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摘要: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個性受到壓制,課堂缺乏趣味性、愉悅性,學生難以對語文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快樂教育理念日益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快樂課堂要求教師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并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洋溢著情趣和快樂的語文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語文,善于學語文,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快樂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人們逐漸意識到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然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課堂失去了情趣性變得枯燥無味,學生感到語文學習很沉悶,因而缺乏積極性。基于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讓語文課堂洋溢著情趣和快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語文,善于學語文,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和諧發展。
一、快樂教育理念的概述
雖然對于快樂教育的理念,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但其根本的觀點都是在于教師要通過教學引導,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實現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目標。
快樂教育的思想淵源流長,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體現了快樂教育的思想,讓學生以學為樂;宋代的朱熹、明代王守仁、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等人認為課堂教學要順應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而英國的斯賓塞是從理論上第一次提出快樂教育的人,認為“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他的快樂教育理念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
快樂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點:①趣味性,即教師教學和營造課堂氛圍的出發點應該是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②愉悅性,即不論是從課堂氛圍的角度講,還是從師生的心理感受講,課堂教學的效果都應是快樂向上的;③開放性,即教師利用開放性的話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愿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二、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
教學方法是知識傳播的載體,同樣的知識用不同的方法呈現出來,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拼音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聲母、韻母的書寫用圖片、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利用課件的聲效,讓學生在跟讀中逐漸掌握拼音知識。
(二)善用鼓勵性言語,激發學生的快樂情感
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經常性地鼓勵學生,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內心敏感,積極的贊賞性的言語能激發他們快樂的情感,鼓勵性言語包含著對學生的信任和積極期待,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多鼓勵,少批評。小學生得到鼓勵時,即使答錯了,也不會感到挫敗感,而是在老師的鼓舞下進一步思考,鼓勵性言語如“你能行!”“你真棒!”“真不錯!”等,這些評論不僅會給學生精神上的激勵,而且讓學生心情愉快。教師善用鼓勵性的言語有利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利于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學生會因受到教師的鼓舞和表揚,心里感到很快樂,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三)在教學活動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是在語文教學中引入課堂快樂教育理念的必要條件,也是必然結果,只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夠為快樂教育理念的引入奠定基礎,而將快樂教育理念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和學生也必然會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構建良好的關系。可見,師生關系的構建對快樂教育理念的引入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教師要想保證快樂教育理念的應用效果,就應該注意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教育和指導。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效果都會得到顯著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也能夠得到充分培養。
(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快樂教育理念注重個性發展,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挖掘學生某方面潛能,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教師在課堂上要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才能,讓每個學生能展示自己的風采,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有的學生字寫得好,可以讓他帶領學生練字;有的學生普通話標準,可以讓他教學生朗讀課文; 有的學生能言善辯,可以讓他組織辯論賽。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要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每一位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并有針對性地培養,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看到自己的閃光點而快樂自信地成長。
(五)營造學習氛圍,注重學生主體性地位
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出發點,優化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編故事的方法先舉例說明創造文字的規律,并讓學生分組比賽,進而讓學生在參與中實現自主學習。
結束語
總而言之,快樂教育理念是一種相對科學的教育理念,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能夠促使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探究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積極引入快樂教育理念,借助快樂教育理念的指導開展教育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逐步培養,最終實現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強化和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麗.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2]龍玉新.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措施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9):127.
[3]白世林.嘗試教學理念下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以河北省涿鹿縣武家溝學區為例[J].現代教育,2016,(06):31-32.
[4]蔣暉.情境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本真課堂構建策略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2):25-26.
[5]趙夢游,朱華.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17-19.endprint