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萍
一、引言
商業銀行的市場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與匯率風險,而根據巴塞爾協議Ⅲ,商業銀行必須計量和核定市場風險大小并配置資本,且要求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實施壓力測試,以便動態地跟蹤市場因子變化對銀行的影響。因為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實施壓力測試可以深入分析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充分了解潛在風險因素與銀行持續經營之間的關系,及時預防極端事件可能對銀行帶來的沖擊,從而有效控制風險;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實施壓力測試可以使其充分了解單家銀行和銀行業體系的風險狀況和風險抵御能力,更有效地監管商業銀行;但在銀行市場風險壓力測試方面,國內尚處于定性研究階段,本文擬從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兩個方面對市場風險進行定量分析。
二、國內外壓力測試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從壓力測試分析方法來看,Dunbar&Irving(1998)認為,銀行業主要采取的三種壓力測試有:歷史情景分析、結構化情景分析、反映銀行自身特性的情景分析;BIS(2003)則將壓力測試的方法分為:敏感性分析法、歷史情景分析法、虛擬情景分析法、最大損失分析法與極值理論分析法。
從壓力測試技術來看,Samu&Jokivuolle(2004)提出了包含周期性因素的模擬方法壓力測試,該方法能夠同時模擬銀行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要求,用于評估銀行資本充足情況;Jan等(2006)提出了基于地圖多元化情景與隨機模擬的壓力測試模型,該模型除區分違約概率PD和違約損失率LGD外,還可以分離國內和國外的資產組合;Alex-ander&Sheedy(2008)在市場風險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壓力測試的新方法,該方法可涵蓋金融市場表現的風險團簇和厚尾現象。
從壓力測試實證研究來看,Wong等(2006)對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宏觀經濟波動情景進行模擬,在建立香港零售銀行信貸風險宏觀壓力測試框架的基礎上,對貸款資產和住房抵押貸款風險進行了評估;Bandt等(2008)運用1993~2005年歐洲各國的數據進行壓力測試,測量大型宏觀沖擊對債券市場均衡的影響。
(二)國內研究現狀
郭春松(2005)肯定了壓力測試對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認為盡管商業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所用的方法或技術復雜程度不同,但無論任何規模的商業銀行都能從壓力測試中獲益。他根據歷史事件法和市場預期法設計了商業銀行壓力測試的假設指標;劉蓮花(2009)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對我國14家上市商業銀行進行了壓力測試,揭示了我國商業銀行在匯率風險管理方面的現狀,發現股份制銀行相對匯率風險的承受能力優于國有商業銀行。同時,國有商業銀行具有較強的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王冬(2011)從理論層面和實際應用上回顧了壓力測試的發展情況,認為市場風險壓力測試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銀行并未掌握自主開發壓力測試的技術,還需要不斷地摸索。
三、地方法人銀行利率風險壓力測試
(一)壓力測試對象選擇
本文主要選擇了六家樣本地方法人銀行進行市場風險壓力測試,旨在研究小型法人銀行在市場劇烈波動下的抗壓能力。壓力測試所需的財務數據來自各銀行的定期報告。
(二)壓力測試模型選擇
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利率波動導致銀行在利息收入以及資產市值方面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利率風險壓力測試情景分析的基本模型主要有再定價缺口模型、到期日缺口模型以及久期模型。
本文使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其原因在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比較符合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制度和年報披露習慣,對衡量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更有現實意義。
利率敏感性缺口反映了市場利率對銀行凈利息收入的影響,是指一定時期內利率敏感性資產(RSA)和利率敏感性負債(RSL)的差額。利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需要重新確定利率或要到期的資產和負債。如果銀行在某個時期RSA>RSL,則該銀行缺口頭寸為正,當市場利率上升且所有利率等幅上升時,利息收入的增長就大于利息支出的增長,那么商業銀行的凈利息收入為正,這種銀行被稱為資產敏感型銀行;如果RSA 利率敏感型缺口模型如下: ΔNI=∑ni=1(RSAi-RSLi)×ΔRi(1) 其中,RSAi表示在i時間段里的利率敏感資產數量;RSLi表示在i時間段里的利率敏感負債;ΔRi表示影響i時間段里的資產和負債利率水平的變動。 根據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存在正缺口的銀行面臨著利率下降的風險,存在負缺口的銀行存在利率上升的風險。同時,銀行的缺口絕對值越大,銀行所承擔的利率風險也就隨之越大。 (三)壓力情景設計 利率風險壓力測試采用再定價模型來進行,分析利率在發生變動時對商業銀行凈利息收入的影響,即基于歷史情景下的利率變動對年底持有的預計未來一年內進行利率再定價的金融資產及負債,包括套期工具的影響所產生的利息凈收入的影響。 1.沖擊程度。根據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歷史情景構建存貸款利率風險壓力情景。分別假定利率升(降)值1個百分點(一般沖擊)、3個百分點(輕度沖擊)、5個百分點(中度沖擊)、8個百分點(嚴重沖擊)四種不同沖擊程度。 2.數據選取。采集六家地方法人銀行期限為3個月以內、3個月至1年、1年-2年、2年-3年、3年至5年的存貸款數據,計算其利率風險缺口。計算公式為:利率風險缺口=利率敏感性資產-利率敏感性負債,得到下表1: 3個月內需要重新定價和3個月內到期的利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的凈額,作為一項資產組合,該項資產組合的期限以近似一個半月來計算,即0.125年;在3個月至1年內的需要重新定價和3個月至1年內到期的利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的凈額,作為另一項資產組合,該項資產組合的期限以近似七個半月來計算,即0.625,依次類推,得到各地方法人銀行壓力測試結果見下表2:
從以上對地方法人銀行利率風險的壓力測試結果可以看出,樣本地方法人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從高到低依次為B銀行、F銀行、A銀行、C銀行、D銀行、E銀行。從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6家地方法人銀行的凈利息收入變動與利率變動均成負相關關系。如果利率下降,則6家地方法人銀行均將承受較大的利率風險。
四、地方法人銀行匯率風險壓力測試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匯率的波動幅度不斷加大,給商業銀行的外匯敞口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商業銀行面臨著較大的匯率風險。特別是當人民幣匯率朝著商業銀行不利的方向變動時,外匯敞口就會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因此,研究商業銀行外匯敞口對銀行經營與管理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一)壓力測試模型選擇
對于銀行凈外匯敞口頭寸的計量,國際銀行界通常采用的計量方法有總匯總敞口法、凈匯總敞口法、匯總短敞口、加權匯總敞口法四種方法。本文采用凈匯總敞口法,簡稱NAP。
NAP計量方法是銀行各外幣多頭頭寸形成的長敞口與缺口頭寸形成的短敞口相抵減后的絕對值。在外匯敞口組合中的貨幣變動高度相關的情況下,長頭寸外幣敞口與短頭寸外幣敞口之間的外匯風險可以相互抵消,這時最合適的方法就是采用NAP計量方法。其公式表示為:NAP=|L-S|。
其中,L表示各幣種的長頭寸;S表示各幣種的短頭寸。
(二)壓力情景設計
1.選擇風險指標。銀行為了規避匯率方面的風險,通過將其擁有的以外幣幣種表示的外幣資產與該種外幣負債之間數額匹配相等,從而使得該幣種的凈缺口風險為零。本文以在一定匯率變動的壓力情境下,樣本銀行所面臨的匯兌損益風險作為衡量該銀行匯率風險的指標。
計算某行某幣種下匯率變動外匯損益的具體做法是,首先測量該幣種資產與負債的差額,也就是凈外匯風險缺口的大小,其次換算成以本幣表示的數額,最后將本幣表示下的缺口與匯率將要發生的波動或者假設的壓力情景聯系起來,就得到了外匯損益大小,具體表示為:
以本幣計價的某外幣損益=以本幣計價的凈風險缺口×外幣的匯率變動值
該等式表示的意思為:商業銀行某種外幣的資產和負債缺口越大時,當匯率出現劇烈波動,所經受的外幣損益風險也就越大。
2.沖擊程度。分別假定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升(貶)值2個百分點(一般沖擊)、10個百分點(輕度沖擊)、20個百分點(中度沖擊)、40個百分點(嚴重沖擊)四種不同沖擊程度。
3.其他假設條件。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建立在以下假設基礎上的:分析基于資產負債表日的靜態缺口;計算外匯敞口時,包含了即期外匯敞口、遠期外匯敞口和期權等;未考慮資產負債日后業務的變化;未考慮匯率變動對市場價格及表外產品的影響;未考慮復雜結構性產品與匯率變動的復雜關系;未考慮匯率變動對客戶行為的影響。
4.數據選取。由于轄區地方法人銀行所持有的外匯以美元為主,本文將以美元為研究對象,以美元對人民幣月度加權平均匯率作為折算匯率。匯率明細見表3:
從六家樣本地方法人銀行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人民幣升(貶)值幅度為2%、5%、20%、40%時,所承受的匯兌損益壓力情況可以明確看出,六家樣本地方法人銀行可以大致分為兩類類,A銀行、E銀行、C銀行及D銀行為平穩型,其外匯風險敞口很小,波動幅度也很小。雖然A銀行存在較大的負債敞口,但一直維持不變。據A銀行反映,其負債敞口屬于被動持有,在2015年6月外匯敞口迅速擴大。原因是出現一筆金額為145.5萬美元的外幣貸款壞賬,從持有的資產中按1.5倍的比例提取了218.25萬美元的風險金,計入當期損益類科目“資產減值損失”。這種風險其實是信用風險所導致的,如若剔除這筆壞賬影響,其風險敞口也近于0。
從上述匯率風險壓力測試結果圖中可以看出,D銀行、C銀行、E銀行以及A銀行由于外匯敞口小,受匯率影響較小,且基本保持不變。圖2為2017年6月,六家地方法人銀行匯率風險壓力測試結果,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B銀行存在較大的資產敞口,且呈現不斷變大的趨勢,當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時,B銀行將承受較大的匯兌損失。
五、結論
從上文壓力測試中可以看出,B銀行、F銀行與D銀行較為激進,且與匯率風險相比,利率風險對其影響更突出。表5為各家法人銀行截止6月底的撥備和利潤情況。不考慮不良貸款的影響,當利率下降3%及以上時,轄內B銀行及D銀行的撥備與利潤將無法覆蓋其利率風險敞口,B銀行缺口為10949萬元。與此同時,B銀行匯率風險缺口也較大。因此,轄內六家地方法人銀行中,B銀行經營較激進,應注意防控風險,其余五家農商行經營較為穩健,但也應注意風險的預防與調控。
六、政策建議
地方法人銀行的壓力測試事關中小法人銀行發展的安全與穩定,對其市場風險進行壓力測試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針對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分別從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兩個角度來實施壓力測試。六家銀行利率和匯率風險程度的差異是由各銀行利率風險缺口和外匯風險敞口不同以及風險管理方法不同導致的,各銀行應根據不同的風險程度,合理采取的規避風險措施。
(一)各地方法人銀行應將壓力測試應用與風險治理一體化
各地方法人銀行應將壓力測試納入風險管理體系與風險管理理念。應從管理層及董事會層面上注重壓力測試管理工作,制定壓力測試的目標、定義壓力測試情景、討論壓力測試結果以及制定應對措施。制定書面的壓力測試政策和流程并加強壓力測試的基礎設施,以適應不同精準度的壓力測試。各地方法人銀行應通過開展壓力測試,來加強對風險的鑒定和度量,從而對由于其他控制風險的方式方法上的不足,最終提高地方法人銀行控制風險的能力和風險管理的效果。
(二)避免過度追求短期回報,建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激勵機制endprint
從上文壓力測試可知,匯率風險的損失對商業銀行的打擊是巨大的,因此銀行應避免過度追求短期回報,建立長期可持續發展激勵機制。金融市場的外匯衍生產品具有巨大的杠桿性,經營此類產品既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收益,也可能遭受巨大的損失。地方法人銀行規模較小,能夠承擔的損失相對也較小,因此,更應吸取蒙受巨大損失的金融機構短期激勵模式的教訓,及其他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必全面考慮各種風險和市場波動因素,使收入始終能夠覆蓋風險。不斷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追求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監管部門應發揮協調推動作用,定期組織統一壓力測試
金融監管部門應積極發揮在壓力測試推廣中的協調、推動作用,制定銀行壓力測試執行規范和實施細則,敦促各法人銀行盡快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壓力測試模型,定期組織統一壓力測試。為做好應對極端市場狀況風險的準備,還應要求各法人銀行將壓力測試結果納入準備金計提工作,以備資產發生大規模減值之需。將壓力測試的結果納入到法人銀行資本充足性的管理之中,根據壓力測試的結果重新評估法人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適當補充資本,以防發生極端風險。
參考文獻
[1]Alexander,Carol and Elizabeth Sheedy.Developing a Stress Testing Framework Based on Market Risk Models[J].Journal ofBanking & Finance,2008,(32):2220-2236.
[2]Bandt,O.de,C.Bruneau,W.EI Amri.Stress Test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08,(4):258-274.
[3]BIS.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R].Working Paper,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03.
[4](法)喬爾·貝西斯(JoSl Bessis)著,史建平譯.銀行風險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W大學出版社.2004.8:387402.
[5]邵彩虹.利率風險壓力測試方法探討[J].金融管理與研究.2009,02:24-27.
[6]李震宇,郭偉,吳陽,雷曉海.南京銀行課題組.商業_行本責券市場風險壓力測試實證研究[J].金融縱橫.2011,01:19-23.
[7]趙祥鵬.歐美銀行業壓力測試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啟示[J].中國證券期貨.2010,(9):142-143.
[8]殷俊,劉爽.銀行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下的壓力測試應用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⑴.
[9]劉暢,由美國次貨危機再思中國商業銀行有效壓力測試框架的構建[J].中國財經問題,2010(1).
[10]巴曙松,朱元倩.壓力測試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經濟學家,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