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焰培
摘要:發展迅速的互聯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我們的生活與互聯網密不可分。伴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信息的傳播途徑及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變了對傳播概念的理解,并且影響人們的人生價值觀。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思政教育受到重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利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來構建一個學生思政教育機制,使學生們的思政教育可以通過情理互動來實現。通過對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的不斷創新,從而使學生們的網絡素質得到提高,最終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中。
關鍵詞:互聯網 學生 思政教育 情理互動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109-01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幫助,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而這一特點可以很好地運用在學生的思政教育中,從而改變思政教育的現狀,通過互聯網的這一特點可以很好地幫助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雖然現在還是有一些很好的機制來幫助思政教育開展工作,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下,需要一個很好的平臺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情理互動機制是思政教育中的主要內容,是基于自由平等的原則來進行的,通過互動使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在互聯網背景下,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們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好處,最終達到加強思政教育效果的目的。
一、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的概述
情理互動作為一種基本的互動形式,其互動性有很多,但是我們日常的很多互動形式過于簡單,可以概括地說就是一種語言交流。但是情理互動就要相對復雜一些,因為在情理互動中,必須強調平等這一特點,只有兩個人平等才可以通過自身的主體感受來進行情感交流。在思政教育中情理互動機制是以情感作為主要內容,然后通過信息載體來實現傳達,從而實現互動。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是一種內心的交流,在心中達到互動的目的。思想的交流需要通過情感的灌注才能夠展開交流,將情感灌注于其中,那么,師生便可以通過濃厚的情感來交流,從而達到思政教育的互動,而且這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有著很大的啟蒙作用。
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應該先將學生的認知作為出發點,通過了解學生的認知程度,從而使學生們更加適應思政教育。現在各國對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都很重視,而且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將思政教育與互聯網結合,通過互聯網來提升學生們的主動性,能夠改變原來思政教育難以溝通的狀況。將互聯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使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互聯網對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的影響
(1)為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現在的互聯網發展十分迅速,已經從原來較為復雜的交流,轉變為了多形式交流方式了。以至于現在的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了,人們更加依賴于互聯網的互動性,在互聯網上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平臺就可以達到交流的效果,而且形式多樣化,這樣對于人們之間的交流有很大的幫助。在思政教育中,就是需要這樣的交流,通過交流來了解彼此,從而可以使學生們的思政教育可以更加的活躍。思政教育情感互動機制可以在互聯網中找到全新的平臺,并且通過合理的利用這些平臺,從而使思政教育可以通過更加多的平臺來達到多形式的傳播。就現在的學生來說都是活躍于QQ或者微博等平臺,所以思政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學生活躍的平臺來實現教育。但是思政教育過于嚴肅也會導致學生對其沒興趣,因此,應該要通過改變思政教育的口吻,使其與互聯網平臺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與互聯網相結合。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可以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
(2)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的目的。學生們對互聯網的興趣都十分濃厚,而在課堂中卻無法達到對互聯網的哪種興趣。在互聯網中,每個人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所以不僅僅是學生可以在互聯網中進行交流,教師們同樣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交流,通過互聯網平臺來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更加沒有阻礙的交流。這對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有很大的幫助,使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來實現更多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們更加主動地進行互動,從而提升其對思政教育的興趣。在互聯網為背景的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下,學生們可以更容易接受這些理論知識,從而大幅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達到促進思政教育情理機制的發展。
三、結語
發展迅速的互聯網也相繼推出新的多元化平臺,對學生來說,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壞,所以我們也不能夠保證,學生們可以在互聯網這個大世界中做到一心一意地學習。在互聯網背景下,思政教育情理互動機制可以更好地開展學生的工作,但同樣也接受著學生自主性的挑戰,現在的思政教育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緊密,而且也借助著互聯網多平臺的優勢,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思政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余彪,沈永真.互聯網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師生情理互動機制研究[J].知識經濟,2016(10):176-177.
[2]張釗.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現實困境及應對策略[J].才智,2016(11):4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