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榮
摘要: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學術界就面臨的新形勢、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成效以及經驗啟示等有關建國初期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探討,取得了許多成果,本文梳理了這些文獻的內容,將討論的主要內容和取得的進展加以歸納和綜述,為當今社會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鑒。
關鍵詞:建國初期 中國共產黨 黨員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182-01
一、關于建國初期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研究
建國初期,在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面臨復雜的國內問題,同時還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問題,但學者們的具體觀點存在差異。
(1)關于國內背景的研究。建國初期,干部教育面臨黨的歷史地位、工作環境和中心任務發生根本的變化,以及干部隊伍的迅猛壯大的新形勢。王忠對于國內問題的分析是從建國初期大量資產階級及其他剝削階級思想仍然存在以及執政黨面臨恢復國民經濟的巨大挑戰這兩個方面進行的。對于建國初期干部隊伍自身面臨的新形勢,蔣天策不僅指出其在數量上迅速壯大,而且指出其存在結構復雜以及一些其他的新問題。此外,建國初期黨員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還面臨著黨員干部理論和文化素質偏低、各干部相互融合不深入缺乏團結信任、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滋長等挑戰。
(2)關于國際背景的研究。國際背景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實行孤立政策,在經濟上實行封鎖政策,在軍事上實行包圍政策,試圖將新中國政府扼殺在搖籃中。此外,還面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以及蘇聯教育理論的傳入。
二、關于建國初期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研究
建國初期,由于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因而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既包含與其他階級相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又有針對黨員干部群體特殊性開展的其他教育內容,而且在概括內容時對內容的分類標準也存在差異。
(1)根據教育內容進行分類。1)理論教育。理論教育主要指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及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代性特點。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既包含黨員標準教育,又有維護黨的團結教育。之后,王偉特別提出了對黨員干部進行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在此基礎上,楊柳又指出重視對黨員干部的文化教育與黨性教育。而王靜在這一問題上,指出對黨員干部進行黨風教育(包含黨風和工作作風教育、黨員標準教育和黨內團結教育)。
(2)根據教育歷史時期進行分類。開展以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以恢復國民經濟為中心的教育和過渡時期總路線教育、抗美援朝期間的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三、關于建國初期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和途徑的研究
(1)關于措施的研究。
關于對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教育的措施,張信杰指出要加強法治、健全監督制度,開展整風整黨運動,加強黨校建設。
(2)關于途徑的研究。
羅崇瀚指出重視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用馬列主義武裝全黨干部、加強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密切聯系群眾、注重干部制度的探索和創新三種途徑。此外,趙志宇提出要通過頒布一系列指示和開展各種教育和培訓的途徑對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后,李平貴又特別強調了黨內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開展整風整黨運動以及發揮黨校教育的陣地作用的途徑。
四、關于建國初期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研究
(1)黨風建設方面的成效。
趙鐵鎖、謝忠平指出建國初期的整黨整風運動,提高了黨員的素質,改進了黨的作風,純潔了黨的隊伍。通過整黨,廣大黨員繼續發揚廉潔奉公、艱苦奮斗的作風,以模范行動帶動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設任務。
(2)其他方面的成效。
于欣還指出其對確立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統一全黨思想以及促進黨內團結方面的巨大成效。推動了黨內民主建設,并引領和促進了人民民主,同時也促進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獲得更為廣泛的支持擁護。
五、評述
綜上所述,許多學者在研究建國初期對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頗有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總結如下:首先,研究范圍有待進一步拓展。學者們在研究建國初期對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大多集中在其面臨的新形勢、內容以及經驗啟示方面,對方法途徑進行研究的文獻還比較少,這就需要我們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斷拓寬研究范圍。其次,研究內容有待進一步深入。在分析文獻資料的過程中,對于建國初期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即缺乏系統性,而且有些內容的研究比較欠缺。最后,研究應進一步挖掘現代價值。在論及經驗啟示時很多專家學者都忽視了對建國初期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價值的挖掘,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