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華
摘要: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社會問題和體制的問題,更是關系黨的執政能力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大問題。領導干部心理問題必然導致領導干部隊伍疾患叢生,將危及我們黨的肌體的康健與活力,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常見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領導干部 心理健康 調試
近年來,領導干部因心理問題而導致健康問題的案例居高不下,由此可見當前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態不容樂觀。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和體制的問題,更是關系黨的執政能力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大問題。領導干部心理問題必然導致領導干部隊伍疾患叢生,必將危及我們黨的肌體的康健與活力。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查找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所以本文就圍繞領導干部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談一點思考
一、 心理健康的涵義及標準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效能狀態,并在與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內部心理結構,達到與環境的平衡與協調,并在其中漸次提高心理發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質。我國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1、智力正常。2、正確的自我意識。3、情緒穩定樂觀。4、人際關系融洽和諧。5、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6、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7、人格品質相對穩定。
二、領導干部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心理。焦慮是一個人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后果或威脅的存在,產生的緊張、憂慮、害怕等。有的基層領導干部面臨如大面積拆遷、群眾集體上訪、班子做工作效果不理想等嚴峻情況時,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張,急躁易怒。尤其是在工作任務急,時間緊,難度大的情況下容易產生這種狀態。
2、強迫心理。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明知道沒有太大必要性,仍要反復多次進行同一件事,多見于腦力勞動者,特別是辦事認真的人。
3、抑郁心理。在人格障礙中,抑郁癥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有人把它稱為“心靈的感冒”。多表現為情緒低落、苦悶、行動遲緩、反應遲鈍、語速緩慢或整日沉默不語;感到力不從心,對什么事都沒有興趣,自卑甚至絕望、厭世。
4、身心疾病。經常感受緊張、煩躁、壓抑等不良情緒而又無法發泄或釋放渠道較少時,會轉而表現為軀體的不良反應。表現為反復出現的頭痛、胸悶、心悸和心血管、胃腸道不適等等。
三、領導干部心理問題原因分析
(一)緣于崗位職責的壓力。當前,黨和國家對領導干部的職業要求高,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的期望大,各個行業自身的工作要求,諸如評比排名次,問責、績效考核以及對客觀上存在的如水災、火災和生產安全等“人命關天”的突發事件的提防與憂慮等,使領導干部壓力驟增。
(二)緣于社會交往的壓力。由于目前我國社會的政治體制、社會機制正處于轉型期,一些改革方案還不夠成熟、不夠健全。從實際情況看,目前無論處在哪一級位置上的領導干部,都不得不重視營造、平衡和妥善處理上下左右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
(三)緣于家庭事業難兩全的壓力。由于領導干部必須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應酬中,無暇顧及家庭成員的感情,影響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從而使一些干部在內心里有一種愧疚感,導致在家庭關系中產生不和諧,甚至出現一定的危機。
(四)緣于升遷榮辱的壓力。有的干部習慣把在工作中因某項工作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或遭到領導的批評看做失敗,還有的把升遷作為審視自己成功的唯一標準,過于追求功名。這種壓力既影響了自己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效果,也消磨了個人的意志和斗志。
(五)緣于自身認識上的誤區。很多領導干部缺乏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有的認為心理問題為精神疾病,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精神不正常,故對心理問題意圖回避、隱瞞;有的即使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和生活中過分強調克制、忍耐,不善于自我調節、自我減壓。
四、領導干部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心理健康的最佳調解器。領導干部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問題;才能做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欲所惑;才能保持一種健康、平和、淡定的心態,擁有健康的身心。
二要培養積極的業余愛好。心理專家指出:“當你的全部世界僅僅是你的工作而無其他時,那么,當你的工作出現問題時,你的整個世界就會徹底地陷落。你的能力感、你的自尊、你的個人定位等都是依賴于你的生活,而你的生活如此狹窄,那么它們就會是動蕩、不牢固的。”那些只知工作而無任何業余愛好的人也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因此我們應培養積極的業余愛好,諸如,讀書,運動,書法等等。
三要學會寬容
寬容即寬恕,能容人。這是一種對人關懷、愛護與體諒的高尚品質,也是領導干部應該具有的良好品格。領導干部要有“容許別人有行為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對無傷大雅的小事,不要斤斤計較,耿耿于懷,而應一笑而了之;對能力比自己強的人,不要嫉妒、害怕“功高蓋主”,而要為人作嫁,給人機會,讓人發展。
四要正確面對挫折
挫折會導致雙重緊張,影響心理健康。 李瑞環同志講過這么一段話:“困難和問題,不應成為悲觀失望、無所作為的理由,而應成為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的根據;不應成為心煩氣燥、怨天尤人的借口,而應成為磨煉意志、施展才干的機會。困難和成績常常是相隨相伴的。困難越大,占勝困難之后所得的成績也就越大。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挫折,認清挫折的本質,要有百折不堯的精神。
新常態之下,領導干部的心里健康問題以及心理調適能力,已經不僅僅是領導干部的個人問題,更是時代的要求,黨的工作的要求,作為新時期的領導干部,既要通過提高個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來解決個人心理問題,從而達到自己精神境界的升華和超越。又要保持平常之心,淡泊名利,不爭名于朝,不爭利于市,從而使自己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 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素質的培養與提升[J]. 彭麗麗,梁曉宇.知與行 . 2016 (11)
[2]新常態下領導干部心理健康及調適[J]. 王向陽.改革與開放 . 2016 (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