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因為新媒體的出現而受到深刻的影響。
大學生,作為新媒體一個龐大的受眾群,他們每天都被各類新媒體所包圍,每天都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環境當中。在新媒體環境下,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課面臨的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思政課的權威產生沖擊
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泛濫是其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大學生每天在網絡或是智能手機平臺上可以接觸到來自各種渠道所推送出的各類信息,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這些泛濫傳播信息的影響。利用新媒體平臺,信息的發布者可以隨時隨地地實現信息的“零門檻”傳播,這就會導致一定量的不實信息在新媒體平臺當中大肆傳播開來。假如大學生接觸到了諸如歷史虛無主義以及西方資本主義的腐化思想的信息,而又不假思考地信以為真的話,這將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造成極大的障礙和困難,高校思政課的權威性將會在這樣一種“信息爆炸”的環境下被解構。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樹立高校思政課的權威性和引導性,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一項重要且現實的課題。
(二)新媒體環境對當前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天,00后的學生已經開始逐漸走進高校校門。面臨從小就被電腦、手機、PAD包圍而成長起來的學生,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現如今各高校的大學生在思政課的課堂上都存在到課率、抬頭率不高的問題,如何讓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讓思政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各高校的老師都在積極探索。針對傳統的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模式,很多學生感到形式過一單一、死板,自己不感興趣。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不少學生卻對各類新媒體平臺當中所傳播的“獵奇”新聞更感興趣,甚至部分學生感到深信不疑。因此,在新媒體的環境中,如何做到讓學生所熟悉的新媒體與思政課的教學相結合,這就為今天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課題。
(三)高校思政教師對新媒體技能的掌握還需進一步加強
今天要將新媒體融入思政課的教學當中,就需要思政課教師熟練地掌握新媒體的操作和使用技能。無論是微課、慕課,這些新型教學模式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撐,這就需要學校提供相應的培訓,讓學校思政老師始終站在今天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將最新的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路徑
(一)就內容上:堅持方向引領,關注社會熱點,貼近學生實際
高校思政課是對學生“三觀”進行教育的主陣地,要始終堅持方向引領。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就是應該旗幟鮮明地對各類虛假信息予以駁斥,以免大學生受到許多不良信息的滋擾,在思想上產生混亂。另外,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當下的社會熱點和學生關注的話題融入思政課課堂,堅持“內容為王”,這樣才會讓學生感到與現實貼近,不再是一味講解空洞的理論知識,才會真正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二)就形式上:利用新媒體,打造“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教學模式
隨著新媒體的日益普及,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為我們學習、生活帶來的有利一面,從而利用其優勢打造一套“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教學模式,來為教學服務。面對當前學生的特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不適應當今新一代的大學生,而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等工具,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造思政課的創新模式已成為了一個趨勢。例如各高校可以集合全校師資打造具有各校特色的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微課、慕課等形式將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有機整合起來,讓思政課的聲音在新媒體當中占有一席之地。如高校可以通過開設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校園論壇等形式,以這種“碎片化”的方式在各新媒體傳播平臺中“發聲”,傳播正能量,弘揚中國精神。相信通過這樣一系列創新模式,一定能夠打破學生過去對思政課“古板、單一”的慣性印象,讓思政課真正“火”起來。
(三)就師資保證上:加強思政老師對新媒體技能的培訓
各高校應組織思政課教師參加各類新媒體使用和操作的培訓,從而將各種新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各類線上平臺,老師可以清楚地洞悉學生的思想動態,第一時間了解學生關心的主要內容,這樣就會在課堂教學中更具有針對性,也能更好地發揮思政課堂的教學作用。
三、結語
新媒體的廣泛運用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狀態,新媒體也日益成為了人們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高校思政課應該如何應對和適應今天的最新情況,這是今天每一個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面對新媒體對高校思政課提出的種種挑戰,如果一味的采取“堵”的態度是不可能有任何成效,甚至會對大學生造成更為嚴重的逆反心理的。唯有將技術的優勢與思政課堂緊密的結合,才能夠煥發出當今時代思政課堂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姬立玲.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創新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0).
[2]顏曉娟.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