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丹陽
摘 要:在21世紀,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氣候變化。而山西省地處大陸東岸中緯度的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災害性天氣較多,屬于災害頻繁區。基于此,本文就對山西省氣候變化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分析,以期提高山西省的綜合競爭能力。
關鍵詞:山西省;氣候變化;低碳發展;循環經濟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031-01 中國圖書分類號:X321 文獻標志碼:A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多,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短缺,還對環境產生了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山西省作為“華夏民族的搖籃”[1],有著巨大的能源,因此,我國需要始終抓住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發展改革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制定出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從而促進山西省可以快速發展。
1 加強山西省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8月,山西省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排到全國的前25名,可見山西省的經濟發展是多么迅速[2]。但是山西省還沒有意識到氣候變化對經濟結構的重要影響,造成山西省在復雜多變的氣候環境中發展速度逐漸降低。基于此,山西省需要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轉變其經濟發展方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山西省需要將以往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結構,從而拉動山西省居民消費,提高山西省的國內生產總值。其次,早在2005年,我國就提出了經濟增長方式,并與2007年又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直到2012年,我國已經以加快經濟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線,在此背景下,山西省需要緊抓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發展改革試驗區的政策優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而更好的應對氣候變化。
2 加強宣傳,增加群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
要想降低山西省因氣候變化出現的不利影響,促進山西省實現快速發展,山西省相關部分就需要對山西省群眾進行氣候變化危害性的宣傳[3],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山西省相關部門可以使用微博、微信、QQ等平臺對氣候變化方面內容進行宣傳,從而提高山西省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為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山西省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并建立聯絡機制,為群眾提供一個可以發表言論的平臺,從而讓群眾可以加入到應對氣候變化中,為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提出相關建議。最后,山西省政府需要重點到各個學校對學生進行宣傳,加強學生加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讓學生充分了解氣候變化對山西省發展的重要意義,為山西省更好的應對氣候變化奠定堅實基礎。
3 調整產業結構,優化以煤為主的產業經濟
調整產業結構,優化以煤為主的產業經濟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山西省需要建立健全氣候管理體系,對煤礦產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煤礦產業相關設備,從而提高煤礦產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其次,山西省需要培養除了煤礦產業以外的重型汽車、不銹鋼加工等其他產業,并發揮出這些產業的優勢,促進山西省國民經濟的快速提升。
4 健全山西省氣候管理體系,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山西省氣候管理體系,加強領導組織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山西省需要明確其應對氣候變化的定位,并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當地政府的規劃政策中,讓山西省走上低碳的道路,從而促進山西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其次,山西省需要嚴格遵循《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案》[4],成立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的專業領導小組,并在領導小組內發揮各個職能部門的作用,讓其可以針對性制定山西省應對氣候的對策。
5 完善法規政策、強化制度保障
完善法規政策、強化制度保證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山西省政府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案》,并在此方案下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并結合山西省具體情況進行法律法規政策的完善,從而為山西省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有效保證[5]。其次,山西省政府需要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鋼鐵等高耗能產品的限額,建立溫室氣體排放規定,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而保證山西省可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結束語
要想保證山西省可以實現快速發展,我國就需要根據山西省具體發展狀況、氣候條件等方面內容制定出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本文提出健全山西省氣候管理體系、加大宣傳力度,增加人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等應對氣候措施,以期提高山西省的綜合競爭能力,促進山西省實現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麗紅,賈琇明,劉珺,等.山西省植被指數時空變化特征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湖北農業科學,2015(17):4143-4147.
[2]仝莉棉,曾彪,王鑫,等.2000-2012年山西省不同植被類型物候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2):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